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5年4月18日至22日,29个亚非新独立国家和政府首脑在印尼万隆召开盛大而隆重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是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新兴国家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集体亮相,揭开了国际关系史上新的篇章。一、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起点和开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国际关系格局。万隆会议是在世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取得重大胜利,但殖民主义仍然猖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东西方严重对峙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1月25日到31日,第二届全非人民大会在突尼斯首都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三十个国家五十个政党和群众团体的一百四十多名代表。会議針对当前非洲形势,就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加强团結和反对新殖民主义等問題进行了討論,并通过了关于爭取非洲独立的总政策、关于非洲經济發展問题、关于非洲統一問題、关于阿尔及利亞問題等一系列的重要决議。会議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将大大鼓舞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斗爭。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爭日益發展壮大。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最近又有了新的高涨。仅在今年6、7月間就有馬里联邦、馬达加斯加、刚果、索馬里兰四个国家宣布独立。到今年10月尼日利亞独立后,在非洲二亿四千万人民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取得了政治独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也在加紧进行斗爭,  相似文献   

4.
位于馬来半島南部的新加坡于本年6月3日宣布成立在英联球内实行内部白治的国家,它将享有有限度的自治权力。这是新加坡人民畏期以来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斗争所取得的一部分成果,标志着新加坡人民在走向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前进了一  相似文献   

5.
战后拉丁美洲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是第三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拉美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战前,拉美人民斗争的中心,主要是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战后,特别是从六十年代后期起,拉美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在继续巩固政  相似文献   

6.
种族歧视至今仍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丑恶现象,世界人民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从未止息。在近代,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伴随物。有关的国际文件明确指出: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是与殖民主义"有联系"和"并行"的。这是因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为了实行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和奴役别国的土地和人民,并在本国维持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的压迫,就炮制诸多种族优劣和不平等的理论,奉行种族歧视政策,以之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早在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7.
非洲国家在完成民族解放、实现政治独立以后,已经历史地走向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的新阶段。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实践证明,为了摆脱殖民主义长期统治造成经济上的种种恶果,以及反对与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经济关系,不仅要依靠本国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还必须加强地区经济合作。自六十年代初以来,非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老挝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推翻了美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统治。可是,由于越南黎笋集团出于地区霸权主义野心,对老挝实行军事占领和全面控制;也由于老挝凯山集团背叛人民,背叛革命,致使老挝继续丧失民族独立。今天,老挝人民正在重新进行一场反对外来统治,争取真正独立的斗争。一九八○年九月十五日,中、下寮正式宣布成立了“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阵线发表的公报要求“越南侵略军从老挝撤走,解散越南的殖  相似文献   

9.
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经过三四百年前仆后继的抗争,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大都挣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20个独立国家.可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紧接着又备受美、英、法等列强入侵后的剥削与压迫.拉美人民不屈不挠,持续斗争,再接再厉,节节胜利.20世纪60~80年代,拉美又诞生13个独立国家.至此,拉美独立国家已达到33个.当今拉美已独立国家和尚未独立地区的广大人民,仍然在坚持反对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斗争.同时拉美社会内部还存在封建主义势力.因此,拉美国家几百年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本国人民大众同外国殖民者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的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拉美各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实现民族民主革命,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将来他们再使本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以下是声明的全文:(1)自从新殖民主义的"马来西亚"成立以来,英帝国主义者及其代理人的处境非常困难.我国各族人民为了粉碎"马来西亚"和实现马来亚(包括新加坡)的真正独立而发动了广泛的斗争.同样地,北加里曼丹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而印度尼西亚人民也对新殖民主义的"Nakatsua"坚持他们的对抗,阿卜杜勒·拉赫曼和李光耀集团已在亚非国家中被  相似文献   

11.
“印支联邦”是殖民统治的产物,是法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越、柬、老三国人民的。十九世纪,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瓜分势力范围,抢占殖民地。法国殖民者也向东南亚地区推行殖民主义政策,派兵相继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并组成了“印度支那联邦”,以便于实现对三国人民的殖民统治。对于这样一个殖民统治的形式,黎笋集团继承了下来。黎笋上台  相似文献   

12.
反对“馬來西亞”的斗爭,現在已經進入積極对抗的第二階段。馬來亞、北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亞人民已經在大規模互相配合的基礎上,以積極开展全面的对抗來答复帝國主义者的动員和人力登記。反殖民主义力量打赢了第一阶段的斗爭人們可以这样記載:在1964年國际劳动節前夕,北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反殖民主义力量已經在反对“馬來西亞”斗爭的第一階段取得了勝利。这个勝利的規模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下旬,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以及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等亚非四国。胡主席最后一站访问的肯尼亚不仅是东非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而且也是英联邦内以及整个非洲的重要国家。历史上,肯尼亚曾于20世纪50年代爆发了震惊非洲以至全球反对殖民主义统治的  相似文献   

14.
圣保罗论坛的"替代"色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年,在巴西劳工党的倡议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3个国家的48个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会议,讨论拉美地区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圣保罗论坛宣告成立.目前,圣保罗论坛是拉美地区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的聚会舞台,有成员党112个.圣保罗论坛大约每年举行1次年会,来自拉美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众多左派政党和组织参加了论坛,其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圣保罗论坛坚持"反帝国主义、反霸权主义、反对一切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反干涉"的主张,近年来的圣保罗论坛宣言中均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或"替代模式"等概念.  相似文献   

15.
接近1957年年底,印尼政府没收很多荷兰人私营的种植园、工厂及其他企业.政府所以怱促贯彻这种行动,归纳起来系出自两个主要理由.首先,没收荷兰人企业会成为对残留在印尼的荷兰影响和权力的一个强大的政治打击(由于西伊利安主权问题未解决的政治纠纷,认为这是一种必要的行动);其次,征用若干主要部门外国人经营及控制的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先决条件.跟反对殖民主义的大部分政治运动相一致,经济革命行动方式的直接目标,集中在消灭殖民主义的经济势力、和建立对种植业、工业和银行业的国家管理.但是,几乎都没有事先慎重考虑到接管事业的组织系统、所有权和经营方法.这就使得许多有关目的、程序、经营计划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在新中国开启对非洲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我国高层领导人先后友好访问了非洲十国,并高屋建瓴地把中非关系概括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在宣示新中国对非洲友好政策主张的同时,还强有力地批驳了西方有关"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奇谈怪论.笔者认为,殖民主义以系统的理论为基础,它和资本主义相辅相成,互为手段.新殖民主义和老殖民主义在本质属性上具有共性特点,西方政要的谬论在于其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性,同时也暴露了他们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无知和无视.对长期饱受殖民掠夺的非洲国家而言,中国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对于巩固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自决是及时之助,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非洲民族主义的"馈赠",抑或说是一种理性的政治投资,是国际共产主义兄弟友谊的重要表现.中非关系是以平等互利为特点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亚洲各国的战争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赔偿政策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大的演变过程.对日媾和之际,美国主张所谓"无赔偿媾和",只是由于亚洲各国的反对,<对日和平条约>才作出了实行劳务赔偿并由日本与被赔偿国进行谈判、最后解决赔偿的数量和内容这一赔偿规定.<对日和平条约>签订之后,大部分国家先后放弃了赔偿,而要求赔偿的国家又将赔偿的数额一减再减,由于亚洲各国人民的宽容,媾和后日本最终的纯赔偿额仅为10.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下半年,在西德、荷兰、比利时、英国、意大利、法国等许多国家相继爆发了主旨是反对核武器、反对增补军备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二、三十万人。与此同时,挪威、丹麦等国要求建立“北欧无核区”的运动又趋高涨。西班牙、葡萄牙也掀起反对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群众运动。一时间这场运动遍及整个西欧,其声势之浩大在西欧是罕见的。它显示了西欧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西欧局势的动荡不定。这场运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下半年,在西德、荷兰、比利时、英国、意大利、法国等许多国家相继爆发了主旨是反对核武器、反对增补军备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二、三十万人。与此同时,挪威、丹麦等国要求建立“北欧无核区”的运动又趋高涨。西班牙、葡萄牙也掀起反对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群众运动。一时间这场运动遍及整个西欧,其声势之浩大在西欧是罕见的。它显示了西欧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西欧局势的动荡不定。这场运  相似文献   

20.
殖民主义是近代世界历史中最黑暗、最野蛮、最残暴的一页。殖民地人民为挣脱殖民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末将殖民体系彻底消除。但是,世界上仍约有130万人民生活在殖民统治下,为此,联合国在2000年宣布2001~2010年为第二个铲除殖民主义国际十年。同时,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新殖民主义的幽灵也时隐时现。因此,研究如何根除和防止殖民主义、实现全球范围和真正意义上的“非殖民化”,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20世纪的“非殖民化”运动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对“非殖民化”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