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及基实现途径和现实意义。深刻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精神实质,对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纵观邓小平的论述,其共同富裕思想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确立和完善四个阶段。历史地考察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更好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先明  冯静 《理论探索》2006,5(4):47-49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追求。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是穷生富念,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从不同角度理解具有不同的层面内容,并且邓小平还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问题的解决时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限是一致的,共同富裕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二者各具时代特点又有一致性和连续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探索认识的丰富和深化。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共同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指南。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6)
共同富裕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目标和追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然而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等。要清醒地认识到,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片面甚至错误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现象,对邓小平何以能提出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指的什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何时能实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要正确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需要将理想和现实、主体选择性与合规律性、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本质和原则乃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同富裕的论断及实践为中国的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既是对前人的继承又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和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使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宽广,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接近。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问题。他在准确地揭示两极分化的实质及其危害的同时.还对中国只能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而不能走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邪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反对和防范两极分化等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这些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认识当前的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普 《理论探讨》2004,3(4):23-2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我们认识当前贫富差距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总体上看是处于合理差距向过大差距过渡的阶段,还没有达到两极分化程度。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是贯穿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根红线,内容丰富,具有诸多重要特点;学习这些特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对精神富裕的概念作了简要界定和分析,尔后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角度,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列经典作家对精神富裕的相关阐释、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的独特关系、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上国家和民族兴亡盛衰教训的规律性总结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即使精神富裕的集中体现等六个方面论证了精神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不可或缺的逻辑构成。  相似文献   

12.
陈思 《邓小平研究》2023,(5):99-105
邓小平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后,得出了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结论。邓小平对此阐述了几个重大理论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改革开放,同时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些重大原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先富带后富的梯次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两个极端,这是正确理解和实践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必须梯次推进重要论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时代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共同富裕理论的时代性 ;中华民族基本完成现代化任务之时 ,即全体人民开始步入共同富裕之途 ;共同富裕理论的现实性光辉 ,始终体现于当代社会主义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进程中。  相似文献   

14.
15.
邓小平发展思想 ,是加快中国发展、强国富民的科学理论 ,也为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坚持以邓小平发展思想为原则和指导 ,对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有着深刻的民生价值意蕴,以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为理论基础,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扎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生实践,蕴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维度民生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方位、多角度深化发展了共同富裕蕴含的民生价值追求,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坚 《理论探索》2004,3(6):70-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也是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有机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区域优先发展为手段、全社会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区域经济理论。认真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 ,对于正确看待和处理当今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 ,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二美 《学理论》2023,(3):65-6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将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党的重要历史使命。党基于不同的历史和实践条件,对共同富裕的认识逐步深化。系统梳理党的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对于推动当前共同富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体制改革也将提供有益启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紧紧围绕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促进社会财富更加公平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因为它包含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同时也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乃至贫富分化的现象 ,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日渐凸显 ,共同富裕的原则面临严峻考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不断实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