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赖原则具有平衡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与交通建设事业发展、限制过失犯罪成立范围的功能,其适用条件有严格的限制。国外关于信赖原则的立法、判例对我国在刑法理论、立法领域引入该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目前的交通设施环境、法治观念等已经基本具备了适用信赖原则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没有正式建立司法判例制度,但有关判例制度的实践探索已经展开.在探索的过程中,存在着案例范围不清、效力不明、多元化案例指导模式弱化了指导实效以及行政性案例发展相对不足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案例与判例概念上的混同、案例指导制度缺乏整体定位以及没有充分重视行政判例的特殊价值.改进与完善之策在于实现从"案例"指导单轨制到"案例"指导与"判例"援用双轨制的转变,实行"二元案例指导"和"一元判例援用"模式,建立制定法依赖型判例为主导的判例制度,强化行政判例的创制和效力.  相似文献   

3.
汪秋慧 《学理论》2014,(15):227-229,238
美国判例教学法为美国培养大批杰出法律职业人才。我国卫生法专业案例教学法存在该教学方法地位不高、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案例的来源较为混乱、教学机制不成熟等问题。我国应借鉴美国判例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建设我国的案例教学法:在教材安排上,应组织编排高质量的案例教材,加强师资力量,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行政判例在诠释行政法真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然正义、信赖保护原则显示出行政判例对维护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在司法实践中 ,行政判例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刑事无罪证据开示是美国刑事诉讼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1977年United States v. Phillips Petroleum Co.例判,佛罗里达州高级法院确立了检察官无罪证据开示义务,成为美国刑事诉讼历史上一个里程碑案件。然而,1992年United States v. Williams案,联邦最高法院又推翻了Phillips Petroleum Co.判例以来所有的无罪证据开示原则。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此后,司法实践证明Williams判例对美国刑事诉讼本身、辩诉交易制度、司法救济途径,均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引起了美国法学界检讨与反思。2002年,由美国政策咨询委员会在整合过去三十年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修改建议,要求重新确立检察官刑事无罪证据开示义务,并将证据限于"重要无罪证据",实现保护被告人人权与诉讼经济、效率之间的平衡,完成了制度回归。  相似文献   

6.
自英国的皇家法院最早出现"遵循先例"的传统以来,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就以其灵活、包容、开放、具体等特点,彰显了生生不息的魅力。受法典法系影响较深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律制度发展虽日新月异,但由于成文法的固有缺陷(漏洞、空白、滞后)以及法官素质不高等原因,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进行完善和发展。判例制度在我国有较深的历史文化积淀,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法院公报到案例指导制度等的法律实践经验,再加上加入WTO后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要求,认为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王晓曦 《学理论》2011,(20):33-34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罗尔斯在其出版的《正义论》一书中,以"公平正义"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了正义的三个原则即最大自由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并探讨了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等问题。而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罗尔斯的正义观出发,对胡锦涛的公平正义观进行探讨,结合我国实际,发掘罗尔斯正义观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专利权的集中有可能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司法实践中有大量的相关案例.专利权的集中涉及通过获得许可达到专利权的集中、通过取消已有许可达到专利权的集中、公司与其子公司及雇员之间的专利权转移等情形.如果被集中的专利属于与经营者垄断地位相关的专利并且所获得的是一种排他性权利,则这种行为应该被禁止;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形,则无需禁止.我国制定知识产权反垄断法规或规章时可以考虑吸收借鉴美国判例的上述原则.  相似文献   

9.
邓可人 《学理论》2013,(12):133-134
美国环境法中的祖父原则,简称环境祖父原则,是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祖父原则"在环境法中的延伸与发展。简要总结了美国祖父原则的概念、产生与发展,论述了环境祖父原则在美国法中的具体体现,并简单概述了环境祖父原则在我国的体现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形式的国家,判例一直未成为公认的法律渊源,然而现代司法实践又迫切需要发挥判例的作用,以弥补成文法的不足.基于对当今审判制度改革的关注,本文提出成文法与判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机结合的构想,希望借助判例之力,发挥其特有优势,进一步完善司法适用中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赵运锋  云剑 《理论探索》2007,(3):151-154
现代刑事法律思想与制度中的罪刑均衡原则、刑事判例制度、教育刑论和刑法谦抑性说,与我国儒家文化中的法律思想有诸多暗合之处。这主要体现为孔子、荀子的刑罚适中思想与现代罪刑均衡原则的不谋而合,朱熹的“德礼政刑”思想与现代法律教育刑论的相通性,孔子“不为刑辟”思想与现代刑事判例制度的一致性,朱熹罪疑惟轻思想与现代刑法谦抑性说的内在关联,等等。  相似文献   

12.
行政立法的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严重障碍。成文法与判例法各有利弊,资本主义两大法系逐渐融合,这是对两种法律渊源利弊取舍的理性选择。目前在我国,成文法仍作为唯一法律渊源,判例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重构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赋予行政判例的法源地位。建立我国行政判例制度会面临重重困难,当然也存在着有利条件。目前,我国急需进行司法改革,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加强行政审判的组织建设,设立我国行政案件的采集和发布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刘风景 《理论探索》2012,(1):129-132
我国最高法院公报登载的民事判例标题的结构是:原告当事人+诉(与)+被告当事人+案由+案。与大陆法系比较,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更为成熟,判例标题的设置具有更重要的借鉴价值。为了进一步完善判例制度,我国判例标题的设置应在要素齐全情况下尽量简明;根据案件类型,准确选择连接词;加强判例标题设置的规范化程度;将判例标题设置的要求普遍适用于所有的裁判文书。  相似文献   

14.
以世界法治国家关于附带搜查的立法以及判例为参考,我国在构建附带搜查制度时,应当将其实施要件细化为几方面:前提要件为合法的逮捕或拘留的存在;时间要件为须与逮捕或拘留同步实施或紧接其后的一段合理期间,若有合理理由,也可在逮捕或拘留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实施刑事附带搜查的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以及其他有逮捕或拘留执行权的机关;刑事附带搜查的证据要件(必要性):必要性=相当理由+合理怀疑。其实施范围参考美国的立即可控范围原则来确定。另外设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一系列救济措施来配套附带搜查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司法解释和行政案例指导制度不能满足行政审判的需要,我国应当建立行政判例制度.行政判例制度必须与具体案件审理相联系;应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例创制权;行政判例应当公布,并自公布时起具有效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公益纠纷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化问题,但却很难获得司法救济,如何解决环境公益纠纷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的挑战。现代法院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法院相比,变化明显,环境公益诉讼需要发挥现代法院公共政策形成功能;判例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法院参与公共政策的现实方式仍然是司法解释,环境判例是我国法院参与环境公共政策形成的最佳方式,应当确认最高人民法院环境判例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8)
在美国,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尤为常见。但在现实中,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期待权引发的冲突法问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以保护担保权人的债权能够顺利实现。美国州立商法是导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期待权法律冲突的一切根源。鼓励担保原则是商法的基本原则,但这种政策不能适用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担保权人的期待权的法律冲突就是源于美国各个州的制定法、判例对知识产权质押的不同理解。通过考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质权人的期待权面临法律冲突的特殊性而附加利益导向,这样知识产权融资制度才有市场,才有可能搭建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也更加符合鼓励创造和确保融资安全的经济效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2)
董事自我交易是一种利益冲突交易。早期美国法院并未采取无效可撤销的态度对待自我交易,随着自我交易成为商业事实,特拉华州标准公司法144条是最为熟知的,以保障自我交易有效性的成文法。事实上,安全港原则只为防止法官根据早期普通法判例判定自我交易无效。作为一种程序性合规要件,其适用范围有限,并不能作为我国公司法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3)
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公司产生于英国,但是在英国法律史上,公司法人资格的确立经历了从"特权"到"原则"的转变过程。在1720年之前,公司法人资格几乎纯粹是特权的产物;1720年的《泡沫法案》本可对此进行改革,却惨遭失败。将近1个世纪之后,这一局面才通过相继出台的制定法而得到改变,公司的法人资格逐步从特权变为法律原则,最后通过判例法,从原则上彻底确立公司的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20.
张宇红 《学理论》2010,(1):131-132
价值原则是一项法律制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决定着该项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精神。公证制度价值原则的确立与实现,既是公证立法最基本的理论需要,也是我国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实践要求。本文试图以"法的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公证制度现状、性质、特点及存在弊端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确立我国公证制度的价值原则,并对价值原则的确立依据、及其内容等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