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晓红 《学理论》2012,(22):237-238
高校作为知识最密集、思想最活跃、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地方,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前沿阵地.网络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新型空间,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载体.为了守住网络这块阵地,我们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实施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网站的建设,夯实"红色网站"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管理机制;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等都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建伟  宋加木  孙丽 《学理论》2012,(14):271-272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作为一种新技术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资源平台,同时它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本思路: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鲁志美  高鹏宇 《学理论》2012,(22):233-234
当前,网络迅速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同时也引发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以相关理论概述为逻辑起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方面,强大的网络系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复杂的网络社会环境也同样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和挑战。解决对策如下:正确认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寻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平台和学校网站;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健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石勇 《学理论》2013,(5):247-24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但也提出了挑战。高校要成为社会文化传承的引领者、先行者,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结合高校各类活动建设专题网站、及时掌握大学生最新网络思想动态等途径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建芝 《学理论》2010,(17):224-226
利用现代网络设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之道,在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要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应用优势,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新优势和新动能。本:深刻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质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网络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9.
孙柳 《学理论》2012,(29):243-244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即创价效应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自觉。主体性发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创价的目的,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主体性发展中的作用;信息客体的创造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价的关键,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造开发;价值过程再创造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价的条件,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分析新媒体运用现状及其所带来的利弊影响,提出应用新媒体开展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提出了增强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之新媒体路径:开发与完善新媒体载体,建立校园新媒体网络,营造良性舆论氛围;运用行政命令让学生加入,用大学生喜欢的新媒体活动形式与语言吸引学生自觉加入学校各类网络体系,并黏住学生。学校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建设,增加资金、技术与人员的投入,保证硬件配备到位,以及完善网络法律制度等方面加强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刚 《民主》2024,(2):12-15
<正>前不久,民进中央印发了《民进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民进十五届二中全会工作报告及蔡达峰主席闭幕讲话,对我们做好2024年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强调要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深化主题教育,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协同推进加强理论武装、巩固政治共识、强化思想引导、用好网络手段四大重点任务,统筹安排学习教育、理论研究、会史工作、新闻宣传、舆情工作、平台建设与管理等各项工作内容,为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提供宣传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我们陕西师大扎实推进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我们建设了思想政治工作主网站“红烛网”,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和把关,由党委宣传部具体维护和监控。经过努力,“红烛网”已经成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要真正使网络成为学校思想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片面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而忽视其共同性。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网络时代思想价值多元与一元的张力、网络本身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等方面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共同的基础。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要认识自身的特殊性,也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性。  相似文献   

14.
张舒王 《学理论》2014,(8):272-273
网络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教育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改善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措施如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重视网络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坚持正确的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向。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平台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谌明举 《学理论》2010,(22):280-281
网络迅猛发展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中负面环境的冲击,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地分析和研究网络对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网络平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民是我国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切实做好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观念先行,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强化其网络道德自律;与时俱进,强化"两课"教育与网络的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9,(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我国国民的生活模式、思维及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就目前情况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有效率地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亦是构建和谐校园理念中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网的思政建设、使和谐之风落到实处、打造和谐校园的安全根基、实现机会平等与诚信待人的校园氛围等方式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于会敏 《学理论》2014,(12):262-26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偏低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保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网络的技术的发展,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好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和影响,并提出了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在新任务、新场域、新形象和新载体四个方面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旧面貌,但也带来了诸如增加了工作复杂性、不可控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优势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将净化网络环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短信群"、重塑社会与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建设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作为主攻方向,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