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玉菁 《学理论》2013,(6):254-25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使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各大高校的扩招和中国就业政策及就业制度不断发生变化,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待业时间过长等问题逐渐突显,这就影响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从国家、政府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基本对策,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从而实现高校本科毕业生充分和谐的就业局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考验。女大学生承受着应届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的大环境,又受到传统观念、生理心理、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就业显得尤为困难。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简单概述,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原因,并提出女生生理心理障碍的克服;用人单位的理性排斥行为的解决;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引导工作等几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邓长鹏 《学理论》2015,(1):113-114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改变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反映了就业困难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再结合相关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指出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创造性作用。在本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审视自己的学生工作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切实推动学生就业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日渐突出,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个群体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差异等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以南京理工大学2010届未就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样本,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指导与帮扶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9)
调查高校本科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心理状况,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提供意见与建议。本文采用毕业生特殊群体筛查表、心理健康量表、就业挫折归因量表、就业社会支持量表对西安某高校1 423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类特殊群体毕业生占比3.9%30.7%不等,就业焦虑、学习困难、经济困难毕业生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女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迷茫学生更多采取自我归因,就业焦虑学生更多采取外在归因,女生和创业学生得到更多社会支持。得出以下结论,学校需要针对特殊群体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与帮助,增加其应对现实困难的能力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8)
"特殊群体"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式的发展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个人访谈,从学校角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家庭经济就业困难群体、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群体、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群体给予相应的援助对策。  相似文献   

7.
郭友琪 《学理论》2011,(11):271-274,310
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开始于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它随即成为国家主要制度性教育,毕业生逐渐增多,此系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都遇到了严重的就业困难,表现为毕业生的低就业率和已就业者的职业困境,构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和社会问题。而这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转型有极大的关系,这种转型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急剧变革,该变革使社会的受教育者就业模式快速解体,短时间内天然地导致了学生就业困难。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的学生就业问题,放在一百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过程中来看待,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地理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 ,提出了解决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基于ERG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俊红 《学理论》2012,(13):124-125,197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流向影响教育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趋向于东部及成熟地区就业,而西部建设人才较少。运用相关统计数据,从ERG理论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高校毕业生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一些成功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本文从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环境出发,分析了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提出了可供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兰州市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相对予技术性专业而言始终处于劣势,以兰州交通大学经管类毕业生为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经管类毕业生就业困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凸显,本文分析造成高校就业困难的原因并试图提出对策,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信息畅通、推进教学改革、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等方式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的难题与焦点。中央和各级政府已经把大学生就业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台政策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得到解决。然而,当前高校毕业生出现不愿基层就业,必须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基层就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10万人,加上往年累积的未就业6.8万毕业生,共有16.8万多毕业生需要就业。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加之甘肃省经济总量小,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表面上看是人才资源过剩。但从甘肃人才资源的实际状况来看,却是“七多七少”即第三产业人才多,一二产业人才少;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城市人才多,乡村人才少;传统性人才多,创新性人才少;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9)
从界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入手,以理工科学生为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如下:建立个人动态档案,开展有针对性地职业指导;成立就业援助基金,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举办职业技能活动,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综合素质;强化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搭建学生朋辈互助平台,加强学生自我就业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6.
郭薇  何红霞 《学理论》2013,(30):283-287
近年来由于"英语热"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专业教育质量也有所下降,导致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生陷入了就业困境。以下沙高教园区本科高校为例,面向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三方开展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帮助其有效提升其就业质量,为解决就业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学本科毕业生在现阶段已陷入结构性就业困难,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这实际上是主管部门宏观调控缺位、法学院系教育教学改革滞后和毕业生择业预期不切实际等多种因素所致,突破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关键在于加强法学本科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动态监测,其次还需要法学院系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新趋势予以主动回应。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先华  李鑫毅 《学理论》2010,(11):214-215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从而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十分不利。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础.要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构建公平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我党为了稳定局势,解决严重失业问题,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对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四百多万失业人员,由政府统一安置就业。以后范围越来越大。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开始,逐步对城镇复员转业军人、中专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等,都明文规定由国家“包下来”,统一调配和安排就业。城镇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也规定由国家安置。由于生产发展较快,各方面都需要进人,这种“包下来”的政策确实起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