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璐 《学理论》2012,(23):102-103
我国在新《公司法》中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旨在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司法人格否认是对公司法人格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补充和矫正,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过程中,应当以必要为限,并且应当经过审判程序,保障相关股东充分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2.
马德 《学理论》2012,(14):134-135
我国《公司法》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并在法律条文中正式引入了国外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又称"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但是,我国公司面纱刺破率明显高于国外,而且每年都呈现上升趋势。对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完善;二是司法完善。  相似文献   

3.
边丽娟 《学理论》2010,(13):113-113,117
修订后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全面付诸实施,此次修订《公司法》引入许多新的制度,一人公司制度的引入即为一例。允许设立一人公司使得投资人在投资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由于一人公司股东单一、治理结构特殊等特点,容易导致其唯一股东在有限责任制和公司独立人格的保护下冒险经营、滥用权力,从而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规定相应的规制措施以防止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2013年《公司法》修改时取消了公司最低法定注册资本数额的限制,并实施无限制的认缴资本制,这一规定虽然从形式上看对债权人不利,但并未根本动摇资本真实的法律原则和股东的出资责任,公司仍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也仍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债权人的求偿对象、求偿范围并没有改变。此外,公司法里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以及相关刑事法律规定等,均为公司法确立的无限制的认缴资本制下的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指明了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周高 《学理论》2010,(5):84-8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在特定情形下对股东有限责任的修正和维护,当公司法人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被滥用打破,它作为一种事后救济手段出现,是对公司、股东与债权人一种风险与权利平衡。本文通过分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并结合我国立法实践,研究其适用范围、法律后果。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在公司及法人人格方面的立法较为滞后,再加上渊源于成文法之外的法理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模糊性,遂使得在研究我国移植该制度时所产生的一些基本的问题显得扑朔迷离.本文作者针对公司法人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之间的关系及公司资本不足是否属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公司清算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把中国与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加以比较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 :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有完善的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规定 ,而我国却没有。我国公司清算制度存在着清算主体的确定、清算执行、违法清算行为的责任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在公司清算制度的设计中应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债权侵权行为理论 ,并强化清算责任  相似文献   

8.
汪兴 《学理论》2012,(23):124-125
公司制度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自2005年我国修订《公司法》以来,在新《公司法》规定多项鼓励投资措施的作用下,我国注册公司数量大幅增加。由于《公司法》在许多重大制度创新方面预先规定了粗线条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公司法》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困难重重",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如何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该理论,对保护法律的契约精神和公司债权人利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进入十九世纪以 来,在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领域中,公司做为一 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 态,以迅猛的发展速 度,在短短的几年里, 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在 工业、农业、商业、服 务业、金融业和其他各 行各业,公司都起着主 导作用。其在社会经济 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 是通过公司的人格独 立,即有限责任制度这 一形式所体现的,而且 这一制度现在已被各国 的公司立法在很大程度 上认可,并据以确立一 系列规则。那么,有限 责任制度具体是一种什 么样的制度呢? 一、公司有限责任 制度概述 (一)有…  相似文献   

10.
陈彦晶 《理论探索》2023,(4):114-121
设立人设立民商事组织时存在目标组织类型不确定、类型转变、类型多样等特殊情况。设立中公司理论无法解决这些特殊问题,应当在《民法典》第75条、第108条的基础上提炼出“设立中组织”,替代“设立中公司”。“设立中组织”涉及外部责任承担、外部债权行使、内部责任分担、亏损分担、利润分配和组织成员变动六个方面的法律问题,《民法典》第75条、第108条和《公司法解释三》仅能解决前三个方面的问题,后三个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解决。“设立中组织”的法律地位应为合伙,设立人不应受到有限责任的保护。“设立中组织”内部关系应依据《民法典》合伙合同章规定处理;在责任和亏损分担上,不应适用“实缴”出资比例,而应适用“认缴”出资比例。  相似文献   

11.
在《公司法》中对股份制企业定义为:“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其全部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制是人类社会在近百年的社会化生产的进程中,经过各种企业形式进行比较和鉴别后,认为是适合企业生存发展,并在市场经济中得以不断完善的一种企业形式。一、股份制企业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科学的组织制度为代表的新型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3)
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类型的核心,其资本制度的优劣,关系着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随着1993年第一部《公司法》的颁布,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历经多次变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公司资本制度基本理论的梳理,对两大法系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比较,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历史变革相结合,提出了最新《公司法》中关于资本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在简要分析后提出了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价值重构与路径完善,以此推动未来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5)
2013年12月28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施行。本次《公司法》的修改,对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具有深远意义。《公司法》将分期缴纳的公司资本制度修改为认缴制的公司资本制度,一方面降低了公司设立时的门槛,激发了投资热情,激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增加了国内就业,获得了公司股东广泛赞誉;另一方面却增加了公司债权人维权成本,使得公司股东出资期限与公司的偿债能力呈现反向生长之感。公司、公司债权人以及公司股东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有鉴于此,从构建公司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建立"公司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为目标,通过探寻现有法律条文中加速到期制度痕迹,强化我国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行政干预,重新构建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公司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解决认缴制带来的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难题。  相似文献   

14.
束景明 《学理论》2012,(7):115-116
关于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问题,理论上存在实质说、形式说及区别说等不同观点。形式说符合《公司法》规范公司行为、保护公司及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而实质说和区别说则各有不足,因此应根据形式说否认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以四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四川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围绕新《公司法》、新《证券法》的实施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出有关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2)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3年12月28日通过了《公司法》修正决议案,对我国公司法中关于法定资本制进行了修改,新《公司法》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次修改的一大举措是在公司设立阶段废除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额制度。法定最低资本额制度是立法者最初设定的民事主体采取商事公司的形式进行商事活动的一道门槛,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主体的交易安全,但是这项制度的存在却违背了法律平等、自由和公平的原则,在实践中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国在废除最低注册资本额制度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关制度来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有关设立中公司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对人、物、行为和组织等公司人格要件的规定有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没有就如何处理公司设立中围绕发起人而发生的合同行为与侵权行为作出规定,对公司设立发起责任与清算责任的规定有失周延等.针对设立中公司这些立法上的不足,需要有针对性地从各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公司的社会责任一般是指公司应当不仅仅以为股东赚钱为目的,更应当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虽然公司的社会责任思想诞生已近百年,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承认,但是当今法律对公司的规制仍然存在空白,社会责任难以落实。本文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中相关规定的漏洞,以及法律规制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和具体实践办法等问题进行探究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健全公司监事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目前我国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分析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缺陷及其原因,应从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权、完善监事会的相关监督机制和明确监事的义务和责任等几个方面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公司各种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公司各种形式的探讨王建平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公司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法律其石,其导航和规范作用是很显著的。然而,正像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在探索中前进一样,这部《公司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憾和不足,特别是在公司的各种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