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宓 《学理论》2010,(18):291-29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积极倡导课堂互动教学,凸显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强调师生间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的交流与互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文化因素及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堂互动中出现了互动形式化、互动不平等、互动不和谐、互动缺乏本质等失真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构建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6)
通过对重庆某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进行调查,发现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极高,近1/3的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低头族",这对大学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师生对"低头族"的态度却较为消极。我们需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充实文化活动和改善校园环境等方面着手对课堂"低头族"进行理性评析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实现多媒体环境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多媒体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却面临着不少问题。只有科学地设计多媒体课件,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并且注重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互动,才能有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读写课堂。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0)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课堂互动是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而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师生的对话中。但笔者发现目前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理解存在误区,且没有意识到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重要性。本文基于支架理论尝试转变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错误观念,使其重视课堂提问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持续的交往和互动过程,其互动和交往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教师的社会意识和态度,包括性别角色观念、性别态度等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着重探讨性别这一变量在师生互动中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一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性别角色观念和态度的问卷调查;研究二对语文教师进行课堂师生互动观察。结果证实师生互动中存在着因性别而差异互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何瑾 《学理论》2013,(17):349-350
在社会学意义上,课堂不仅是教育活动场所,而且是社会活动场所,课堂教育作为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手段,更多地综合了社会对个体的需求和期望,在课堂这个具有最简单的社会功能的场所,使学生不断地完善社会角色,而师生的课堂互动是课堂互动行为中最中心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互动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师生课堂互动行为,运用各种策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坤 《各界》2008,17(10)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历来都是大学英语教学最薄弱的环节.现有的教材在涉及到提高学生口语方面的话题材料方面往往是话题本身太大同时落后于时代和远离社会和学生周围生活,所以在练习教材给出的话题材料时,学生不感兴趣,即使是使用时也难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很难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激活课堂口语讨论活力.针对大学英语教材涉及到口语话题讨论时的选材这一缺憾,本文探讨了几类口语话题材料实际可用的来源,并以影视剧本为例,探讨了如何进行口语话题的讨论来增强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8.
张宁光 《学理论》2009,(32):238-239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成功的课堂导八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亮点。本文阐述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导入的原则和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导入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建华 《理论导刊》2016,(8):104-107
大学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伦理关系,理应遵循人际伦理关系中的精神伦理、情感伦理与生活伦理旨趣。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受到工具化、线性化、功利化的价值驱使,使其应有的伦理旨趣被扭曲,导致师生交往的心灵阻隔,影响师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建构起对话性的大学师生交往关系,是回归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大学教育成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伦理关系,理应遵循人际伦理关系中的精神伦理、情感伦理与生活伦理旨趣。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受到工具化、线性化、功利化的价值驱使,使其应有的伦理旨趣被扭曲,导致师生交往的心灵阻隔,影响师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建构起对话性的大学师生交往关系,是回归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大学教育成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洪涛 《学理论》2012,(22):168-169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影响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生态构建的主客观因素。并针对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提出了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指归的课堂环境生态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产式教学法是融智学在教学上的贡献,这是一种从第三种视角而提出的创造性教学或创新教学,是与协同智能计算系统配套的协同智能系统工程。生产式教学法通过一体化管理和创造性合作型教学模式整合解放师生双方的智力劳动,对大学的预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均有效,针对词汇学习容易遗忘并难以坚持的现象,生产式教学法通过人人合作、人机合作的方式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高效化。  相似文献   

13.
吴晓宣 《学理论》2011,(12):299-301
针对目前的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缺少吸引力,教学方法简单,缺少师生互动等问题,提出了大学课堂教学应坚持四个原则:直观原则;连贯原则;系统原则和科学、学术原则。同时提出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注意教学方法设计,提升教学语言艺术;促进课堂交流;加强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把学生引到研究的最前沿;巧用表扬,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反映社会实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 《学理论》2009,(31):275-276
课堂活动是外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组织,激励和提问策略的应用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增强他们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大学英语课堂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总结了教学中关于课堂笔记的一些感受,课堂笔记是学生听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师学法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9)
大学课堂对高校实现办学理念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同时也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促使高校在教学中应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通过对高校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法的相关探究,明确课堂讨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分析课堂讨论法在我国高校运用中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路径如下:基础教育层次应广泛引入课堂讨论法;大学应开设关于课堂讨论法的课程;应构建讨论逻辑体系,创新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重点,顺应论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顺应论在大学英语改革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提出师生二元主体和谐发展论,目的是突破过去教育理论的局限性,倡导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教育理论,以实现大学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这种理论认为,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任务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教育教学不是单向传授、单向掌握,应是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师生应在引导与体验的互主体性活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在民主、合作、平等对话中得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志涛  刘先华 《学理论》2010,(11):263-264
信息化时代对大学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中以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多少来评价教学的效果。信息化时代要求大学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革。在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中必须针对课程的内容和特别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4)
近年来,高校的发展趋势很好,潜力很大,形成一种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但在一些干部、教师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在反腐倡廉思想认识、制度执行、管理和监督方面不到位。要加强廉政教育,构筑反腐倡廉思想防线;坚持严格管理和监督,健全高校反腐倡廉的制度和体制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警示教育高校师生,为建设高水平大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