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肩负有重要历史责任。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加紧迫感和忧患意识,通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始终保持执政党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5)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经中国革命沧桑巨变之后,在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形成的一种伟大的革命主义精神。今天我们用西柏坡精神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也是我们党在战略上胜人一筹的一贯优势,是我们党冷静对待纷繁复杂国际形势和社会变革矛盾凸显期的理性认识。有了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才能使我们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因眼前利益而遮蔽未来长远利益,同时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寓意,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荣臣  蒋成会 《求知》2020,(10):18-21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下简称"《三卷》")专门收集了"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三篇讲话,从逻辑性上回答了新时代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考验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确实,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精神特征。全体党员都要树立起忧患意识,能够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真正把忧患意识始终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凡 《理论探讨》2003,(3):99-10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号召全党,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正确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树立科学的比患意识要从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代中国忧患意识的基本内涵,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等三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总书记的讲话,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郑重宣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和执政党的强烈历史担当、无畏政治勇气和深沉忧患意识。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目的,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征程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政治保证,伟大社会革命之所以能宣传发动、广泛开展、向前推进、持续胜利,得益于始终保持着彻底自我革命精神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忧患意识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否定性、批判性思维的一种理性认识和外部情感表现,是对社会危机的一种感受和预知能力.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是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的忧患意识是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传统,反思历史,把握国情和纵观国际局势的产物,是他不断探索真理、拯救中华民族、振兴中华民族、开拓未来的动力,集中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骄不躁,继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发工作”。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这一指示,增强全党同志忧患意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忧患意识的教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增强青年的忧患意识,对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忧患意识教育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伟大复兴的需要。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  相似文献   

8.
刘磊 《党政论坛》2009,(17):17-19
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展望未来发展时就指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新时期,深化对忧患意识的理解,树立陇患意识,用好阮患意识,成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时刻,江泽民总书记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衷心拥护,认真学习,努力贯彻。这篇重要讲话,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八十年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取得的伟大功绩和宝贵经验作了科学的总结,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骄不躁,继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党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心声,也是在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政治和理论基础。当我们坐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江泽民同志讲话的时候,常常地感受到这  相似文献   

10.
陈志厚 《学理论》2010,(18):237-238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和现实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但在社会转型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某些混乱、困惑以至失控。因此,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树立忧患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郭清 《理论导刊》2023,(4):27-33
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就主体论而言,中国共产党是怀有人民情怀的服务型政党、是具有批判精神的创新型政党、是保有忧患意识的使命型政党,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的鲜明品格;就认识论而言,自我革命精神包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崇高追求,刀刃向内、无私无畏的政治勇气,全方位、全过程变革的历史担当和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实际行动;就实践论而言,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领管党治党崭新局面可以通过自我净化增强党的“免疫力”、自我完善增强党的“修复力”、自我革新增强党的“创造力”、自我提高增强党的“生命力”。面向未来,以自我革命精神赢得历史主动是帮助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党加强执政能力建没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展望未来发腱时就指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相似文献   

13.
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迫切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常怀忧患意识,时刻秉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与任何干扰党的先进性、削弱党的纯洁性的事物作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征程中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探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发生理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 80年的光辉历程。这 80年的历程 ,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的历程 ,是一个积贫积弱、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意气风发、昂扬前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中国的历程。在 80年的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新的世纪 ,中国共产党将领导中国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 ,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忧患意识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念,不但是仁人志士之共识,而且深植于百姓头脑中。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忧的是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和党内的腐败的日趋严重。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使得邓小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反腐倡廉,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研究其基本特征有着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1)
忧患意识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时刻而产生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梦"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传统忧患意识的发展与升华,体现着大国担当的历史勇气与民族自信心。从中华民族忧患意识角度理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目的是从坚持高举一面旗帜、坚定一个道路、立足人民立场、发扬中国精神角度入手,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努力推进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革命性锻造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也是贯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自身建设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锻造大体与改革进程同步,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后革命性锻造的力度空前,成效更为显著。革命性锻造的特点是:始终在党中央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把握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一原则性方向性问题;忧患意识和坚定信心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互动。革命性锻造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不仅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而且作为一个党长期执政条件下防止腐败、保持生机活力的成功实践,将有力地挑战西方政党模式,为人类政治文明增添新财富。作为肩负远大历史任务的党,革命性锻造永远在路上。贯彻党的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使革命性锻造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领导着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样,失误和教训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创立和领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其发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是其成熟的标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得以进一步完善,这一时期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最艰难的创立探索时期。  相似文献   

19.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关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论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的基础,历史逻辑是实践逻辑的必然。坚持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就必须从近现代中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每一历史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自己的文化诉求,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执政过程中,不断调校自身的文化观念、文化方针和政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步、创新做出了伟大贡献。正确理解认识党的文化历史、文化思想、所面临的主题及其在历史中的演变,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