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政府的国家管理方向——国家理想、政府改革和外交政策李海灿序言1998年2月25日上台的新政府是1948年8月15日成立大韩民国政府50年后首次通过选举和平地进行朝野政权交替而产生的新政府。新政府作为事实上人民首次选择的人民政府,把发挥为全体人民的政...  相似文献   

2.
马骏驰 《欧洲研究》2015,(1):144-148
<正>2014年9月11日-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国际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致开幕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任洪斌和捷克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鲁道夫·福斯特(Rudol Frst)分别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大国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洁勉 《美国研究》2002,16(4):7-20
本文从大国关系的角度,对布什政府最近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内容、特点及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报告》反映了布什政府对"9·11"事件后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阐述了美国单超独霸的计划和理论,勾划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国家安全战略,突显了反恐和本土安全问题,强调了大国合作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布什政府强调大国合作的主要动因是反恐的现实需要和维持美国全面优势的长远目标,巩固欧亚盟国和调整同俄、印、中关系则是其重点.在此背景下,《报告》对中美关系的评估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布什政府需要在反恐等问题上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但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它对中国的担心和防范.《报告》所提出的各种战略并不完全等同于实际政策,因此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报告》,方能纵览全局和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要求;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从最高政治原则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从党的领导内涵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实践进路;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从制度安排维度阐述了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保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从党的能力水平维度揭示了实现党的领导的方法和途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新思路,把我们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相似文献   

5.
一、权力机关民德是一个单一的议会制国家,没有行使独立权力的省或州,各行政管理区域只拥有中央专门授予的权力。这一制度与法国的单一制相一致,也与美国各州和各县、市关系相一致。不像总统制国家,民德不搞分权制或制衡制。一切权力归属于国民议会。这一点与英国相似。在国民议会500个席位中,全国阵线各组织的席位分配是:统一社会党127席;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自由民主党、德国国家民主党和民主农民党各52席;自由德国工会联盟68席;自由德国青年联盟40席;民主妇女联合会35席;以及文化联合会22席。国民议会每年召开3~4次全会,会期有时仅一天。代表按差额原则5年改选一次。国民议会是民德唯一的立宪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分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基本格局的形成、沿革及变化规律,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体制改革不无借鉴意义。(一)苏联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以十月革命胜利到1965年改革为第一时期,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处于国民  相似文献   

7.
文莱今年一月一日独立,一月七日就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成为该联盟的第六个成员国。这标志着自一九六七年原来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签署曼谷宣言以来该集团的第一次扩大。要求加入东盟的国家,并非只有文莱,如斯里兰卡早就公开地开展了加入东盟的运动,给成盟的领导带来了难言的苦衷。尽管地理上的接近是它加盟的一个理由,然而其他的一些  相似文献   

8.
欧爱民 《人民之友》2022,(10):10-11
<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全面依法治国,使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仅需要党内法规的具体规定,还需要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构成的国家法律体系进行确认和保障,将党的领导融入地方性法规是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党的领导融入地方性法规在法治实践中初具规模,渐成体系,但与之相应的原理与技术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经历过200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和2009年抗击甲型流感侵袭中国两次防疫工作,现在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此时,回顾总结过去也许对当前的疫情防控会有些许帮助。虽然这三次防控的病毒不一样,但是一些基本规律依然存在。我以为大规模抗击疫情活动积累的丰富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党的领导、科学精神和人民动员。  相似文献   

10.
党的领导是“中国之治”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优势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历史任务和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特质的互动共生中得以彰显,具体表现为使命领航与政治保障的政治优势、结构统合与队伍建构的组织优势、民主集中与适应治理的制度优势、以人为本与利益凝聚的工作优势。在实践过程中,党的领导优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互为因果和同生共长的实际关系,并通过“整体性治理”的运行机制,实现党的领导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以及政党现代性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浅议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贸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  栾雅钧 《东南亚研究》2001,(4):29-33,37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出口贸易上的关系 ,一直是是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范式———“雁行模式”和“贸易竞争关系模式” ,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目前有一些学者 ,特别是一些国外学者比较倾向于用后一种模式来解释。这种解释从表面上看似乎存在一定道理 ,但若仔细分析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出口结构及决定各国出口贸易的因素 ,就会得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更大程度上属于产业和技术引进的合作关系。良好的东亚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是该地区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前提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不存在 ,也不应该存在货币贬值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在九十年代初进行的外贸与汇率制度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根本不具有相关性 ,构建东亚地区贸易及货币协调机制是东亚地区寻求经济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以来,其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已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变化。其间围绕着离心与向心的斗争,在独立还是联合的问题上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历程。纵观这三年多的发展历程,尽管每一阶段同其它阶段相比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所包含的不同内容,又使各自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本文拟从1994年以来独联体国家经济关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出发,对它们所表现出的一些重要特征作以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和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匈牙利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十几年的经验证明。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变革对挖掘社会主义经济的潜力,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有巨大意义。同时,匈牙利的实践还说明,国家与企业关系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加以变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经历了低潮、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各自国内的发展状况、国际地位、相互利益、双方在对方外交政策中的定位以及长期形成的对彼此的偏见,在双边关系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今后,这些因素仍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东欧与俄罗斯关系的发展,决定着它们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德国统一社会党在民主德国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特别是在近十几年来的政治、经济改革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列宁关于“不实行充分的民主,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取到胜利”的英明论断的正确性,因而把自己全部工作的重点放在不断加强和深化社会主义民主上。在党的纲领中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主要方向,应是进一步发扬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公民以各种方式参加对国家事务和经济工作的管理,愈益成为社会主义生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可能是20世纪中国对外关系中最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中苏关系不仅对世界与中国影响巨大,也极富戏剧性.在短短20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两国就从结盟到亲如兄弟,又反目成仇以至兵戎相见.中苏关系的这种重要性与戏剧性,使得探讨中苏关系具有双重反思意义:第一,反思中苏关系,可为当前如何协调中国外交与与内政提供极为重要的借鉴;第二,中苏关系对整个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已经成为中国数代人永久的历史经历,深入探究中苏关系并发掘其对中国的影响,本身也是对20世纪后50年中国人历史记忆的校正与还原.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国家的内外关系分为三种维度关系:金砖国家内部关系、金砖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南南关系)以及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南北关系)。金砖国家的三维关系的内容和特点体现了这个新兴经济体组织的新颖特性和国际地位。在金砖国家的三维关系中,内部关系是组织基础和凝聚核心,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关系是自身发展的依靠源泉,与发达国家关系是合作共赢的环境要求。金砖国家通过创新,将能发现和创建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新全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转型以来俄罗斯与外高加索国家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关系的演变同俄对独联体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对独联体政策的调整,俄罗斯加强了对外高加索事务的介入,以解决“热点”问题为契机,双边关系得到一定发展。但在美国和北约等外部强大势力对该地区的渗透之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在对俄罗斯失望之余,双边关系很快冷淡下来,格俄之间甚至兵戎相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东南亚国家与台湾的关系发展较为迅速,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互往日益密切,且已具有半官方性质。这一趋势的发展将对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一、现状与特点(一) 官方互访的禁忌已被打破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与台湾官员互访频繁,他们以发展经贸为由,以“私人身份’进行公开或秘密访问活动,突破了高层官员互  相似文献   

20.
汪金国  陈亚州 《俄罗斯研究》2019,(5):169-200,封3
国家身份构建影响国家对特定国际组织的认同,而且在与国际组织的互动中,国家身份(预期)面临被弱化或强化的趋势,影响国家对国际组织认同的变化,进而影响其与特定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冷战结束以来,蒙古国在个体身份、角色身份和类属身份方面,均致力于重构国家身份。对国家新身份内容与意义稳定性的珍视,影响蒙古国对上合组织认同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蒙古国与上合组织之间的关系长期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蒙古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个体身份上的显著差异,制约了其对上合组织的认同水平;其次,相对于邻国和"第三邻国"的角色身份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使蒙古国与上合组织保持适当的距离;再次,蒙古国对自身民主国家类属身份面临弱化的担忧,成为阻碍其对上合组织认同水平提升的深层次原因。上合组织扩员后,蒙古国持"积极参与,缩小距离"的态度,尝试增进与上合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