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民在敌后抗日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本侵略军与伪军,创建抗日民主政权。继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不久,1938年12月,在广东惠阳县淡水镇成立了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这是南中国敌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是广东人民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为华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促进了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宣告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正式成立.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在聂荣臻和彭真同志直接领导下创建的晋察冀边区,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全边区的广大军民精诚团结,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不断壮大根据地同时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各方面的社会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使边区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农业的发展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壮大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晋察冀边区的农业问题进行阐述,请党史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 1936年是抗战前中国农产量的最高峰。1937年抗战爆发后,冀东和津浦铁路沿线地区的农产量较之往年,都有大幅度下降。晋察冀边区政府建立后,农业生产的情况是这样的: 1938年,北岳、冀中区农业丰收。1939年,农业生产急转直下,产量下降1/3。1940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从1938年到1948年一直没离开过晋察冀边区。最初在冀中区,先后在阳县、河间县和冀中区党委宣传部工作;以后又到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大学习、工作;后调北方分局、城工部(在敌占区北平做地下党的工作);1944年5月回根据地后到军工部工作。10年间基本工作、生活在晋察冀根据地,常驻县是阜平、平山。  相似文献   

5.
杨青 《党史纵横》2000,(1):32-34
1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聂荣臻作为这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自1937年11月到1943年秋,从五台山地区开始,率领近三千人的八路军队伍,艰苦奋斗,英勇作战,经过分兵挺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创建并发展了拥有晋察冀(后改称北岳)、冀中、冀热察3个战略区,人口约1500万,主力部队约11万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根据地创立、巩固与发展中,聂荣臻身兼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晋察冀分局书记等。在这期间,他创造…  相似文献   

6.
《党史博采》2020,(5):72-72
阜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地处太行深山区,是原晋察冀边区首府。这片黄土地流淌着红色基因,曾建立了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因创立了崭新的民主制度及完备建制,晋察冀边区被称为"新中国的雏形";1948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到阜平工作,发布五一口号",第一次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发出新中国成立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7.
<正>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当时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模范。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在致聂荣臻等人的慰问电中称:你们"已经创造晋察冀边区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成为模范区,离不开聂荣臻的巨大功劳。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几乎踏遍了北岳区的山山水水。有一段时间,军区领导机关驻在唐县和家庄,中央分局在阜平易家庄,聂荣臻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边区是坚实的敌后抗战堡垒,深获群众支持。借助晋察冀边区行政机关的指令条例决定和领导人的指示,从政权建设与群众路线践行角度,重点研究经济政策上的减租减息,民主实践上的"三三"制,国民教育的各类运动,探寻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的奥秘。这为新时代推进改革步伐,践行民主决策,拓展国民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杨飞  李竑鋆 《世纪桥》2010,(8):28-31
<正>1934年11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萧克、王震等领导下,一举解放大庸县城,后于26日成立临时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内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立后,根据地周围31个县的军民在湘鄂川黔省委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封建势力,  相似文献   

10.
平西、平北、冀东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边区下属的三块重要的根据地。这三块根据地为华北乃至东北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根据近两年所收集到的一些新材料,试图对这三块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及其战略地位作一粗略概述。一、党中央、晋察冀边区对建立平西、平北、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平西、平北、冀东三块根据地都临近北平。平西根据地包括宛平、高平、房山、良乡、涿州、涞水、宣化、涿鹿、怀来等县的一部分。平北根据地包括昌平、怀柔、密云、  相似文献   

11.
1940年11月中旬 ,刘少奇主持在江苏海安成立了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及区、县抗日民主政权。日伪闻此 ,胆战心惊 ,除在军事上进行“扫荡”外 ,还在经济上对根据地严密封锁 ,发行大量的“军用券”、“华兴券”等伪币到根据地掠夺。刘少奇、陈毅等决定迅速筹建苏北(后改苏中)根据地银行和印钞厂 ,发行自己的货币 ,发展根据地经济 ,由刘少奇定名为“江淮银行”。1941年1月 ,“皖南事变”发生后 ,在苏北盐城以华中总指挥部为基础 ,重建新四军军部 ,之后 ,苏北财政经济部加速筹建江淮银行。在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的领导支持下 ,1941…  相似文献   

12.
晋察冀边区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晋察冀边区政府总结抗战经验,根据边区实际情况,于1940年8月颁布了《双十纲领》作为施政指南,极大地推动了晋察冀边区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为赢得抗战的全面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姚依林(1917-1994),祖籍安徽贵池,是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1934年入清华大学学习。193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北平学联秘书长、党团书记,是一二·九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6年5月后,姚依林先后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市委书记,河北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晋察冀北方分局、中央局秘书长,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业局局长、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工商厅长、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长等职。无论在白区对敌斗争,还是在根据地的政权  相似文献   

14.
晋察冀边区     
1937年到1948年,聂荣臻同志领导晋察冀军区,以阜平为中心,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它不仅是华北抗战的坚强堡垒,也是对日寇进行战略反攻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军东北、夺取华北的前沿阵地。晋察冀边区创立的崭新的民主制度和完善的建构,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因此晋察冀边区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授予“抗日模范根据地”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5.
正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权。1930年2月1日,邓小平等领导国民党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和左江工农赤卫队在左江地区龙州举行起义,成立了中共左江特别委员会和左江革命委员会。至此,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国西南边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独立领导的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07,(4):51-51
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开展的减租减息运  相似文献   

17.
刘云平 《党史博采》2013,(11):60-61
说到抗大,人们自然想到革命圣地延安。其实,早在1938年,中央军委就发出了抗大到敌后办学的指示。随后,相继成立了12所抗大分校,分批前往各根据地办学。抗大总校也在罗瑞卿带领下到达晋察冀边区。  相似文献   

18.
文化传播是晋察冀边区贯穿八年抗战中的一项颇具成效的人文活动。这一活动有力推动了边区的抗战、建设,成为边区军民巩固发展边区、坚持持久抗日,争取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它为抗日敌后根据地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播种与建构开辟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部队是边区新文化的首批传播者。他们一踏上边区土地即发扬其前身工农红军文化宣传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掀起抗日救亡热潮。一时间抗日标语写满街头村庄,救亡歌声响彻大小山沟、广袤平原……随着根据地的开辟、巩固,边区的文…  相似文献   

19.
正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聂荣臻五台受命,扩大武装,发动群众,在晋察冀边区创建了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被党中央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和统一战线模范区",聂荣臻创造性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靠基本群众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最广大的群众是农民群众。在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晋察冀边区,仍然是这样。必须依靠农民群众,把根扎在农民群众之中,只有这样,统一战线才有  相似文献   

20.
静德 《党史文汇》2004,(5):44-46
1940年 邓小平领导的三大建设,使根据地走上了巩固发展的道路;百团大战中太行军民英勇奋战,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 1940年4月11日,北方局在太行区的黎城县城召开太行、太岳、冀南高级干部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统一领导太行、太岳、冀南3个战略区的太行军政委员会,由邓小平任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