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30)
自埃里克森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后,西方心理学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在跨越半个多世纪后呈现多理论多方向的局面,后人逐渐丰富发展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从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到最新的Luyckx等人提出的双环模型,意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发展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新展望。  相似文献   

2.
白长华 《学理论》2010,(29):93-94
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人能够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而产生的价值。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即满足个人需要、集体需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而产生的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主次之别,实现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实现自我价值是第二位的。二者又互为条件。满足社会需要有助于满足自身需要,满足自身需要同样有助于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5)
利用黄希庭编制的身体自我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甘肃地区315名不同年级的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的身体自我对其自我价值感是否产生影响,以及高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价值感的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显示,高中生自我价值感与身体自我满意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其中身体的各个维度上,除了身体的负面特征外,其他的特征与自我价值感都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高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价值感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有极显著差异。从而得出,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加强高中生的身体自我认知,可以让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刘莹莹 《学理论》2013,(8):69-70
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身体自我涉及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体格、体能等的看法和评价。负面身体自我是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控制,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负面身体自我的研究都处在一个发展和充实的过程当中,专门直接测量负面身体自我的模型和量表还需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5.
魏来 《学理论》2013,(8):73-74
自我控制关系着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双系统理论模型告诉我们,认知系统的激活和情绪系统的抑制对自我控制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其他相关研究表明,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密切相关,积极情绪的情绪状态下,自我控制容易成功;消极或负面的情绪状态下,个体更容易失控。因此,要善于调节情绪。另外,进行自我肯定、自主支持等自我意识的调控策略,都可以提高自我控制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由于多元文化的深入影响,中国人传统的依存自我观逐渐受到质疑。以契约性、流动性和个体化为特点的社会转型过程滋养着自我转变的温床,致使出现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三重建构,即以能力等特质为特征的独立自我、以具体化他人为内涵的关系自我以及以概化他人为标志的集体自我,成为新时代中国人的自我新常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斗争精神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鲜明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进行"自我革命"根植的理论基础;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自我革命"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展开自我审视,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拓进取的内在需要;只有落脚于探索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深度批判,才能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革命,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李威丽 《学理论》2012,(32):65-66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达到学习目的主观的感觉,是学生的主观能力的体现,学生真正具有的能力虽然无法体现,但它是学生对自己是否具有胜任某项学习任务的感知。研究对学业自我效能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测量及其"一般"与"特殊"进行综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9.
自我提升指个体对自我相关信息进行评定时出现的一种积极偏向,是人们实现和维持良好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自我提升的影响因素有二:情境变量;个人变量。  相似文献   

10.
辜垣尧 《学理论》2009,(14):62-63
自我设限行为是一种策略性的行为计划,是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其原初动力往往是自我保护、自我提升或对他人进行印象管理。自我设限者在面对任务事件时会受到任务情境及策略的代价等制约,并与主体因素有交互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近三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总结了自我设限的动力,结合其相关研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加入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其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即:"受刑事追诉的人不得被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者被迫承认有罪。"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却对明确规定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面对检查人员的提问有如实回答的义务,没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保持沉默的权利其实体现的是一种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这就出现了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之间存在的在反对自我归罪原则方面的矛盾,如何理解并解决这一矛盾是我国立法和司法机关不能回避而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我思想道德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研究自我思想道德建设,构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体系,是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学研究的崭新天地,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理基础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共同组成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意义疗法是由维克多.E.弗兰克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之所以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寻找生命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意义疗法的简单介绍,探讨意义疗法除了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体寻找生命意义,还有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水平的作用。因为个体在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从而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最终找到生命的意义。可以说意义疗法能够使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得到发展。而个体自我认知程度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匡利民 《学理论》2009,(19):60-61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是错误的。我们既要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我价值,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齐克果时代,黑格尔倡导的公共理性支配着西方世界的价值取向。齐克果认为,在这种价值取向中,人迷失了自我。为了找回自我,齐克果在伦理恐惧中走向亚伯拉罕。作为找回自我的代价,人成为孤独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一种自觉存在状态。中国共产党作为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使命自觉是其根本性要求。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保持使命自觉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保持使命自觉的未来要求。面对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自我革命这一自觉存在状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旺盛的生命力和澎湃的前进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陶宇  梁征然 《学理论》2013,(23):289-290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修定版对180名枣庄学院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健康情况显著正相关,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赓 《学理论》2009,(31):220-221
学校评估体系中自我评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掌握了自我评估的概念和产生背景之后,当今我国学校自我评估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主体意识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意识是人之尊严的重要价值体现,是个体对自身作为主体的客观现实性的自觉把握和超越的前提。要通过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主体的理性自觉,提高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  相似文献   

20.
蔡循光 《学理论》2010,(10):75-76
自我差异理论体现了自我导向的一致程度,它对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自我差异与消极情绪的关系研究较多,而自我差异与主观幸福的研究显示了其与积极情绪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