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以来,陇西县结合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全县深入实施以“干部驻村办公、开展民事代办、加强基层组织、强化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扎实开展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职、乡镇干部驻村民事代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提升和乡镇干部助推农村改革发展行动。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倍受基层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派干部和人才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逻辑起点,重点探讨驻村"第一书记"发挥自身优势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以中国医科大学选派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的职能为路径和落脚点,全面深入研究高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显性作用。本文认为充分发挥高校选派干部的理论优势、学养优势,实现派出单位党组织与驻派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同时,在建强村党组织工作中"第一书记"不仅要起到指导帮扶作用,更要履行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3.
干部驻村是党在农村实现“三个代表”要求的有效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龙山县从1999年上半年 开始,采取先办点然后全面 铺开的办法,在全县广泛开展了组织干部驻村工作的活动,县、乡级干部共有1088人进驻了全县532个村,对改进农村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干部驻村已成为龙山县长期坚持的工作方式。龙山县的党员干部们认为,干部驻村是广泛、持久、深入而紧密地联系群众的有效措施,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党在农村实现“三个代表”的有效形式。 ——干部驻村的指导思想完全符合“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干部驻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千方百…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创先争优要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无数事实证明,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不能丢,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能丢。干部应该多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心与心交流,让广大群众从干部身上感受到党和政府爱民的真感情、为民的真作为、惠民的真实效。  相似文献   

5.
赫崇飞  王继辉 《学理论》2010,(15):12-13
干群和谐就是干部与群众民主平等、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即"鱼水关系"。在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干部是首要因素,干群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干群和谐关系,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我们在启东市组织开展了以"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富,接受群众评;争创群众满意的党组织,争当群众满意的好干部(好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四群两争"主题活动,探索出了一条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云波 《求知》2014,(5):25-26
<正>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人生历练的永恒主题,是党员干部鲜明的政治标志。作为基层党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更需要带头讲党性,坚持讲党性,务实讲党性,做最强党性的坚定践行者。这次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村级基层党组织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重点,增强村级基层党组织服务主题的自觉性。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部工作的主题。村级基层党组织直接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的重要责任,因而就要紧扣这一时代主题开展工作。要围绕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千群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哈尔滨市阿城区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三农奔小康”活动。首批来自区直部门的127名驻村干部和211名镇(街)驻村(包村)干部已全部实现对接,开展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10.
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是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的永恒主题。本文从当前干部工作中落实“四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提出构建干部工作民主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回答了新形势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如何适应"、"如何定位"、"如何作为"三个问题。以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源分公司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研究对象,重点从基层党组织的内部建设、服务基层员工、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四个方面入手,探讨新形势下打造和谐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努力使农村党建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驻村"第一书记"政策对脱贫攻坚、固本强基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发现,驻村"第一书记"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驻村"第一书记"政策内容"碎片化"和系统性不强、政策环境和政策资源亟待改善、政策执行有待加强、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需要不断提升、农民对驻村"第一书记"政策的期望需求与现实满足错位等。应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创新驻村"第一书记"政策思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优化驻村"第一书记"政策设计,以创造性工作为抓手完善驻村"第一书记"政策作用空间,以多资源协同为保障强化驻村"第一书记"政策有效执行,促进政策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针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点,围绕“经济强县、现代新城、幸福珙县”的发展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探索建立了“一定四通”服务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由“无形”变“有形”,有效化解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众的思想情绪,帮助农民理顺心气,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条件下加强党的领导应突出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条件下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其重点要着眼于解决党群关系和谐、"两委"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举方式和民主监督制度,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有充分的民意基础,实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结合;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方式,明确两委的职权范围,规范两委的运行方式;创新基层干部管理模式,明确农村基层干部的任职标准,构建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成路社区(街道)党工委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区委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文明社区的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行了"楼组党建"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成路社区(街道)党工委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区委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文明社区的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行了"楼组党建"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山东宣传文化系统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了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7月中旬起,新疆米泉 市组织千余名干部分赴全 市78个行政村,决定用10个月左右的时间下乡驻村。下乡以来,工作队员真心实意办实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以往干群关系像是油浮在水上的说法开始淡化,工作队员成为这里深受欢迎的干部。 为民之举不扰民 在长山子镇碱梁村简陋的办公室里,驻村工作组组长吐尔逊正在整理一份资料,从外边刚走访回  相似文献   

20.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促进和谐党群关系的基本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在服务群众需求日益增长大背景下催生的江阴市党员联户"1+10+N"制度,即是典型的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其注重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导向,从服务网络、服务力量、服务模式和服务保障等四个方面探索党员联户制度,构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路径。江阴市党员联户"1+10+N"制度探索成效明显,开辟了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对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