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曲,是一种高雅艺术,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被誉为“百戏之祖”。但在有些人眼里,总觉得昆曲不食人间烟火,不似越剧的小家碧玉,不比沪剧的家长里短,与她,隔开老远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2.
唐王朝之所以停止修筑历朝所热衷的长城,是在吸取隋朝国防政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唐初政治、军事的有利形势,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唐朝不筑长城,有利于恢复建国初期的国力,并得以构建全新的军事防御系统,在此基础上唐帝国极大地开拓了疆域。但是唐代不筑长城,使得其堡垒防卫观念淡薄,对于唐代北方军事边防形势的恶化、安史之乱的发生都有着间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茶百戏,一个失传已久的古代点茶、斗茶文化的技艺,如今却在章志峰的努力下使之重现,中国的茶文化技艺又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仅用茶水显现的文字和图腾 茶炉、茶瓶、茶筅、茶罐(合)、茶盏、盏托、茶巾、茶杓、水盂……这些点茶、分茶的道具着实让初次接触茶百戏的笔者有些眼花缭乱。而这些道具都分别类、整齐地摆放在“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的家里。 “点茶是用沸水冲点抹茶,并打成泡沫饮用的饮茶方式。斗茶是评比茶叶品质和比试品饮技艺的一种活动。分茶是能使茶汤形成图案的一种特殊技艺。”说起茶百戏,章志峰总是难掩内心的激动:“茶百戏兴于宋朝,而出现的时间则更靠前。它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特点就是仪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就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茶百戏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稀缺的茶文化资源。但是元代以后分茶逐渐衰落,自清代至今未见详细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4.
彭雪华 《前沿》2010,(18):128-131
唐代是佛教迅速发展的时代,目连变文受到唐代佛教文化的影响全面而深远:唐代佛教的世俗化产生了变文这一更易传播的文学样式;唐代佛教的中国化使得变文中的目连形象更具有儒家孝亲色彩;目连变文中的程式化套语多出自佛教典籍;表达则体现了鲜明的佛典叙事特征;乃至其传播都受到佛教信仰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楠 《人民论坛》2010,(1):108-109
礼法合一是中国古代法制最大的特点。唐代法律更是这一体系的典型代表。唐律是唐朝刑事司法制度的体现者、规范者和捍卫者,唐代法律通过刑罚来惩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因而,礼法合一的法律文化对唐代刑罚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隋唐时代的官吏选举制度由此前的察举、征辟制转向此后的科举制。相对客观的人才选拔标准,对士子文人尤其是中下层知识分子具有巨大的刺激力,促进了社会整体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对当时的各个艺术门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小兵 《求索》2014,(2):125-128
魏晋之际的阮籍经历了痛苦、挣扎、抑郁和绝望的心路历程,其“穷途恸哭”的情怀在唐代士人群体中激起了深刻的共鸣;而阮籍从“隐于竹林”到“隐于朝市”的隐逸轨迹,也给同样面对出仕与隐逸两难困境的唐代士人以历史的启示。从唐代士人对阮籍隐逸方式的接受与改造,可以部分体察中国古代士人心态之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8.
论唐玄宗与唐代乐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爱乐善乐 ,是位具有极高音乐素质的音乐家。他一生通过对乐舞机构的改革 ,极大提升了燕乐在乐舞文化中的地位 ,为燕乐兴盛提供了条件 ;从历史的角度看 ,唐玄宗的音乐文化观是崭新的 ,正是这种崭新的文化观造就了崭新的唐乐舞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胡珺 《前沿》2008,(9):174-176
唐代,翰林学士以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干预文学的发展进程。他们的介入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和崇重的社会地位不无关系。翰林学士的文学观念渗透着浓重的政治色彩,折射出匡时济世的士大夫政治人格。  相似文献   

10.
官田属于唐代国有土地的一种类型,包括公廨田、职分田、诸驿封田等多种情形.从田令等法律文件的规定来看,官田被赋予特定用途,其使用权能受到严格限制,通常不得用于设置屯田,然而唐代官田置屯的实践也较多地见诸史籍.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皇帝以诏敕的形式对官田用途作出了变更,消除了官田置屯的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11.
唐代虽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民事审判制度,但因大量民事案件的出现,民事审判活动已悄然开始。唐代对民事案件的审理,由下而上,对当事人可传唤、禁身,当事人可自我辩护;民事案件的判决,一般都在州县基层解决,判决的依据除国家制定的律令格式外,也尊重民间习惯、风俗;在唐代已出现了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可通过强制方式执行;对一般民事纠纷,可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调解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徐国荣 《前沿》2013,(22):150-152
唐代咏物诗的发展可概括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初唐时期为唐朝咏物诗的准备期与形成期,盛唐时期为特色完成时期,中唐、晚唐咏物诗在盛唐咏物诗的基础上各有变化,每个时期的独特演变共同组成了唐代咏物诗坛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史料所见唐代女性参与的竞技性活动主要包括球类、射箭类、舞蹈类、杂技类、各类岁时节令活动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普及程度较高,参与主体较广泛,实现了艺术与竞技的结合,且具有很强的岁时性和民俗性,顺应了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展示了唐代民族融合、兼收并蓄的特点。女性竞技活动在唐代达到巅峰的原因在于唐代经济实力强大、文化极为昌盛、女性地位提升以及帝王的带动和审美观念转变等。  相似文献   

14.
严木初  吴明冉 《前沿》2013,(6):177-179
唐代多民族共融共存,互相交流融合,产生了大量少数民族碑刻。主要有单种民族文字碑、汉文与民族古文字碑、多种民族古文字碑及少数民族汉文碑等种类,蕴含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边疆史、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文化等研究价值,可以弥补传世文献中少数民族的内容记载少、缺乏公正等缺陷,为民族古文字碑刻文献及语言文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唐代道教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丧葬礼制。本文对唐代道士染病弥留阶段的关怀礼制、身亡善后阶段的丧葬礼制和服丧制度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本文还对唐代亡故道士的遗产处置及唐代道教的丧葬礼制的薄葬特点做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6.
么振华 《求索》2010,(11):238-241
本文从官吏渎职角度,探讨了唐代灾害救济中出现的官员匿灾瞒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与开仓赈济过程中出现的盗用仓粮、闭籴等问题,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唐代人事对灾害救济的重要影响,并分析了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依赖内在自觉性及外力推动下而逐渐形成的。唐朝统治者在统一国家框架内,通过宗法血缘、修德、册封、朝贡、文化传播等方式,加强对边疆民族的身份、政治、文化等认同的构建,以此强化其国家认同。以史为鉴,国家认同构建要以主流文化的传播与认同为核心内容、以国民身份确认为重要手段、以政权合法性塑造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再论唐代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纯艳 《思想战线》2002,28(2):70-74
唐代税茶始于赵赞 ,而茶政的真正奠基肇自张滂茶法。张滂茶法是官府通过严格监管 ,允许茶园户与其商人直接交易实现间接垄断茶叶收购环节的榷茶制度。唐代后期茶法均继承了这一基本模式。而且对宋代的贴射法和合同场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曾宇 《人民论坛》2012,(17):162-163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的繁荣统一为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形成了蹴鞠、击鞠等表演类,拔河、踏青、登高等节日类,踏球舞、剑器舞等舞蹈类休闲体育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民众的生活情趣,也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论唐代的文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繁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一种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使得这一时代的各项文化事业出现了生动活泼、风格各异的多元整合的格局,为唐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的机遇和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