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伟 《学习与实践》2008,(10):162-168
近年来,城市青少年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家庭经济的贫困给处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其精神上的压力更令人堪忧。文章通过对武汉市七所中学258名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表明:武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总体高于全国常模;武汉城区普通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同为弱势群体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高中阶段学生;普通中学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需要受到关注。生活压力、同伴关系和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给予弱势群体青少年心灵关怀比物质援助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差异接触理论最能解释澳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之所以违法,是因为在其行为的学习过程中,学到较多破坏法纪的理念而较少守法的理念;在与亲密团体的接触中,他们会被塑造,学习对某一特殊社会行为下定义,变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澳门的偏差和违法青少年有较多的黑社会朋友,与黑社会朋友来往也很多,他们也容易受朋辈的负面影响。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的“偏差行为”及“违法行为”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道强有力的防线,也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因此,家庭对教育子女上的特殊功能是任何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预防青少年犯罪,要从父母自身做起,从家庭教育做起。  相似文献   

4.
彭晓晖 《青年探索》2006,(4):F0003-F0003
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大因素,家长作为青少年健全人格形成的第一任老师,在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代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竞争的社会,崭新的生活理念和多元的人文环境,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上一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谈服刑人员子女的社会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服刑人员中的中青年比例较高,他们的未成年子女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缺乏良好的监护教育及健康的成长环境,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服刑人员子女提供社会保护,对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以及促进服刑人员早日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教育及身心成长对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由于生存权遭受影响、发展权受到限制、受教育权难以保障、监护权缺损丧失、人身权受到威胁,他们成为特殊的被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建议构筑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关爱体系,为农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救救孩子     
读罢《少年“黑潮”》、《一个被毒魔扭曲的灵魂》,笔者震颤,心在震颤,不免产生几多悲哀。悲哀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花开的季节,本该高奏一支迎春序曲。然而,、及中的四个青少年几乎步入同一歧路,自己断送自己,奏响的是一曲曲悲歌。他们就象一个个花蕾,还未开放便*凋零下,真让人婉惜之余,痛心疾首。悲哀之.一:四个青少年之所以步入歧途,与他们的家庭密切相关。家长平日的娇宠、溺爱、放任,父母本身的行为失之检点,都为其子女的成长理下了祸根。而当子女失足之后,转目为*价一,冷酷无情,将其逐出门外,推向社会,促使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家庭结构缺陷进行了定义,指出家庭结构缺陷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对家庭结构缺陷在心理健康、人格、精神症状等方面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成长的一系列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80名10-14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上海本地121名同龄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新移民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显著低于上海市本地家庭,家庭收入低、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等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影响到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成就期望与情感关注;(2)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学历期望、成就鼓励、情感理解等显著低于本地家庭,对子女的控制显著高于本地家庭,"低期望"、"高控制"、"少情感理解"等养育方式不利于子女的健康发展;(3)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显著弱于本地家庭,新移民的道德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支柱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采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互联网依赖的影响以及负向情绪的中介作用发现,第一,要求型教养方式与回应型教养方式均能避免青少年过度依赖互联网;第二,与要求型教养方式相比,回应型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互联网依赖程度的缓解作用更为突出;第三,负向情绪在回应型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互联网依赖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重视良好家庭氛围的创设、注重子女的自主性发展、关注子女的情绪调节有利于引导青少年适度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河北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在农村家庭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有:母亲对子女表现的利他程度、母亲在家庭决策中的地位、教育投资费用、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母亲在家庭中的决策地位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同时影响子女教育投资,文化程度高且在家庭地位高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有积极促进作用。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要大于父亲,因此,提高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家庭地位对改善农村教育、改变农村落后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投资费用与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成反向关系,收入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变迁中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及其社会化过程中至关重要已成为一种共识。从国内目前青少年家庭教育状况来看,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新问题,其中尤以独生子女、双职工家庭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最为突出,并已成为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就这些问题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一、关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甜  牟艳娟 《传承》2015,(3):102-103
随着当代社会离婚率的持续增高,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从而使单亲家庭子女也越来越多,相对于健全完整家庭来说,单亲家庭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心理问题方面。因此,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将心理学理念引入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状况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形成了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和道德水准的多层次化,使未成年人在成长中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使他们极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错误、消极的影响,形成犯罪心理,进而可能实施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决定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和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  相似文献   

15.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偏差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子女成才的源头。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庭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状况如何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家庭教育偏差种种1.家长对子女包办代替。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  相似文献   

16.
孤独感研究在国外是日益受到普遍重视的研究领域,但在国内并不多见。本文从功能分析视角出发,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现代社会家庭功能的诸多方面与子女孤独感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排除了朋友少成为孤独感的原因之外,我们发现家庭情感满足功能的失效成为青少年子女孤独感的因素之一。研究提出了青少年子女孤独感的排解途径,以实现家庭功能的再现与整合。  相似文献   

17.
被普遍认可的资源稀释理论认为同胞会稀释个体所能获得的家庭资源从而不利于教育获得。与此不同,基于家庭资本理论,本文认为兄弟姐妹也能够成为家庭资源的供给者角色,有助于农村多子女家庭中青少年的教育获得。从家庭经济资本上看,在家庭遇到困难时年长的哥哥姐姐会通过中断学业和加入劳动力市场获得收入整合家庭资源供弟弟妹妹继续学业。从家庭文化资本上看,通过学业辅导机制、教育期望提升机制和榜样示范机制,兄弟姐妹帮助青少年激发了学习动力,提升了学业成绩。从家庭社会资本来看,通过交流互动机制、监督规范机制和社会比较机制,兄弟姐妹规范了同伴效应的影响,优化了学习环境。教育获得中的同胞支持最终增加了农村多子女家庭中青少年获得大学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缅边境跨境婚姻逐年上升,其生育子女的人口基数也在逐年增长,他们多非婚生育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遇到了落户务工难、低龄化辍学、收入低、家庭生活困难、上学受歧视、容易误入歧途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对经济建设、社会和谐、边境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青少年工作面临的六大课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生活在现时代的青少年,将与网络一起成长。他们区别于“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成为新的“网络世代”。受网络的影响,网络世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给我们青少年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市中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目前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状况。调查发现,目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大多数还是比较融洽的,家庭氛围也较为良好,但父母在教育子女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父母教育子女的理念和方法都要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