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康》2007,(8):6-6
中国的股市从一开始就有泡沫,每年股市的分红还不够一半的印花税,更不用说证券公司的佣金了。大多数散户股民投进去的只是补足印花税和上交证券公司的佣金罢了。现在这个泡沫似乎越来越大了。  相似文献   

2.
秉性豪放的陈毅说得精彩:"没有什么了不起,多少大仗都打胜了,还愁搞不好一次阅兵?通过队列,把我们的军威显示出来,让中国的老百姓看看,这就是自己的军队,这就是新中国的军队!"  相似文献   

3.
正几乎每次去做大众讲座,都会被问一个问题:蔬菜中的农药怎么去掉?是泡好还是焯好?后来还附加了很多内容:草酸怎么去掉?亚硝酸盐怎么去掉?重金属怎么去掉???蔬菜真的那么不安全吗?蔬菜中多少都会有点农药残留,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只要不超过标准,就无须太担心。按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提供的信息,大城市的超市和市场蔬菜农药超标率和超标程度已经比前些年有明显下降。由于国家陆续禁止  相似文献   

4.
最近,全国正在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向圈地运动开刀,以扭转国内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把“圈地泡沫”扼杀在萌芽之状态,防范房地产泡沫于未然。可以说,面对着国内土地市场十分混乱的局面,整顿其市场秩序,这是政府应尽之职责。但是政府向圈地运动开刀,刀落何处?是圈地运动本身,还是土地市场?是圈地者当事人,还是圈地者后面的权力?如果不把问题的根源搞清楚,只是停留在事情表面,那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而且整顿一过,又会死灰复燃。事实上,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整顿也并非第一次,但几次整顿效果都不尽人意,何也?就在于没有找到其整顿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实,国内土地市场的混乱,并非“圈地”者有多少能耐、有多少智慧、有多少聪明,也并非这个市场从生来就是如何之混乱。最根本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俗话:“朝中有人好办事”,一国内部如此,国际上也不例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把手”长期由欧美“垄断”,为的就是操控国际经济事务的主导权。潘基文成功当选联合国秘书长,韩国举国欢腾,喜不自胜。虽然“世界总统”要以天下为公,不徇私情,但却是韩国的最佳“形象代言人”,人们觉得“脸上有光”。那么,中国有多少“世界公务员”?他们表现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自古出英雄。浩浩的历史长河,多少少年逞英豪?朗朗乾坤,多少少年铸风骨?今天,请把眼光投向川北西部,那里有昆仑的骨气,有岷江的豪迈。今天,让我们自豪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深入基层的问题,人们往往认为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似乎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例外。实际十卜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卜也有一个深入基层的问题。最近,共位领导同志在某地农村调查研究时,询问一位拿着稿子汇报工作的乡党委书记:全乡有多少贫困户?有多少农民因病返贫李秋季开学后有多少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学?谁知,这位在乡里工作己有四五年的乡党委书记竟一问三不知、其实,像这样生活丫工作在农村基层,但却不一定完全了解农村情况和了解农民情况的基层干部并不在少数。有些基层千部身在基层尸口却浮在上面,在他们与农民群众之间有一堵无形的…  相似文献   

8.
买房如择偶     
小岩买房子了,今天交了首付。把这个消息电告我和美美,我淡淡称赞:“是吗?够棒的呀,事先也没听你说!”美美真情流露:“什么?!这么快就搞定了?哪儿啊?多少钱一平?多少平?户型怎么样?成熟社区?交通方便吗?你得带我去看看!” 我置之度外,因为我早已买了房,美美热情洋溢,因为她正热中于看房。当然,我们还是决定出来吃一顿,庆祝小岩今年的最大抉择。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以前,就有专家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六年了,这个泡沫没有破裂,反而是越吹越大,是实际错了还是我们的理论判断错了?显然是后者  相似文献   

10.
《人民论坛》2013,(Z1):28-31
"越南人也关心中国的发展,你的发展也是我的一个机会"人民论坛记者杜美丽:越南有多少人会关注中国的报道?越南人民如何看待中国的和平发展?黎光韶:看到中国发展比较高兴。  相似文献   

11.
荐书     
《创造》2010,(8):113-113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发掘中国经济重生之策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在关心房价。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经济是否有泡沫?如果有,这泡沫是好是坏,何时破裂,如何应对? 本书以中国房地产泡沫为中心,详细梳理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泡沫化的历程,探究房地产泡沫与中国经济的内在联系,全面而又不失系统性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全景画卷。  相似文献   

12.
你每天出门办事身上得带多少证?你为一个岗位得考多少证?中国人正陷入“无岗不证”的陷阱中,甚至有地方连收破烂、行乞都得办证。我很怕有朝一日环保部门突然出台规定:放屁得办排污证。  相似文献   

13.
荷兰占据时期台湾有多少汉人,有多少耕地?郑氏时代汉人增加了多少,耕地扩大了多少?目前有如下几种看法: 以上几种看法是根据一些人口数字推算出来的。我想采取另一种方法进行重新估算。一有关荷据时代人口的主要依据是: (1) C.E.S.《被忽视的福摩萨》“有很多中国人为战争所迫,从中国迁来,于是形成一个除妇孺外,拥有二万五千名壮丁的殖民区。男人大部分依靠经商和农业为生”。  相似文献   

14.
罗金 《当代广西》2006,(21):52-52
10月17日,四川省安监局与省监察厅联合通报了四川省去年以来发生并已结案的4起特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情况,共追究相关责任人员73人,其中,岳池县县长引咎辞职。关于引咎辞职,许多年前,我们似乎隐约地听到过官场上有这样的雷声响起。直到现在,才滴下了零星的几点毛毛雨。人们难免觉得岳池县县长是官场的一个例外,而他自己,没准还觉得自己是“摊上了,倒霉”呢。在中国,发生过多少不该发生的矿难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可是,有几个官员因此而引咎辞职了?最多,事故原因查明之后,对当事人作个处分就算了事。反正替死鬼有的是,但很少能轮…  相似文献   

15.
一个美国记者想看看普通美国人对中国到底了解多少,于是他站在纽约华尔街上做了一个测验。他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请他们说出3个著名  相似文献   

16.
生命科学研究应重视参与者的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蕾 《人权》2005,(5):52-53
在世界各国对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重视的今天,中国却似乎正在成为世界上又一个新药试验场。究竟有多少西方发达国家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队伍在中国进行了多少猎取人类遗传基因和药物临床试验的项目,谁也说不清。有人认为,中国成为国际基因研究基地和新药试验场没有什么不好。参与这些研究的,有全球知名的科学家,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有财力雄厚的跨国制药公司。与这样的强势资源携手,难道不是一直渴望走向世界的中国科研工作者获得国际认可的捷径?问题是,在这样的国际合作中,谁获利?谁受益?我们的付出与我们的收益是否都…  相似文献   

17.
吴世华每天要在他的诊所接诊15到20个患者,几乎一天忙到晚,连星期六、星期天也不例外。如此周而复始,从1991年在华府中国城挂牌开始,吴世华已经不知看好了多少病人。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仅靠“申遗”来保护,又能保护多少中国文化,又有多少文化会在“申遗”中消失?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1月21日《杭州日报》)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都是以政府主导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确实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金融危机本身,一个是应对,谁来应对呢?大家看到全世界都是以政府主导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中国也不例外。有人说我们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仅靠“申遗”来保护,又能保护多少中国文化,又有多少文化会在“申遗”中消失?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1月21日《杭州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