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当事人的诉累是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在多元化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民事简易程序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解决机制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简易程序修改的法理基础出发,简要评析《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简易程序的修改,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简易程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1)
新《民事诉讼法》第65条是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举证期限同证据失权有着密切的关系,逾期举证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证据失效。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几经变革,从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到严格提出主义直至今天的柔性提出主义,到底哪一种模式更适合中国司法现状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作为决定案件胜负的证据的一道准入门槛,证据失权制度将走向何处,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1)
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民事诉讼法》的第二次修订草案。新《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第162条,此规定有着现行法律制度所不能具有的优点,是我国程序立法的一次重要创新。分析法条可知,从制度构架上来看,小额诉讼程序属于简易程序的一种;法条对于标的额的限制采取了一种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标准;但"一审终审"的规定仍然存在缺陷,不符合我国民事审判实际,仍难以保障当事人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4.
莫诒文 《学理论》2012,(18):58-62
将有名的漫画人物、真实人物、商标团体标章附加在T恤、玩具、皮包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拥有这样的专属权利被称为商品化权,而拥有此权利的法律依据为何,并不明确,是否人人皆可擅自为之?其型态为何?以及国内有何法律与此权利有关?足不足以保护?皆是问题所在。本文即是先探讨商品化权的性质及保护的必要性,再研究最主要的三种型态,虚构角色人物、真实人物、团体标章之商品化权行为相关之著作权法、民法、商标法、公平交易法之保护制度,法制之缺失。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其理论基础是外部性理论和法益理论.西安市应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兼顾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关未成年人作证制度的规定很不完善,继承我国古代未成年人作证之历史制度,移植域外未成年人作证之规定,以填补我国现有法律规范对未成年人的证人资格、作证方式、权利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空白或者不足,是建构我国未成年人作证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宋朝武  贺铁鹰 《团结》2009,(3):48-50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揭开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的序幕.而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的理论论证是否充备却是一个令人紧张的悬疑。汤维建教授主笔的《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以下简称《修改专题研究》)就是这样一部驱散悬疑的力作。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解约权进行了严格限制,目的是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保护.但是经济学的分析表明,对企业解约权的严格限制,将会造成社会的净损失,而且由于企业有更强的转嫁能力,净损失的大部分将由劳动者承担.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劳动合同法应将企业解约条件从强制性规定变为任意性规定.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事仲裁是国际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如今已成为商事主体最青睐的纠纷解决方式。由于我国《仲裁法》长年未作修改,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临时仲裁的权利不对等、仲裁裁决的籍属标准认定混乱、外国仲裁机构在我国进行仲裁的合法性不明确等问题。构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是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司法服务的关键举措,修改《仲裁法》的相关条款,使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为打造以我国主导、"三位一体"的争端解决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的私人成本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权的实现以及人们诉讼观念的形成与转变.而随着审判改革的深入以及诉讼案件的扩张,当事人所负担的经济成本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对其加以调节的方式主要包括成本的减低与成本的分担.私人成本的分担机制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民事诉讼被认为与公益关系不大,诉讼成本的分担仅在当事人内部发生.19世纪后期国家加强了对民事诉讼的干预,诉讼成本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也就相应地转嫁给国家逐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性"与"人合性"的特点,尤其是"人合性",因为它决定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因此,股权转让受到一定的限制也是其区别于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在优先购买权等方面与公司章程规定时有冲突。以新《公司法》第72条为例,探讨并解决内部转让及外部转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和完善今后相关立法和司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家庭收入不断增多,夫妻双方的财产观念越来越强,由此产生的家庭纠纷日益复杂.对夫妻财产的矛盾纠纷不仅出现在离婚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也大量存在,急需相关法律规定的不断完善.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颁布,说明婚内财产分割在立法上得到了认可,但新的司法解释在适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我国现有婚内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规定入手,分析研究其存在的不足,结合非常法定财产制度,提出具体完善建议,以期解决好婚内财产分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英美等国辩诉交易以控辩双方为交易主体,被害人成为辩诉交易的旁观者,不利于被害人权利的维护和诉讼的公正,被害人容易二次受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辩诉交易制度中.应该给予被害人辩诉交易权,并借鉴恢复性司法的合理成分,在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中促进社会的整体正义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财产在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信息,它既不是“有体物”,也不是“无体物”,而是一种“财产性利益”,是现实世界中人类劳动和财富的异化。我国刑法侵犯财产罪应严格区分“财物罪”与“利益罪”。研究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对于我国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作为一项有个案利益与价值的"好用"制度,并不等于其制度层面经得住合理性考验。刑事和解作为个人追诉主义的复归所导致的刑罚的不确定性将直接造成刑罚一般预防目的的式微,最终将导致整个刑法体系的崩溃和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本质精髓的衰退。因此,仅仅根据其个案价值,刑事和解不能上升为制度上经得住正当性考验的合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八)》从缓刑的适用条件与执行制度两大方面同时着手,对我国的缓刑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在进行正确的理解与适用的同时,在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未成年人等特殊主体的缓刑适用、社区矫正制度的规范化以及缓刑适用的程序设计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地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及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普遍性进行研究,提出了改革农地征用制度、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强化政府第一责任制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仅抽象地规定检察机关负责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但并未就审查的具体程序作出较为细致的规定,这不利于检察机关有效地实际操作。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程序正义的精神,切实保障嫌疑人人的基本自由权,应当对羁押审查的程序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司法实践提供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9.
刘茜倩 《学理论》2013,(18):137-138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以下简称第七条)就房产归属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但该条文在立法设计时更多地考虑了现实情况和裁判便利,而未考虑到夫妻财产共有的理念本身以及物权公示原则在婚姻法中的适用问题。拟在分析第七条本身合理性的基础上,探讨夫妻财产共有制与物权公示原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郑维炜  全小莲 《学理论》2008,(24):58-59
中国新企业破产法附则的第134条专门就金融机构破产作出了特殊规定,但细细考究该条款,对金融机构破产的众多问题仍无力进行规范。本文将展开对中国现行金融机构破产机制的考察,进而提出构建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立法理念,机构设置等建议,完善中国金融法理论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金融法制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