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21,(3)
马克思实践观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关键。马克思通过对前人实践观的分析、扬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实践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将实践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来阐述。本文基于马克思实践观的来源、主要内容和当代意义来论述马克思实践观思想,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分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曾凡跃 《理论导刊》2008,1(6):27-29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观和社会关系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一切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关系形成于现实的感性活动之中;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的方式;劳动实践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离开实践基础的社会关系只能是抽象和虚幻的社会关系.把社会关系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的观点.其主要缺陷是忽视了马克思社会存在观和社会关系论的实践性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的有机体理论与其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其最根本特征在于其理论是建立在实践观基础之上的。这种有机体理论把社会看成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突出了整体性、动态性等特征,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以新的姿态表明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指导了人类实践,推动了社会发展。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为视角,通过分析马克思实践观演进过程,从思维的真理性与实践、人的本质与实践、社会生活与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本内涵,并根据新的历史环境,分析了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吕萍 《学理论》2010,(10):62-63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自由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自由观的局限性,创立了科学的自由观。深入理解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理解与诠释,虽然抓住了实践、社会、历史等马克思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但研究往往局限于对概念、文本的直观性理解,忽视了马克思变革人性观的生命根基.人的"本质交换"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存在方式,对它的生命自我意识是理解马克思人性观的视角之一.在人类生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的"本质交换"有其特定的方式.西方传统哲学家运用"实体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抽象化,人与抽象"本体"进行概念性的"本质交换",人性亦被"抽象化".马克思运用"生存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诠释为"现实的人"社会地、历史地实现生命本性"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从而确立了"具体人性观".马克思立足于对人的"本质交换"的觉解变革人性观的致思理路及其思想成果,是当代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个性化"人性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8)
本文旨在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站在马克思实践观的角度,揭示其生态观的原则,厘清马克思生态原则的脉络。指出马克思的生态观原则蕴含在其实践观中。从实践过程的主客两个角度阐发马克思的生态原则,进而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关系角度解读生态原则,理解马克思实践观中的生态原则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支点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2)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范畴,马克思正是基于此实现了其思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实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钥匙。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从实践范畴的历史流变、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内涵、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所面临的中西方论争、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中国化及当代意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发展逻辑进行简要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的新的伟大实践进程中,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实践观的内涵,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意识与实践     
对于唯心主义的意识观,传统教科书从物质本体论哲学思维来批判,也是以此来解读马克思的意识观。而马克思实际上是以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来扬弃唯心主义的意识观,明确了实践对于意识的决定作用,以及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克思的1844年和1845年的几篇著作为依据,论述了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部分中,马克思论述了劳动和人的本质以及历史、人的意识等的关系,已经以人本主义的话语开始了对科学实践观的不自觉的建构。后在《神圣家族》和《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对此进一步加以提炼和深化,终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物质生产作为实践的基本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实践观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潘际帆 《学理论》2011,(31):50-52
关于马克思自由观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对于马克思自由观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自由王国的理论却重视不够。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马克思"自由王国"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如何实现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试图通过与目前人们对马克思"自由王国"的认识比较辨析的方法,达到对马克思"自由王国"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也形成了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终其一生始终从实践出发,坚持理论由实践赋予生命力、由实践检验和修正。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它表现出来的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态度对于人们今天树立和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实践的作用。他的坚持和强调,没有简单地重复以往经典作家的一般论述,而是根据当代的实际,在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创造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实践观,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一笔可贵的财富。(-)邓小平的实践观是革命的、能动的。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指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内在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即工具主义国家观和自主性国家观,然而,后一观点往往被许多学者所忽视。西方马克思主义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沿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路对国家自主性理论观点作了进一步拓展。国家自主性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知识视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为分析当代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同时也为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了有关正义的观点,在国内外的学者中也存在着对于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诸多争议,马克思是否赞同正义、马克思是否在正义的维度下批判资本主义为非正义、共产主义是否是一个正义的社会、马克思缘何批判资本主义,这些都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也由此形成了几种主要观点,试图在对各种观点的简单阐述与评析下,重点阐发马克思的正义观,在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深入剖析中,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现行哲学教科书中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遵循传统教科书的体系,未能全面概括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列宁《哲学笔记》中的物质观比之先前已有所发展,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马克思的物质观是从现实社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入手,是对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对象、现实社会和历史、现实的个人的现实运动批判的物质观,他的物质观才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包括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分析方法和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论。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就是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吴丽莎 《学理论》2012,(11):26-27
马克思的国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曲折的演进历程。从马克思经典著作出发,将散见于其中的马克思国家观理论梳理整合,探索马克思科学国家观的形成和发展轨迹,以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国家观并用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李凤雨 《学理论》2014,(3):42-43
自由赋予生命以价值,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价值目标。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对以往自由观的超越对自由进行了新的阐述。主要从认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客观、历史和实践三个主要方面,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立足于客观必然之上,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概念。马克思科学实践概念的确立是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总结与扬弃。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在科学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变革,给后世思想家以深刻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上的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