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琳 《学理论》2011,(26):47-48
随着天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农村土地的征收势在必行。同时,由土地征收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天津市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安置补偿模式,完善土地征收管理体制。农村土地征收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土地征收安置补偿问题是失地农民确确实实面临的生计问题,关乎我们社会的和谐和安定,制定合理的征地安置补偿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征地制度:问题、成因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征地制度目前存在征地补偿标准较低、因公共利益需要的建设用地范畴过大、征地程序缺失等问题,其成因主要是征地制度改革滞后、现行征地制度与供地制度之间存在巨大利差、与征地制度有关的制度完善程度和配套措施不够.改革征地制度,应实行顶层设计,加快修法进程;消除土地价差,出台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充分发挥配套政策的保障作用,为改革我国征地制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征地补偿: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失地农民是农地征收制度的必然产物,因而失地农民理应得到公正补偿。然而,我国征地补偿中凸显补偿收益主体不明晰、征地范围不科学、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分配不合理等多重困境,因而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扩大征收补偿范围、调整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补偿分配机制是突破征地补偿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机制理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以地方政府垄断经营土地一级市场,征地按土地的原用途补偿为两大基本特征,从而构成了土地管理上的利益驱动,并与兼顾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征地补偿存在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征地与所有非农建设都要征地之间、土地补偿的低偿性与土地价值增值性之间、征地主体地位的强势性与农民利益保护脆弱性之间、征地建设谋发展与让被征地者分享发展成果之间等深层矛盾。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必须实行制度创新,从改革地方政府征地绩效评估机制入手,解决征地补偿、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与国外相比较,中国征地制度存在许多严重缺陷:公共利益界定不清,导致政府土地征用权滥用;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导致失地农民利益严重受损等.因此,进行中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具有迫切性.借鉴国外土地征用经验与土地征用制度的合理性,中国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第一,通过立法形式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确保被征用土地的合理使用;第二,确认农民集体土地的财产权利,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征地补偿;第三,赋予农民应有的权利,建立公开、公正的征地程序.  相似文献   

6.
农地征用制度: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在立法、征地补偿制度以及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三个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为了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应对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进行改革: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加强土地立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改革征地补偿制度;改进征地程序,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征地补偿市场化的限制因素来自征地制度本身:征地补偿原则回避价值规律、征地补偿依据掩盖土地预期收益、征地补偿方法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观念和理论的束缚,变征地补偿由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建立科学的价格评估体系,使征地补偿回归市场、回归地价。  相似文献   

8.
目录·反馈     
《瞭望》2004,(46)
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河南/江奇 征地补偿安置一直是贵刊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征地拆迁"如何走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地拆迁是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目前征地拆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征地补偿标准低,征地拆迁政策不断调整增加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一些地方的法院未能在征地拆迁诉讼中发挥司法救济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要科学界定农民土地所有权,对现行征地法律政策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要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政府要摆正位置,善于从征地拆迁的矛盾中摆脱出来,安置办法上,要重视房屋安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分析这些缺陷和弊端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立足本国实际,完善农地征用制度,要建立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农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多样化的农地征用补偿方式;以法律形式确立农民征地补偿独立谈判权等,但最根本的是明晰土地产权。  相似文献   

11.
国外征地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征地制度是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定严格的征收程序,制定完善的征收补偿标准是我们应当吸收和借鉴国外在土地征收制度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水库征地补偿具体标准的确定问题。《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是年产值的10~16倍,水库征地是取低限还是高限?政策操作中往往有随意性,缺乏科学依据。还有在同一个工程下,相邻两个村由于属于不同的县,移民补偿标准人均相差达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乔新生 《团结》2004,(3):38-40,27
2004年4月21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向外界透露,全国拖欠农民征地补偿安置费98.8亿元,已经清还59.9亿元。目前,由国土资源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建设部、审计署组成的工作组,已经分赴全国各地,检查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中国的土地问题,不是没有法律制度的问题,而是法律制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拖欠农民征地补偿安置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我国,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的法律对农民的土地征用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宪法修正案更是对土地的征收和征用补偿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表述。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拖欠农民安置费的现象呢?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土地问题的解决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有效解决农民征地价值补偿问题是顺利推进土地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为了找出征地补偿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通过将土地价值补偿分解的方式,利用详尽的数据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在制定征地补偿时应该将土地发展权价值在国家、农民集体和失地农民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法律上清晰界定土地发展权,适度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修改征地补偿的制定方法,同时地方政府要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及完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征用是关系到成千上万农民的切身利益的一项行政行为。当前,随着生产要素的集聚与城市的不断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土地征用过程中诸如制度设计有失公平、公共利益界定模糊、土地征用正当程序缺失、补偿标准偏低等弊端的大量存在。因此,应尽快对征地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学界存在三种争论:涨价归公、涨价归私、公私兼顾。"分配正义"理论要求把土地增值收益放到城市化过程中考虑,其制度创新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政府公益性征地要处理好公益界定问题、公平补偿问题以及补偿落实问题;政府非公益性用地要引入谈判机制,允许农民与用地单位进行收益补偿谈判;非政府用地则应该允许土地"同地同权",并结合各地的实践创新进行分析。只有坚持"分配正义"才能保护农民分享城市化收益,以及为城市化、工业化提供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经营过程中,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各地政府占有大部分增值的土地级差地租,而失地农民只得到了很少部分补偿。作为土地使用者和占有者的农民本应参与这部分新增级差地租的分配,但事实上,作为弱势群体的失地农民失地又失业,还失去最基本的家庭经济保障,新增级差地租也无法享有。本文就征地补偿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导致他们不能参与级差地租分配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欠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用制度中农民权益损害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耕地的非农化转移是不可逆转的。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的保护是必须关注的问题。现行的征地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剥夺农民利益,进行工业化积累是无奈的选择,其中农民的利益损害是巨大的。从征地范围扩大化、产权制度不平等以及征地补偿不合理等方面,分析了征地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损害,并且全面论述了耕地价值的构成。以2000年耕地资源价值核算为例,量化土地资源价值量构成,表明现行征地补偿中所显化的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只是其总价值中的一小部分平均,仅占到耕地总价的16%;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没有体现。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出发,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征地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征地补偿裁决制度的产生不是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是行政解释。该制度在实施中遇到的种种障碍以及引发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对"裁决"的性质定位不准确,以至于没有厘清该制度同其他行政救济制度间关系。正确定位征地补偿裁决的行政复议性质并在现行法律框架体系内谋求自身的完善,是征地补偿裁决制度发展的便宜之路。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论坛》2015,(6):94-98
征地拆迁问题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问题,其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即交易行为。交易成本理论也称交易费用理论,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征地拆迁现象为土地产权变革及公共利益界定提供了思路和依据。征地拆迁成本逐年升高,运用交易成本分析,揭示了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共利益界定过于模糊、土地产权不明晰、征地拆迁相关者利益失衡及拆迁估价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等方面。因此,控制征地拆迁成本,应该从明晰被征地产权、准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规范补偿标准、推行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交易以及建立征地拆迁问责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