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在行政法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比较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行政法学研究持续健康发展。其研究热点与现状:在行政法基础理论方面,主要致力于行政法理论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并结合公共行政的变迁及发展,探讨现代行政法学的转型。在行政法原则方面着重探讨行政法定范围的界定,行政合理性原则的理论渊源、内涵变迁及对行政行为适当性判断的影响。如何以法治引领改革,继而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研究的新热点。而对于行政行为的研究仍是行政法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有关行政主体及组织法问题方面,主要关注:行政体制改革和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问题。但研究中仍存在着薄弱环节:即对实践中应当回应和解决的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入;在研究具体制度问题时,具有比较明显的"立法主义"倾向;在研究方法上,还有可以拓展的余地。  相似文献   

2.
行政主体理论是整个行政法学体系的一块基石,是构建行政法学其他理论的基础。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起步较晚,且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与国外理论严重脱节,不免有"闭门造车"之嫌。但无论是在行政法学研究还是在行政诉讼实践中,行政主体理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行政主体理论的研究亦从未停止。随着第三部门的勃兴、行政体制改革的呼声日强以及国外行政主体理论的引入,传统的行政主体理论遭受了猛烈的冲击。行政主体理论究竟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行政学与行政法学是两门紧密联系的学科,有必要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建构。公共行政实践的变迁是二者的共同发展背景,而对"效率"与"公平"的不同关注又使二者具有不同的价值关怀。从内容来看,两门学科有着共享的研究范畴,但学科的边界也在不断调整;从研究途径来看,行政法学遵循法律主义的权力途径,行政学遵循管理主义途径。当今公共行政实践的剧烈变迁催生和推动了行政学与行政法学的互动建构,因此,应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以及在各自学科的知识运用中保持学科自主与不足、封闭与开放的辩证统一,这应成为两门学科互动建构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刘程程 《学理论》2010,(10):68-69
抽象环境行政行为是我国环境行政法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对其概念,目前学界尚未有定论。研究抽象环境行政行为,首先应明确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含义,以及其具体内容。通过对行政行为、环境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等概念的分析,以及对行政立法与抽象行政行为关系分析,从而对抽象环境行政行为这一概念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5.
宋慧宇 《行政论坛》2004,4(6):60-62
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法学的核心概念,长期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对其内涵外延的界定尚未统一。从一个相对宽泛的立场对行政行为的概念加以探讨,可以吸收行政活动实践中具有全新典型意义的行政行为表现,扩大行政行为的内涵和外延,更新行政行为理论,促进行政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行政国家和给付行政的兴起,授益行政行为日益成为行政行为的重要内容,我国行政法学界缺乏对授益行政行为的研究和探讨。所谓授益行政行为是指深入行政主体所作的能够给相对人带来直接利益的所有行政行为,包括行政保障行为、行政许可证行为、助成性行政指导行为、行政奖励行为和部分行政合同行为等。  相似文献   

7.
行政指导是行政法学中一个意在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劝告、建议、奖励、诱导、斡旋等柔性行政方式来实现既定行政目标的活动与过程概念,具有非强制性、公职性等基本特征。将服务型政府引入行政指导的讨论,可以将学科语境从行政法学转换为政治学。行政指导作为行政法学的概念应当接受政治的检验。从行政法学延续到政治学来分析行政指导有利于剖析行政指导自身的法治化,这将对服务型政府构建又是一个重大的制度突破。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创新倡导社会管理理念导入服务性、管理主体推进多元化、管理手段强调多样化、管理过程实现程序化。其对行政法学基本理论革新提出了相应要求:在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的讨论中,当回归公权力管理和服务并举且以服务为依归的规范主义预设;在行政主体理论中,当引入社会行政主体取代授权行政主体,并与职权行政主体共同组成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理论中,顺应司法实践以及我们的表达习惯,还原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权力运作的一切活动的最初定位;同时,改变"重实体、轻程序"传统理念,从宏观的法治理念层面、中观的法律原则层面和微观的制度规则层面全力推进程序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6,(5):14-18
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国家,对效率的追求往往遮蔽对民主价值的回应,为了体现国家治理的民主化要求,探讨从"非强制性行政"概念出发来构建行政民主就显得非常必要。从基于"非强制行政"所进行的行政改革进程看,为从"控制行政法学"向"平衡行政法学"的转变也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为了进一步完善行政民主:行政自律是行政民主的前提,行政国家自身要尽可能自律,反思平衡和自我限权,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强制行政作为;处理好政府与公民之间新型关系,主动开放和迎接公民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并积极推进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制度化,落实好行政民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领域,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问题研究,是个极为薄弱的环节。然而,在当今的给付行政时代,这一问题既是行政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又是行政法学研究面临的难题。行政不作为不仅存在责任,而且具有违法性,理应予以救济。在我国实施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行政诉讼及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1.
把公共物品作为行政法的推理起点,可以把规制法学纳入行政法学的理论框架之内,并实现传统行政法学的自我飞跃。如果说传统行政法学是一种程序法,那么政府规制法就是实体性的,因为它探究了公共物品的性质,并把制定政策的最后依据放在公共物品的客观需要上。公共物品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既包括行政规制的对象,也能涵盖普通行政管理的对象,把公共物品作为行政法学推理的起点,可以实现规制理论和行政法学的合流,并使行政法学实现由程序主义向实体主义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作为依法进行行政决策的关键环节,在促进依法决策、保护公共利益以及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立法以及具体制度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的相关建议。通过梳理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仍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问题片面等不足,下一步研究重点应在审查准入标准研究、审查方式研究、审查形式研究、责任追究机制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行政法的定义是行政法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行政法学所有范畴的基础。给行政法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不仅关系到科学的行政法学体系能否建立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还关系到我国行政法治实践能否键康发展的问题。出于这种考虑,结合法学界对行政法的定义研究现状,笔者拟对其进...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15,(3):68-73
建立在自由法治国家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行政法学方法论随着国家理论、法治理念的变迁,时代局限性凸显,新型行政法学方法论兴起。公私合作背景下,受公私合作国家理念影响,行政活动形式发生变迁,行政法学方法论也发生了流变。多元行政法学方法论成为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学方法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行政协议是行政法学研究的新领域,行政协议的原则问题则可以说是新之又新。当前我国行政协议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十分成熟。因此,从行政协议原则确立的必要性及其确立标准入手,将行政协议的基本原则进行整合归纳并对其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许可法作为变革和规范现行行政许可制度的重要法律,其顺利施行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现行管理方式和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应松年,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等专家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将对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以下九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康琳娜 《行政论坛》2001,2(5):50-52
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大陆行政法学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行政强制执行的相关理论问题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定论.从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入手,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复合型强制执行模式比较具有合理性,应当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坤世 《行政论坛》2006,2(5):57-60
现实社会中的任何一项规则或制度的确立都有其存在的逻辑前提和理由。作为现代行政法学核心范畴之一的行政法律责任,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权责统一、行政法治以及道德指引等理论。  相似文献   

19.
时下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社会权力涌动、公共行政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转型社会带给传统行政法学巨大的冲击: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亟待更新,其研究范畴需要扩展,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濒临破产,行政行为的类型面临重塑,行政救济责任体系需待重新厘定,行政合作将成为行政法研究之新视域.如何因应时代变迁,作出何种表达,是摆在每一个学人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核心范畴。以强制性行政行为为主导是我国现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进步导致行政法理念由控权论向平衡论转变,中国行政法也必将以非强制行政行为为主导,这与现行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存在许多冲突。重新定位行政行为的性质、重新构建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标准、行政救济的受案范围以及行政法律责任体系,是中国行政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