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兴龙 《学理论》2012,(26):126-127
20世纪初的十余年间,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一系列的冲击。清末,以考察儒家思想文化的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随之建立的新式教育猛烈地冲击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新兴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不遗余力地铲除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残余。辛亥革命后,儒家政治思想被抛弃,西方政治制度被引入。新制度给中国带来悲剧性的结局,使孔教危机日益加深。为了挽救儒家文化和解决社会危机,康有为、陈焕章等人于1912年组织发起了孔教会。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27)
儒家文化作为东方文化体系中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对亚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文将从历史角度着手,简述儒家文化的特点,重点考证儒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情况,以及儒家文化圈形成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孝"贯穿于儒家文化,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内涵。"纪孝行"章是古人对"孝"的践行的基本规定,对其进行解释是有效引导当下人们去践行孝悌观念的前提。新时期的孝道教育应该具有时代性、懂得去伪存真,确保我国文化精髓的优良性。"孝"的教育要克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从思想和行动上出发,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不断传承,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5)
毛泽东同志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他的人格理想、情操和价值追求以至经国济世的文韬武略都具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品格,而且更多地体现出承载并发展了固有儒家文化的品格。在引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中,毛泽东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而他所阐述党的三大作风,既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继承以儒家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周秀红 《理论探索》2015,(2):46-50,6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家文化的汲取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包括选贤与能的民主思想及"尚德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二是富民惠民的经济思想,包括庶富教三步走的发展策略及以义制利的价值准则;三是"和"文化传统,包括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及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四是儒家的辩证思维与实践方法,包括执两用中及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6.
杨未 《学理论》2014,(6):148-149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当代大学生是儒家文化重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对儒家文化是否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深切地影响着民族认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为例,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审慎地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某种积极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2)
作为近代中国卓越的新闻理论家和报刊活动家,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中心在于政治,他认为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以改造社会、引导民众为己任的民智启蒙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同时认为报纸主要是一个宣传与舆论传达的中介渠道,用于加强社会上下等级阶层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梁启超把新闻工作和报刊定位为国家机器和政治工具,这成为中国主流媒体的一种传统,媒体直到现在都被视为促进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手段。梁启超新闻活动的最终目的仍然延续了"尊王攘夷""宣德达情"的儒家文化传统,这无疑给他的新闻思想刻上了深深的儒家文化烙印,并且影响了后来世世代代的中国主流媒体新闻人。  相似文献   

8.
儒家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代表,作为主流的传统中国文化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对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对创造力的发展都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基因"里对创造力的消极作用却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毕竟儒家文化更多的是关注人际的和谐,而不是对外在世界的追问与征服。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慈善思想,它以"仁爱"为核心,以"民本"为出发点,以"重义轻利"为准则,以"大同"社会为最终目标,构成了完整的儒家慈善伦理理论体系。深入挖掘先秦儒家慈善思想资源,阐发慈善文化理念,对于培养人们的慈善意识,唤醒人们的善心善念,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能流传至今,正说明了有其合理性。经过不断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儒家文化体系。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除了包含富有自身特色的社会理想外,还有对推进社会制度健全和明确个人行为准则等诸多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31)
梁漱溟作为中国现代的第一个儒家,他说过:中国文化的复兴就在于世界未来文化的发展。以孔家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便是他所说的文化。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梁漱溟的儒学复兴观以及现在社会的实际需要,探讨传统儒学复兴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其现实可能性和非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10)
洪秀全利用儒家文化充实拜上帝教教义,以此发动广大民众掀起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事之后,出于巩固拜上帝教作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思想武器的作用,洪秀全采取了摧毁儒家文化的策略。但随着太平军占领南京,天京事变的发生,拜上帝教神话的破产,洪秀全越来越倾向于肯定儒家文化。从利用儒家文化到激烈的反孔斗争,再到对儒家文化的回归,洪秀全对儒家文化态度的嬗变充分体现了他对儒家文化的矛盾心理,更说明了农民与小生产者所固有的实用主义态度,他们依旧跳不出代表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的窠臼。  相似文献   

13.
李润沛 《学理论》2009,(5):32-33
儒家文化把人格的形成看成是成为人的标志。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孔子一生倡导健康人格并身体力行之,其所倡行的健康人格包括:“爱人”。刚直不阿,应有志,不为人所屈,坚韧不拔地实践其理想追求,关注社会,热心救世,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等。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塑造当代中国人的健康人格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德治思想是儒家学派最基本的主张,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和精髓。儒家思想认为,德治较于法治更重视和谐、主动,通过道德的力量感化和教育人是教育的高级境界。儒家德治思想包含了"为政以德"、"为政在人"、"寓政于德"和"修身为本"等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借鉴儒家德治思想精髓,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人素质、增强人文底蕴、创新工作理念,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儒家文化从创立到成为主流思想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历次困境与重构,特别重点分析了儒家文化在近代科学与民主背景下的困境和深层的各种支配因素,重点意图在于揭示儒家文化在现当代的真正价值和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被认为是亚洲地区最清廉的政府,但我们对新加坡高薪养廉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高薪这一物质激励在保持新加坡政府廉洁的诸多因素中确有一席之地,但它与内嵌于新加坡社会的儒家文化并由之形成的精神激励互为表里。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以促进中国廉政建设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罗小岑 《学理论》2009,(23):67-68
奥运开幕式向世界人民讲述中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以绘画长卷为线索,以美学写意精神展现了东方文明的底蕴,绚烂的色彩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富有创造性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等,无不闪烁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儒家文化和深圳文化的特质分析,探究儒家文化和深圳文化的关系问题,从而解读深圳这个现代化城市高扬儒家文化这一现象。深圳文化具有儒家文化的特质,儒家文化讲仁爱、讲担当、讲刚毅进取、重人文教化的核心特质在深圳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深圳文化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特质与儒家文化的核心特质一脉相承,由此深圳对儒家文化的高扬在情理当中。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就凸现出来。儒家文化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用儒家文化的教育理论来探索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日本、韩国的传统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台湾的文化本身就是儒家文化,在民主转型过程中它们都面临政治文化的价值重构问题.它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激发了普通民众的民主政治诉求,推动了政治精英通过自上而下的途径建立自由民主制度的历史进程,并在政治现实中艰难地实践这一民主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