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红颜添乱 《工友》2013,(2):44-45
六年前,他曾经在南方某家报社记者部试用。此前,他在河北老家的日报社做过多年的记者,为了发展,他来到了南方。想想自己三十多岁了,还在职场上过着"试用期",他的压力非常大:如果试用期通不过,那就太丢人了……每个周末,他都会主动去报社加班,经常加班的还有一人: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硕士,她也处于报社"试用期"。报社有两部热线电话,  相似文献   

2.
《工友》2012,(9):25-25
《工友》编辑部: 我儿子刚进公司,公司负责人说,相关工资福利待遇在试用期后再谈。请问,试用期内,该注意什么呢?范晓燕范晓燕:试用期引发的争议不少,为了防止单位利用试用期侵权,法律对试用期内劳动者的权益都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8,(8)
去年6月6日,31岁的王先生与雅柏(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签订《试用期协议书》,任部门经理,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工资每月6000元。试用期满,雅柏公司未解聘王先生,双方也未签订劳动合同。9月24日,雅柏公司口头通知王先生被解聘,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2008,(12):58-58
问:小宁到某公司应聘,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当面承诺,试用期满后,他的月工资为6000元(基本工资3000元,绩效工资3000元)。试用期满后,公司要与小宁签劳动合同。小宁发现合同中关于劳动报酬的约定只有一句话:每月8日前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月工资按公司相关规定。合同中并未约定工资的具体数额。小宁想知道,公司法定代表人在面试时对他承诺的工资待遇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5.
《工友》2011,(6):27-27
《工友》编辑部: 我技校毕业后到武汉市某修理厂打工。厂方称,“试用一个月,期满签合同”。一个月后,厂方却以“两年合同的试用期为三个月,现只试用一个月不能满足厂方要求”为由,在签劳动合同时要求增加了两个月的试用期。请问,试用期能否随意延长?  相似文献   

6.
刘锴 《工友》2009,(12):30-30
案情回放: 余某从银行“内退”后,于2008年1月进入武汉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3个月的试用期合同,至2008年9月被辞退,公司一直未与余某签订劳动合同。余某不服,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裁令:支付2008年1月至9月双倍工资;约定的试用期无效,约定的试用期应按正常的劳动合同期限计发工资。  相似文献   

7.
《工友》2010,(8):46-46
《工友》编辑部:我是一名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今年1月份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公司担任软件测试员。入职时,公司口头与我约定试用期5个月。试用期满,满足公司要求的,再签订劳动合同。5个月试用期满前5天,公司人力资源部书面通知解除与我之间的劳动关系,理由是不符合录用条件。而我在试用期内完成了公司指定给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时代风采》2007,(1):27-27
农民工小李在某企业应聘工作,试用期6个月。小李到了企业后,曾要求企业方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但企业方称,要待试用期满正式聘用时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后,在工作的第二个月,小李在干活时被砸伤,这时,企业称,小李是临时工,又在试用期,  相似文献   

9.
杨思斌  童彤 《中国工运》2010,(12):51-53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进行了解的时间界限。《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性质特点、试用期的范围、试用期的长度以及限制,试用期间的工资支付,试用期问劳动合同的解除等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有少数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相关法律知识的欠缺和维权意识的淡薄,故意设置违反法律规定的试用期条款,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获取不当利益并规避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工友 《工友》2009,(9):45-45
《工友》编辑部: 刘某因涉嫌一起团伙诈骗案,被拘留。十天后,公安机关调查后证实,刘某跟这起团伙诈骗案没有任何关系,是举报人误将刘某指认成了犯罪嫌疑人,于是,公安机关作出将刘某释放的决定。刘某回到公司上班后发现,这个月发给他的工资比以前少了,经向人事部询问得知,公司将他被拘留的十天算作了旷工,因此扣发了十天的工资。于是,刘某找到经理要求公司不能记他旷工,被要求支付其被拘留期间的工资。请问公司是否应支付刘某被错误拘留期间的工资?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8,(5):53-54
问:我前不久到某公司上班并订了一个月的试用期限,但是,快到一个月时公司却告诉我,如果想在公司继续上班必须再订两个月的试用期。我为了工作只有同意签订这份合同,但两个月合同期满后,公司却告诉我在试用期内没有达到公司的录用条件,不再录用。请问公司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13,(9):56-58
当下,一些用人单位为节省劳动力成本,借在校生迫切要求实习之机,以实习、试用等名义大量招收“实习工”,不但克扣其工资报酬,还以实习生不受劳动法调整为理由拒绝其依法应享有的待遇?下面案例告诉我们.实习生应有的尊严与权益同样受法律保护.绝不容侵犯!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09,(12):1-1
今年,随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08电信班一批学生赴深圳艾美特电子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在5月份工资结算时,三名学生们指出该公司五一假期加班工资计算错误,而且将法律条款说得清楚明白。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不以为然:“我们是一家上万员工的港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时代风采》2008,(18):16-16
“《工资增长机制》上呈国务院有一段时间了。”官方知情人士透露,相关调研、讨论早已完成,“只等签发兑现”。“《企业工资条例》原计划也是要在今年出台,现在是不能确定了。”同样是来自官方权威人士的消息。“国家确实得考虑出台的时机问题,现在的经济形势,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将这类紧缩性的措施推迟出台。”对于《工资增长机制》久候不发和《企业工资条例》遭遇“缓行”,长期关注工资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文跃然副教授道出其中的最大可能内因。  相似文献   

15.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段难忘的实习经历。在河南,念大三的小刘被学校送到外地一家企业上班,从早7点干到晚7点,说好每小时6元钱工资。一个月后,到卡里只有1000多元钱,少了一半。她感到很纠结、很困惑,对很多问题“不明白”。在安徽,王顺喜实习的单位是和共青团签约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如今,他不但是该企业的正式职工,还成为项目负责人。讲起难忘的实习生活,王顺喜用三个字形容:“很开心!,’  相似文献   

16.
徐栩  何家票 《时代风采》2011,(23):20-21
11月16日下午,记者应约来到同仁街上的耀华力泰菜馆,人力资源部经理邓程芳正焦急地等着我们的到来。 之前,邓程芳联系到我们,10月10号,餐馆新聘用了一名员工李皓成,该工人以前曾在另一家火锅店上班,后来火锅店出让关停,李皓成“跳槽”至泰菜馆,他和他过去的18名工友,至今没有领到全部工资。  相似文献   

17.
杨尚荣 《工友》2006,(5):29-29
《劳动法》关于“加班应付加班工资”的规定,人们可熊并不陌生。然而,加班不付工资的现象几乎比比皆是,真正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同企业“较真”的劳动者却并不多见。兰州市。远东公司?职工遭遇面对企业加班不付工资的行为,没有采取过激行为。而是通过集体诉讼的法律手段。最终讨回了加班工资。这说明,中国的劳动法律正在渐渐地变为广大职工的维权武器。  相似文献   

18.
《时代风采》2010,(2):17-17
问:您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四学生。不过现在我在一家传媒公司做前台,试用期是800元,可每个月我只能拿到600多元的工资,这个月刚好春节我只能拿到300多元的工资。我们公司是按照国家法定节目休假的,我问了人事部他们说我们周末休息都是没有工资的,我想请问周末双休不发工资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9.
唐律毅 《工友》2013,(9):19-19
案例回放:2011年2月,蒋某进入某外资公司工作,双方约定:"年终奖并非保证性收入,而是根据员工整年表现决定的奖金(不满一年,按比例计算),年终奖只发给12月前通过试用期的员工,在公司指定发放日(每年3月或4月)前辞职或其他任何原因离开公司的员工不能享受。"2012年10月11日,蒋某辞职。当他向公司主张年终奖时,得到答复"因蒋某辞职没有年终奖"。于是,蒋某申请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关于“加班应付加班工资”的规定,人们可能并不陌生。然而,加班不付工资的现象几乎比比皆是,真正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同企业“较真”的劳动者却并不多见。兰州市“远东公司”职工遭遇面对企业加班不付工资的行为,没有采取过激行为,而是通过集体诉讼的法律手段,最终讨回了加班工资。这说明,中国的劳动法律正在渐渐地变为广大职工的维权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