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由于看客文化、角色和教育缺失的影响,导致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见危不救行为。对于特定人员的见危不救,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而对于见危不救中的一般主体的有危不救行为,不应该规定为犯罪,应该采取道德的谴责、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公共安全制度和激励见义勇为的法律制度来规制。  相似文献   

2.
杨溢 《学理论》2013,(17):169-170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稳定、遏制违法犯罪、提升社会全民的道德素质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而未成年人处在人生道路的成长阶段,个体能力、生活经验、判断是非的能力都是十分的有限,更谈不上具备助人脱险和与犯罪分子作正面斗争的能力。法律规范要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必须切实的维护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这就要求全社会行动起来,坚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不要过度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要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合理的"见义而为",在法律与道德中体现出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也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不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而且彰显着极大的社会价值。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面对他人危难却表现各异:或积极,或冷漠,或顾虑。这背后既有制度的原因,也有个人和社会的原因。见义勇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虽然无法强制人人践行,但是国家却有责任为真正的践行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完善见义勇为的认定机制和奖励办法,完善证人制度及对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补救机制,并明确栽赃陷害者的法律责任,即从道德教育和法律完善两方面构建见义勇为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映 《学理论》2009,(29):215-216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之一,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①这一品德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仍十分重要,也是社会应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但是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代变化,人们的思想、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人际关系的淡漠化和物质化,正义和道德崇尚的缺失,见义勇为成为一个极为沉重的社会话题。针对学生思想中的一些不同认识,我们在教育中要把握三个问题:第一,见义勇为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第二,要健全和完善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三,把法律衡量和道德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见义勇为者也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事,见义勇为是无条件的,见义勇为者不应要求被救者对其有所回报。但见义勇为的责任也是有限度的,见义勇为要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5)
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知行背离"和"流血又流泪"的不良现象。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见义勇为进行积极有力的思想观念引导、能力引导、行为引导,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使大学生见义勇为发展成见义智为,以期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实效性,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7.
杀人者死是中国古代一贯奉行的法律原则,但受福报观念以及佛教因果报应等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存在消解这一原则的现象,典型的是"救生不救死"的说法与做法。为求福报,积阴德,司法官吏利用法律上的一些特殊规定,为部分杀人者开脱,以挽救其性命。这种做法宋以来就很突出,至清代则相当流行,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杀人者死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见危不救”,“见义不为”的现象屡屡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当前社会既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制约,又有现代法治文化的影响.而现代法治文化之下的见义勇为行为又难以避免英雄“流血”现象.因此,对于人们在“见义”之时应当“勇为”还是“不为”,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厘清见义勇为的基本内涵,并追溯背后的法律文化根源,才能找到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黄晓玉 《学理论》2012,(2):59-60
行政裁量的研究史表明,正确把握行政裁量范围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其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关系。将先从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的含义和分类入手,然后通过梳理二者关系的学说,进而说明区分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行政裁量的必要性,希望可以对此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就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是兼顾经济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一体的发展理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条例、规章等。通过法律的功能来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一系列关于告密者如何处罚的难题引发了了人们对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广泛争论。因循哈特与富勒的足迹,运用法哲学的分析方法,探讨道德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以及实证主义法学提倡的道德与法律分离所走入的歧途,在保障基本人权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道德与法律关系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论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应当强调执法重于立法、突出抓好日常监管与预警、以防范有毒有害食品为重点、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目标,需要法律的保障。从动态上来说,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法律需求包含立法需求与执法需求;从静态上来说,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法律需求则包含国家法需求与党法需求。要实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既需要重视立法建设,也不能忽视执法建设;既需要重视党法,也需要强化国家法。我国现行相关法尚存一些软肋,还不足以满足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需要,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民法总则》规定的"好人条款"并不否认不当紧急救助行为的违法性,因重大过失致使受助人遭受重大损害的,可构成过失犯罪。受助人在履行危险提示义务后,可对不当救助实施正当防卫。基于法律秩序的一体性考虑,需要采取民法与刑法相结合的激励与惩治措施,以法律加固道德,刑法宜配套规定"见危不救罪"。  相似文献   

15.
行政裁量权作为立法授权行政机关进行个案斟酌的权力,主要是对法律结果的选择,而不确定法律概念则主要是对法律事实的判断,二者在行为对象、行为内容、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厘清二者之间的差别界限,有利于为界定司法审查在特定领域的合理限度提供借鉴,有利于厘定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促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6.
合理保障纳税人权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必然途径.从纳税人权利保障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法律体系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的财政法律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纳税人的权利保障,如宪法对纳税人权利的规定不足、财政监督法律刚性不足、财政法律立法权不明晰等问题.保障纳税人权利,要明确税收法定主义指导思想、制定税收基本法、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完善人大财政监督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进入向3 000美元~4 000美元攀升的关键时期,中国社会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愈加复杂,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彰显,我们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矛盾凸现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应当运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方法梳理出主体生存安全的需要,并以此作为法律控制的基本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8.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秘密侦查手段,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在理论上和刑事司法实践中卧底侦查却因其边缘地位而备受争议,在这些争议的背后隐存着一些刑事诉讼基本价值目标的取舍与权衡。在卧底侦查中存在着:实体公正与程序正义的矛盾与冲突,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矛盾与冲突,侦查的秘密性与公众的知情权的矛盾与冲突。需要在这些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中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以明确卧底侦查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9.
任利兴 《理论探索》2005,(4):154-155
消费欺诈即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诈。消费欺诈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消费信息的不对称。只有通过民法和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规制实现双方消费信息占有的相对均衡,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消费欺诈,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人权已不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国家茸重和保障人权”巴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写入了《宪法》,如何将法律上的人权变为现实中的人权,这有赖于法律的有效实施.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通过法律监督保障人权,既是法律监督应有之义,也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