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妮  李哲 《学理论》2012,(6):189-190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却不容乐观。文章结合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思想的日益活跃,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大学生完善自我、提升素质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3)
本文按照国内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流趋势,根据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以转型发展中的钦州学院为例,有重点地针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培训进行认真总结提炼,探讨建立系统化、专业化、长效化的辅导员培养机制和实践模式,着力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内涵分析与目标要求进行了阐述。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高起点,精培育,建设专业学科。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日益加重,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直接影响。在明确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师德师风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大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6)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作用巨大,高校辅导员作为联系学生的重要纽带,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负有神圣职责。本文在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孙万超 《学理论》2009,(24):177-179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内涵分析与目标要求进行了阐述。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高起点,精培育,建设专业学科。  相似文献   

8.
娄伟哲 《学理论》2011,(23):217-218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必要前提,具体措施有: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建立进修课程、成立行业协会、改变"官本位"的思想、创建辅导员专业等方面着手;高校应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明确角色定位、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工作绩效测评的管理方式等方面着手;辅导员自身则须提高政治、业务、道德、心理等素质。三者共同努力,以达到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晓  侍旭 《学理论》2012,(13):243-245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等教育的整体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确保人才培养高质量的重要前提。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探索,探讨了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锋华 《学理论》2010,(22):272-273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加强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能力与素养,增强职业认同感、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确保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尧传虹 《学理论》2012,(27):160-161,214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本综述涉及三方面: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二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问题与对策;三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6)
党和国家为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对辅导员进行了系统规定,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亟须摆脱经验型、政治型的旧模式,确立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要深刻理解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时代意涵和理念,探索出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董国强  唐林 《学理论》2014,(11):237-238,271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在辅导员工作中日益体现出其重要价值: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将学校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和学校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应用到辅导员工作中,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张丽敏  吕建设 《学理论》2015,(5):238-240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骨干力量。1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不仅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辅导员自身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必然追求。探索新形势下辅导员职业修养提升路径如下:转变传统思路,树立职业理想;优化知识结构,夯实职业能力;创新运行机制,提升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之一。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重点解决以下四个问题。其一,辅导员角色的定位问题。自1953年清华大学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辅导员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职能的角色定位始终都很明确。但是在近些年的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对辅导员角色定位认识有些偏差。有的认为辅导员一般都很年轻,社会阅历浅,谈不上是大学生的引路人,应把他们定位为大学生的“同伴”教育角色;有的认为辅导员把学生日常事务处理好就行了,不必过多强调其政治教育功能;有的甚至认为大…  相似文献   

16.
柏雨竺 《学理论》2013,(2):300-301
高职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5条中罗列的辅导员的八项主要工作职责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深入探讨高职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促使高职辅导员真正肩负起对大学生思想引导、事务管理、职业规划、成才导航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张前 《学理论》2010,(23):252-253
受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冲击,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的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化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非职业化”的现状、弊端进行分析,指明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可行性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葛敏  宗平  季一木 《学理论》2009,(25):230-231
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关键。笔者认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高"学历心理与"低"技术含量的矛盾;"高"学历层次与"低"业务素质的矛盾";高"工作要求与"低"待遇保障的矛盾";高"工作期望与"低"落实效率的矛盾。并提出高校应完善辅导员队伍选拔制度;专兼结合,改善辅导员队伍结构;健全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探索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发挥着导向和榜样的重要作用。提高职业道德的措施为:强化职业信念,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徐春香  张慧敏  李晶 《学理论》2014,(2):241-242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工作者,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保障。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正确引导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要求。为此,应严格选拔制度;完善考评机制;加强培训制度建设;为辅导员科研提供平台,完善激励保障晋升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