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艳杰 《学理论》2012,(8):83-84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该问题是一个在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世界各国对于如何确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有着不同的认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有三:存在客观确定的行政主体的行为;存在可能的法律上或者司法上值得保护的利益;存在权利受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徐锐 《学理论》2013,(23):121-122,127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原告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原告资格却仍难以确定。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则及评析,可以分别从实体及程序规则方面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认定,是公民合法权益遭受公权力侵害时,能否启动司法救济程序的关键。深刻理解原告资格的内涵与本质,正确厘定其与相关概念的界限,进而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原告资格的时代发展趋势,把握原告资格认定的核心要素,方能有效保障行政诉讼原告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认的标准,有利于推动建立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其宪法基础在于行政公益诉权.同域外的相关制度相比,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确认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当以公共利益为确认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利益标准,赋予包括检察机关、公民和社会团体在内的公共利益的代表人和享有人以原告资格,建构多元化的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制度.  相似文献   

5.
倪晓一 《学理论》2012,(19):129-131
原告资格问题掌握着民事公益诉讼的闸门,是接近司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目前采取的比较彻底的原告资格一元化,严重阻碍了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开展。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在民事公益诉讼不同领域开展了不少的尝试。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正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我们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就因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在民事公益诉讼起诉资格上建立一种以检察机关和社会团体为主导、公民为辅的多维度的原告制度,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起步较晚,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在诸多方面的设立依然带有浓厚的民事审判色彩。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关于“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沿袭或者说尚未走出传统的民事案件管辖理念,从而使“原告就被告”继续成为我国行政诉讼管辖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孔维臣 《学理论》2012,(32):134-135
随着社会之发展进步,行政司法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一些新型行政诉讼类型出现。因此,诉的利益应当适度扩张,可以解决特殊情况下之当事人行政诉权保护问题,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诉讼诉的利益之理论指引作用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民诉法司法解释对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详细规定使得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探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在多元化的原告资格探讨范围内,公民因环境利益分散性以及专业水平较低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暂不适宜担任原告。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第286条的规定可视为对环保行政机关原告资格的间接否定。环保社会组织作为新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以及新环保法等法律明确规定的原告主体,对其探讨应转向诉讼程序设计轨道。而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天然优势,所以应对其原告资格予以立法呼吁,并对其与环保社会组织提起诉讼的序位安排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利益关系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利益关系比较协调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谐,社会才会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相反,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剧烈,特别是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社会就会处于动荡的状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构建和谐利益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宪法诉讼应指司法机关依据宪法规范,解决整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与纠纷的制度。宪法诉讼与行政诉讼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又有着相互促进与推动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析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言人 ,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为公众谋利益是其职责 ;而政府作为共同体组织 ,存在着自身狭隘的利益 ,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这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及政府应如何平衡利益层面的冲突 ?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承接关系是以自由选择为原则,以不能自由选择为例外;并且,自由选择的范围将扩大,不能自由选择的范围将缩小。  相似文献   

13.
利益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利益关系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利益问题是一个关系问题,现阶段我国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悬殊是利益矛盾的主要表现,结构失衡、结构扭曲等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利益问题要突出统筹和协调,明确三个基本原则,把结构调整作为调整利益关系的主线,有步骤有重点的推进。  相似文献   

14.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协调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既是由利益主客体之间矛盾突出所决定的,也是由改善利益客体和利益主体状况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从利益关系协调角度看,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之重点应放在增加物质财富、提高劳动者素质、正确处理速度效益和风险三者关系上。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利益分配研究对搞活企业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 ,建立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关系的数学规划模型 ,求出最优解和最优值。并进一步说明如何形成最佳契约 ,分析了若干特殊值的现实经济含义 ,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控制方法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益协调既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利益协调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经济利益矛盾而忽视非经济利益矛盾、重视相应政策法规的制定但执行力度不够、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受到重视但企业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重视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关系调整但利益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等.协调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要做到经济利益协调与非经济利益协调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企业工会建设与企业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利益调整与利益保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调解:基于能动司法的语义、功能及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文升 《行政论坛》2011,18(2):63-67
司法能动主义作为一种司法哲学的出现,其主要依据是为协调法律的稳定性和社会变动性之间的矛盾。而现代诉讼理念是以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为核心,调解等非诉讼解决机制能够使当事人具有更广泛的程序选择权。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行政诉讼调解机制得到了实践和理论的支持。因此,在案件数量增多而司法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要更好地发挥司法能动性,积极解决纠纷,就必须加大行政诉讼调解的力度。为此,在明确行政诉讼调解限度的前提下,完善诉调对接制度,多方合作解决纷争,将行政诉讼机制与调解机制有机衔接,形成共同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统一体,建构化解矛盾的综合优势和长效机制,从而缓解行政诉讼资源有限与人们诉讼需求增多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安怡军 《理论探索》2006,3(2):53-55
对利益的追求始终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出发点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逻辑基础。利益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利益,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利益关系的让渡、转移和补偿,引导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符合“合理性”原则;同时由于利益实现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是有限的,要完全达到利益合理化,必须结合行政、制度、体制等举措。  相似文献   

19.
当下,地方治理的多元空间中存在着"治理盆地"现象,其现状主要体现在治理"落差"、主体、网络、资源、利益、结果等诸多方面。显然,这些现状是地方治理失效的具体表现,并导致地方治理的低效化、失衡化、极端化。基于利益关系视角,从利益主导、利益封闭、利益共振、利益非均衡等维度分析三重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利益关系调整为突破口,寻求破解之道,以便消除地方"治理盆地"现象,推进地方治理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颜金 《理论与改革》2014,(3):105-107
政府环境责任的履行过程实质上是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所组成的利益主体将各自的利益需求纳入到环境责任中并根据自身利益的要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在环境责任的履行过程中,政府应履行好环境保护职责和维护好公共利益。但由于受不同利益主体的制约,政府环境保护职责的履行更加复杂。主要表现为:在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同时,也需要对与经济发展相关但存在污染行为的一些企业和领域进行保护。同时,一些利益主体总是期望通过对环境责任履行过程产生影响以期实现自身的利益。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不可避免地使政府在履行环境责任的过程中陷入利益困境。本文基于府际关系视域,对政府环境责任中的利益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