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程序与国家权力--美国联邦宪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栋  刘毅 《理论导刊》2004,(8):27-31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了完备的程序制度,为规范权力、保障人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联邦宪法的有限政府原则见之于其繁复的权力运行程序细节中。宪法程序具有权力的正当化功能、规范化功能和形式合理化功能。作为宪政基石的法治,乃是一种以正当程序为主要内容的人们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石岩 《行政论坛》2004,(6):42-44
领导的本质含义是研究领导学各个领域的出发点,对领导本质的界定成为西方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焦点。在这样一个对领导本质界定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时代,对各种观点予以归纳总结,梳理出其中的特性所在,找出其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使领导本质变迁的脉络得以清晰,从而使我们得到更多的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杨叶红  刘峰 《学理论》2008,(8):17-20
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及其四次修正案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成功经验。这三十年宪法发展呈现出鲜明特征:它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更新宪法观念、自觉推动下大步向前的;它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变迁,并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改革开放;它以完善实体内容为目标,呈现出“重实体、轻程序”的特点。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宪法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宪法必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完善,从“改革宪法”走向“宪政宪法”。  相似文献   

4.
童子荣 《学理论》2009,(19):100-101
美国宪法学者查尔斯·A.比尔德先生从利益集团与美国宪法的制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宪法经济解释的观点。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及各所有制形式在宪法中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种变迁的背后是不是同样隐藏着中国利益集团的力量。但最后的论证却证明了至少在1993年前中国宪法对经济体制和各所有制形式的规定变化是“政策性修宪”的结果,而不是利益集团的推动。  相似文献   

5.
所谓"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诞生,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热烈的讨论,其中最重要的论题之一就是宪法在私法领域的适用.本文将在前辈讨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中国宪法私法化的必要性、私法化道路上的障碍以及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并将重点讨论宪法在私法领域内适用的必要步骤之一--宪法解释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向燕妮 《学理论》2010,(15):119-120
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来修改宪法,由此形成了中国现有的宪法文本体系。从中国1982年宪法原文与其后的宪法修正案的编排组合等问题入手,对中国现有的宪法文本予以探讨,明确其存在的一些缺陷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公民基本权利的发展是在不断地宪法文本变迁中迂回前行,期间虽有暂停甚至是倒退,但公民基本权利的发展进步终究是不可阻挡的.明确宪法调整的对象、充分发挥宪法解释作用,会走出频繁修改宪法文本的困境,从而有利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8.
李德龙 《理论探讨》2007,18(2):13-16
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对社会主体的作用力。宪法效力的发挥依赖于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需要宪法和法律来调整,宪法和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本身就是其效力发挥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拥有最高效力。但是在现实中,宪法的规范效力往往无法实现,违宪活动时有发生,这与我国缺乏有效的宪法监督机制有关。一般来说,世界上宪法监督机制无非就是司法审查制度、议会监督宪法制度、专门宪法监督机构等三种类型,为了实现宪法监督的实效,各国都选择适合本国国情需要的宪法监督机制。在中国建立何种类型的宪法监督机制一直是学界争议的难题,而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宪法法院,保障宪法实施,是符合当代中国现行体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刘书祥 《求知》2014,(10):7-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维护宪法权威作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  相似文献   

11.
他信的改革政策在维护草根阶层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限制和削弱了精英阶层的利益,导致两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和尖锐。泰国社会运动的发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增进全体国民的利益为改革的出发点;在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的过程中,积极稳步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权;以新的价值规范引导社会各阶层面对改革带来的变化,从而促使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走上和谐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白天 《学理论》2014,(20):99-101
政治权利是什么?在中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的只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在中国现行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项刑罚,其施行的范围却似乎大于宪法的规定。由此,"政治权利"变成一个不确定的概念。从我国现行宪法中政治权利的规定入手,探究立法者本意;结合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力求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之下,探寻政治权利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民事权利是民法里根本性的问题.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离,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近代宪法是沿着规范公权力、保护私权利(民事权利)的路径而演化的.然而,一些学者对民事权利的保护依旧坚守着只有通过健全的民法体系,对民事权利的全面规制,才能使权利得到保障和确认的观点,致使我国长期以来私法相对于公法显得落后,民事权利(私权利)的保护不够充分.笔者从宪法产生的社会根源谈民事权利的保护,认为宪法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本源性和终极性的,并提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应形成以民法为主,兼采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以宪法为最终救济的多元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具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我国要实行法治(制度化治理),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由此引出了"宪法司法化"的话题。从有关争论来看,宪法司法化实际上指的是宪法的司法适用,但这个主张在我国难以成立。相比之下,对于我国宪法的有效实施来说,更应该强调宪法立法化这个途径。宪法立法化是指宪法(成文宪法)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更加具体的法律才能具体化,并且通过具体法律的有效实施才能达到全面落实、有效实施的效果。宪法立法化不是保证宪法有效实施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首要条件。我国在宪法立法化方面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立法缺失和立法质量问题,是导致我国宪法难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因此继续推进我国宪法立法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保护私有财产不能只从经济增长角度出发,从私有财产保护的目的来看,应促使人的自由,关怀人的尊严和人格,确立其正当的伦理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16.
宪法政治即指依照宪法来规范政治或依照宪法来治理国家的政治,它立足于宪法对政治的合法性限制,强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坚持政治行为的实施以宪法为体。宪法政治是人治走向法治的成果,它的科学内涵、本质和特征是什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政治体制的价值是什么?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环境权已作为新兴人权被提出,越来越为宪法所保障。虽然我国宪法文本上缺少环境权的直接规定,但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从我国宪法文本中推衍出环境权是较为合理的方式。由我国宪法基本国策条款推衍出的宪法环境权为客观法性质的环境权,赋予国家保护环境的义务,不具有可请求性。由我国的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所推衍出的环境权具有主观权利的性质,具有可请求性。具有主观权利性质的环境权是一种社会权,赋予国家积极给付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岳宗福 《行政论坛》2011,18(1):20-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社会救助行政体制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肇建、调整、破坏、复建、改革及大部制改革等六个阶段。回顾社会救助行政体制的演进过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在改革的目标设计上,精简机构固然重要,但比精简机构更重要的是公平地提供优质服务。尤为重要的是,社会救助行政体制的未来改革必须置于有令必行的法制框架下来进行,借此实现机构演进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能动司法本质上是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立法权的侵蚀。宪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位阶最高的法,体现了法律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应作为能动司法的边界。依据宪法,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解释宪法,司法机关没有宪法解释权。但通过人大常委会督宪权与司法机关司宪权之不同层级的分工,司法机关应享有默示的授权以对普通法律做合宪性解释。而最高人民法院新近建立的案例指导制度即在能动司法与宪法司法化之间构筑了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德虎 《学理论》2012,(18):76-79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转变以前那种只重视征税而不注重保护纳税人权利的观念。纳税人的权利包括宪法和税法上的两个层次,当然宪法上纳税人的权利是税法上纳税人权利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纳税人的宪法权利,我国纳税人宪法权利的缺失,以及保护完善纳税人宪法权利的对策:一是确立税收法定主义;二是实现税的相对公平;三是实现税的相对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