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灿若星辰的开国将星中,有一个名字曾经威震敌胆,屡建功勋,熠熠生辉。但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他的名字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倘若谈起: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大战平型关……人们都耳熟能详,这些人民军队军史上光辉灿烂的战例,都和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著名战将——陈光,多少年后许多陈光的老战友、老部下仍然说:“假如没有以后的事情,1955年授衔时,陈光最低也得是个上将!”……  相似文献   

2.
沈重 《广东党史》2003,(2):36-39
提起陈光,许多老同志大概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曾是我军一名功绩赫赫的战将。抢渡乌江天险,攻克腊子口,飞夺泸定桥,夺取直罗镇,大凡我军举行的各次重大战役,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英名。1949年11月,广东省军区成立,陈光被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成为叶剑英司令员兼政委的直接部属。1950年4月25日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军区关于大力剿灭匪特的布告》上, “副司令员陈光”的名字赫然在目①。然而,3个月后,陈光的名字便从公众的目光中消失了。陈光哪里去了?他的结局怎样?人们无从知道。  相似文献   

3.
<正>“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是萧华创作的《长征组歌》中的一句歌词,反映了贵州籍刘姓红军战士“苗娃”在腊子口战役中立下的奇功,讴歌了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1935年9月中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天险——腊子口。腊子口在藏语中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是四川通往甘肃的重要隘口,素有“天险”之称。为阻止红军北上,国民党军以腊子口为重点,布设了数道防线,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妄图凭借天险阻止红军北上。关于腊子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攻占腊子口     
《党史天地》2007,(8):77-77
毛泽东说:“腊子口这一仗是关系到我们命运的重要战斗,要不惜一切代价打下来” 张仁初率二营攻占腊子口,打通北上抗日之路 1935年9B上旬,张闻天、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和中央直属机关顶风冒雪离开班佑、巴西地区,沿白龙江源头的残缺艰险的栈道向甘南前进。  相似文献   

5.
1955年10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在作结论时说道:“谁不犯一点错误呢?无论是谁.总要犯一些错误的.有大有小,不可救药的人总是很少的.比如陈独秀、张国焘、高岗、饶漱石,还有陈光、戴季英。除了这样极少数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能够挽救的,都是能够经过同志们的帮助去改正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陈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将领,先后任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一军团第二、第四师师长,红一军团副军团长、代军团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旅长、副师长、代师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反"围剿",长征途中组织指挥飞夺泸定桥、攻打腊子口等恶战。抗日战争时期,陈光组织指挥了几次经典战役,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代抗日骁将。  相似文献   

7.
开国上将们大多有雅号,比如王震被称为“王胡子”,刘亚楼被称为“雷公爷”,而杨成武则以“白袍小将”闻名全军。杨成武忠诚、勇敢、智慧,军政兼优,党中央常在危急关头或重大行动时委以重任。而他从来不辱使命,长征中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智取天险腊子口,太行山上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坚守“三八”线,  相似文献   

8.
峡谷隘口,长征路上最为艰险的一道险关腊子口位于甘南迭部县城以东、白龙江北岸的腊子沟内,距离县城约120公里.“腊子口的险要远胜于娄山关,悬崖绝壁,河流横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长征中担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后为红四师政治部主任)、被誉为“党内一支笔”的书法家舒同,曾如此说.  相似文献   

9.
榜罗镇忆昔     
榜罗镇忆昔晶中位于通渭县的陇中小镇榜罗,由于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后,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榜罗镇会议”,使榜罗镇的命运和中国革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935年9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突破渭水封锁线和天险腊子口后,经武山榆盘进...  相似文献   

10.
井人 《湘潮》2005,(7):31-35
被人称为“悲剧战将”的陈光,红军长征结束后接替林彪出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抗战初期又接任林彪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而且一代就是5年。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陈光过早地从历史舞台上坠落下来,被湮没在时光的流逝当中。历史终究是不可随意抹去的。陈光于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容否定的功绩,在抗日战争中,他是一位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骁将。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湘潮》2006,(2):28-33
今年2月,是名将陈光诞生100周年。抗日战争时期,“陈罗”之名在山东抗日战场上人人皆知。“陈”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代理师长陈光,“罗”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在那血与火的岁月里,陈光与罗荣桓这对亲密无间的搭档相互支持、合作,为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后取得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就是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斗争中,他们相知、相惜、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12.
1935年秋,红一、四方面军冲破敌人重重包围,跨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继续向北挺进。那时,我在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二营当通信员。九月下旬的一天,我团奉命来到川甘边界的腊子山脚下,做好了强“攻天险腊子口”的战斗准备。当天中午,我随营团首长登上腊子口西山坡。举目遥望,只见群山起伏,巍峨叱咤,一条20多米宽的山涧似一把利剑,劈开一座座山峰。在东西两山山腰有一处自然突起的山丘,上面凌空飞架一座小桥,此处正是天险腊子口。腊子口山势险峻,是通向川甘地区的咽喉要道,也是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在腊子口的东山上,驻扎着当地军阀鲁大昌一个团的…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6,(11):88-93
激战腊子口 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四围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隘口处一道河水急流而下,两岸陡壁之间悬一木桥,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  相似文献   

14.
回望续范亭     
续范亭,明大义,赴国难,热血悲歌,剑胆琴心,辛亥革命时是革命党人一先锋,曾暗助突破腊子口天险的红军,曾与“西安事变”发动者张学良、杨虎成结为至交,在1938年的革命根据地,“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把重要军事情报传递给党组织,为党中央、毛泽东决策反击山西反共顽固势力争得了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15.
陈光同志,江两瑞金人,1914年生。他7岁时父亲病故,受生活所迫只好给地主家放牛,9岁又去学木匠手艺。那时的他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家人拚命地干活,日子还过得这样穷苦。  相似文献   

16.
《党史天地》2009,(6):94-94
为实现“川陕甘计划”。策应中央红军北上,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李先念受徐向前的命令,率部迎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实现懋功会师:亲自指挥包座之战,为红军打开北上通道;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积极支持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反对和抵制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率领第二次北上先遣军过草地.激战腊子口,为红二、四方面军开辟通道……经历了极其艰难而曲折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1935年9月17日,红四团向天险腊子口进发。下午4时,先头一营与守敌接上了火。我和团长黄开湘策马急驰到腊子口时,一营正和敌人打得不可开交。由于是白天,加上周围都是石山,我们无法隐蔽,被敌人的机枪火力和那下冰雹似的手榴弹挡了回来。  相似文献   

18.
黄开湘.至今还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一个名字。就是知道他的人.也多半把他的名字错成“王开湘”。他实际是中央红军长征先锋团团长.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中央红军飞夺泸定桥、爬越第一座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黄开湘指挥的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先锋团。仅凭长征中的功绩。称黄开湘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也是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19.
[1]杨成武,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著名的上将之一。革命战争年代,他及他所率领的部队有着不平凡的战争经历:飞夺沪定桥,突破腊子口.清先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抗美援朝战争中朝鲜东线的夏季和秋季防御作战等等,这使他充满了浓厚的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婚姻、家庭又是怎样?[2]在“首届全国金婚佳侣评选纪念活动”颁奖大会上领取金婚证书和金婚纪念杯的夫妻中,有很多是曾为中国革命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家,其中就有杨成武夫妇。他的夫人赵志珍原是北京卫戍区政治部顾问、北京市政协常委。50多年前,杨成武和赵志珍是怎样相识相爱的…  相似文献   

20.
长征途中,张国焘密令红四方面军南下,毛泽东连夜率部北上。如何将张国焘的阴谋告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毛泽东写下亲笔信,曾思玉冒死折返去送信。1935年9月11日一大早,红二师师长陈光严肃地对曾思玉说:“曾主任,交给你一个极其重要、十分火急的任务。”曾思玉忙问:“什么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