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需要核电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对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非常必要。中国经济重心偏东南,能源资源偏西北,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是能源消费的独特状态,必须通过发展水电、核电来改变这种能源资源与经济中心错位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多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的供给约束逐渐转化为需求约束及资源约束。2001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消费需求和能源资源的双重约束日益凸显。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中双重约束的有效手段包括根据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建立逐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机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现有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资源,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等。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 开创经济增长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单位GDP的能耗、物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如果继续沿用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我国的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小的废物排放,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对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发展循环经济同样也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深圳特区电力发展概况深圳市能源总公司是深圳市唯一的主要从事电力建设和生产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肩负全市能源电力建设、生产经营和对外合作的重任。几年来,已经在电力工程建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以及实行“以电为主,多种经营”的规模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成绩,创出了效益,并在与国内外客商合作发展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协作关系,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官”的电力工业,也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深圳市境内能源资源极其贫乏,一次能源自给率不足0.l%。这种资源状况,决定了深圳市能源生产结构只能以二次能源为主,…  相似文献   

5.
关闭破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精干高效的核工业铀矿冶体系,确保军工和核电对天然铀的需求,中核集团公司党组在完成77个地勘单位属地化工作之后,决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再用3—4年时间对30多户资源枯竭铀矿山及其配套企业实施关闭破产,对非铀生产单位和民品有效资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重组改制,使少数保留的矿山企业和剥离的民品企业真  相似文献   

6.
中国需要核电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对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非常必要。中国经济重心偏东南,能源资源偏西北,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是能源消费的独特状态,必须通过发展水电、核电来改变这种能源资源与经济中心错位分布的格局。鲍云樵对本刊记者说,核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3)
庆阳市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富集。如何使庆阳潜在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促进庆阳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长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庆阳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能源化工产业与庆阳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而我国能源安全的重点则是油气安全。随着我国陆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潜力日益有限,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作为新的能源增长点已成为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面对我国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结合国家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把握"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必须从加强技术装备创新、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争取定价与话语权、完善石油储备体系等方面加大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切实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而我国能源安全的重点则是油气安全。随着我国陆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潜力日益有限,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作为新的能源增长点已成为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面对我国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结合国家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把握"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必须从加强技术装备创新、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争取定价与话语权、完善石油储备体系等方面加大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切实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05,(4):45-45
目前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一般取决于该国资源、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喆 《理论导刊》2002,(2):25-27
当今时代,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要素的资源,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各种资源要素的作用地位发生明显变化,作为物质基础的天赋资源,对经济建设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我国西部地区的森林、草原、矿产、能源等资源环境及其开发和保护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行业的人事劳动、工资分配和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对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地勘单位的活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地勘单位内部“三铁”的弊端尚未从根本上破除,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石油等能源早已远远超出了一般经济资源内涵和商业范畴,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的特殊武器,成为关系各国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二战以后,世界上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都与争夺国际能源资源相关联。因此,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地勘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部分职工甚至领导干部仍然处于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这些同志市场经济观念淡薄,死抱计划经济模式不放,留恋大锅饭,仍想“等、靠、要”,只知守着地质老本行,盯着部局的项目,不想或不积极到社会找饭吃。一提“市场”.就怨单位的位置偏僻,难找项目,有的费了劲揽来了项目,干完了却收不到钱,没有经济效益。有的同志在生产工作中大手大脚,只讲完成工作量,不在乎成本消耗……以上表现.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地勘经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海萍 《学理论》2012,(7):74-75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低碳经济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又一波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趋势。利用哈密区域内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浙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能源利用率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资源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而且农村居民的饮水和卫生条件较差,与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的国家有较大差距。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已处于一种矛盾与冲突的不和谐状态之中,尤其是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地影响着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我国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52)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谷树忠研究员认为:资源短缺现象遍及全球范围。资源短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资源地质丰度的有限性、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持续性,是导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由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共同决定,资源短缺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资源短缺较多地表现为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木材短缺及粮食短缺。其中,能源和木材可以替代,粮食通过提高生产率可得以缓解。唯水资源短缺历时长、范围广、影响深。目前所呈现出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势必将科技与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置…  相似文献   

18.
孟剑 《学理论》2011,(15):61-62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 or Circular Econom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其内涵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循环利用能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  相似文献   

20.
信息资源传播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荣 《理论导刊》2000,(11):25-26
一、信息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物质、能源、信息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信息资源应当与物质、能源一样具有满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并为人类所用、产生使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性。这种共性是信息被定义为信息资源的前提条件,而那些伪造的、虚假的信息不能被称之为信息资源。因此,信息资源应定义为:为满足人类需求,经过人类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共同开发、生产、传递,能为人类所消费的信息的集合。这个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 1信息资源是能够被利用的信息。 2信息资源是群体信息集合,而非单位信息。 3信息资源是指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