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上好这门课,提高其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摆在所有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如何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于慧  丛艳丽  张迪 《学理论》2014,(6):208-2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多载体的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婷婷  彭忠信 《学理论》2015,(6):197-19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体性实践教学将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帮助大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目前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体性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该门课程主体性实践教学得到广泛开展,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孙向宇 《学理论》2014,(33):228-229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实践中,将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运用于纲要课教学当中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思路,具有一定的教学实效性,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旅游资源已成为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梁志平  曹开云 《学理论》2012,(12):202-203,266
在分析了当前信息时代,高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考核方式、实践教学新模式(知行大课堂)、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形式四个方面,探讨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效性上的改革与实践,指出这些改革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6)
随着网络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越来越普及地使用,网络化考试也成为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应有内容。结合教学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为例,来探讨关于高校思政课网络化考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3)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红色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有效途径有:以老师为主体,凝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红色资源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传授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贴近"的实践教学新路径,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地方红色资源的魅力;师生共同探讨,将教材中重点内容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8.
张玲 《学理论》2013,(15):260-261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首先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形成专题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和多媒体教学素材、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最后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多元化的路径,即通过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多元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丁云 《学理论》2011,(10):267-269
把中国近现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史的视野下,结合近代以来世界格局、世界潮流的变化来阐释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以及相关重要问题,可以增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新意和深度,有助于阐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特殊性,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民族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协同教学效应,整体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1.
衡朝阳 《学理论》2010,(29):294-295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承载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学教育的双重要求。《纲要》教学目前面临的难题是:《纲要》教学和中学中国近现代史及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的部分重复;该课程的课时紧张、效果欠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倡《纲要》教学地方特色化建设,发挥地方史独特的育人功能,不失为一个积极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黄娟 《学理论》2014,(6):222-223
利用网络平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尝试,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由课程自身特点和需求决定的。它不仅可以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7)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探索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赏析经典影视作品和社会实践调研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形式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实践教学是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结合宜宾学院近几年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所做的探索,凸显实践教学的目的、路径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1)
川东北地区乡土资源内容丰富,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素材。利用红色文化乡土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川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的路径如下:利用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运用一般性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依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依托红色影视作品,开展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文科生不爱学、理科生学不会"的困难。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文章简单梳理"自主学习"的概念,总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步骤,提出改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如下:阐明学习近现代史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突出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设计,实施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1)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公办高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针对民办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分析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和特点,提出相应对策:应研究思政课教学对象;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凸显思政课课程特色;健全思政课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的实际教学实践当中,探求合理、有效的教学途径尤为重要。为提高"中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重点归纳、总结出以下五种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途径:第一,提高对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第二,完善课程体系与考试制度;第三,加强"纲要"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第五,创新课外现场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贯彻"三个自信"的主干课程之一,《纲要》课程在渗透"三个自信"精神方面具有其独到的优势。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有效渗透"三个自信"精神,需吃透"三个自信"精神,研透教材内容,找准切口,紧贴学生,创新教法,不断提高思政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周丽艳 《学理论》2013,(6):219-221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互动式教学中运用黑龙江地方史资源,可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只要教师掌握运用的方式方法,坚持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就能够有效整合地方史育人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