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采用法国罗素·优克福(ROUSSEL-UCLAF)公司生产的倍特(Butox)对大熊猫的痒螨(Chorioptes auliropodis)、大熊猫足螨(Chorioptes panda,亦称大熊猫皮螨)和大熊猫蠕形螨(Demodex panda)进行试验性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烯虫磷防治绵羊痒螨的试验呼和巴特尔宝音达来(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兽医工作站)为了验证烯虫磷对绵羊痒螨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94年10月25日至1995年1月25日在呼和浩特市郊区进行了烯虫磷防治绵羊痒螨病的疗效试验。1试验材...  相似文献   

3.
用消虫净喷雾治疗乳牛螨病为探求防治乳牛螨病的理想药物,并借鉴消虫净防治羊螨病的报道,用消虫净防治乳牛螨病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流行情况我场饲养3000多头乳牛,经抽查126头,刮取病料,直接涂片镜检,检出有螨虫的83头,感染率为65.0%,在每一个病料涂...  相似文献   

4.
熊猫食皮螨亦称熊猫痒螨 (Chorioptespanda) ,寄生于大熊猫的体表 ,病熊猫曾表现剧烈瘙痒、皮肤发炎增厚、脱毛、消瘦等症状。佳灵三特 CA是柳胺类的一种广谱驱虫新药 ,对家畜体内、外寄生虫均有高效的驱杀作用。试验证明该药无致畸、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1999年我们将该药应用于治疗大熊猫食皮螨病 ,收到满意效果。1 临床症状  本园所养的 7只大熊猫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与发病。病熊猫表现烦躁不安 ,常因奇痒而搔抓或在门角、圈舍围栏上擦痒 ,影响正常的采食与休息 ;病熊猫毛枯粗乱 ,因脱毛而被毛稀疏 ,皮肤粗糙并有较…  相似文献   

5.
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条件下饲养的大熊猫母熊常遗弃初生仔熊 ,使仔熊成活率较低 ,其原因有多种 ,而因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疾病是其中一个因素。1996年 9月 ,我们曾对 1只死亡的亚成体大熊猫进行病因诊断时发现 ,该大熊猫是因肠道内的条件性病原菌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病发病死亡。为了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这类病因所致的疾病 ,我们于1998年 5 6月用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 4只健康亚成体大熊猫进行了临床试验 ,观察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肠道内细菌总数的影响 ,以指导亚成体大熊猫的饲养管理 ,减少疾病发生。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分组 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动物。大熊猫蛔虫(Ascaris schroederi)感染普遍,据重庆市动物园调查,其感染强度为800~2000条,成都市动物园叶志勇等(1981)曾在一只大熊猫体内发现蛔虫竟达2304条,危害相当严重。熊猫蛔虫是McIntosh于1939年发现的,国内孔繁瑶等(1958)报告过熊猫蛔虫的形态特征,但有关该虫的生活史,尚未见报道。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熊猫蛔虫病,我们对其生活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高效、低毒、广谱的灭蜱药物,采用体外浸渍法,测定了28种药物在推荐浓度下对亚洲璃眼蜱饱血若蜱的杀伤效果,观察处理后3d内蜱的死亡率和40d内的蜕皮率。结果显示,28种药物中噻虫啉、毒死蜱、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乙螨唑、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和灭幼脲对亚洲璃眼蜱饱血若蜱具有较好的杀伤效果,蜕皮率分别为0、0、24.33%、33.7%、36.06%、45.45%、51.49%和57.58%,而对照组——蒸馏水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的蜕皮率分别为96.67%和100%。Duncan’s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表明,上述这8种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特别是毒死蜱和噻虫啉在用药后第3天蜱的死亡率分别达到96.33%和48.33%。此外,其他药物处理组蜱的蜕皮率均高于60%。通过本试验,筛选获得例如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噻虫啉等低毒环保且对亚洲璃眼蜱有较高杀伤效果的药物,为研制防控蜱的复方新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1990~1992年,我们曾对江西的三个单位(警犬养殖场、实验犬场和养犬专业户)的犬群进行了蠕形螨病的调查。受调查犬群蠕形螨病发病率为8%~35%。1992年4~9月,我们对27只蠕形螨病患犬用灭虫丁进行了治疗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选自上述单位犬群中自然发病的蠕形螨病犬(经显微镜检查病灶刮取物发现有蠕形螨)27只,按其临床病变程度不同,分为轻微感  相似文献   

9.
虫克星与灭螨灵配合治疗犬螨病作者用中国农业大学生产的虫克星和解放军农牧大学生产的灭螨灵擦剂治疗犬螨病200多例,效果满意。症状螨病分为疥螨病、耳痒螨病、蠕形螨病3种,三者也可混合感染。疥螨病主要发生于头部、前胸、腹下、腋下、大腿内侧和尾根,早期皮肤出...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2月2日至1992年4月10日,我们采用灭螨新药螨敌,进行了防治犬疥螨、蠕形螨的药效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一)试验材料 1.药品:螨敌由通化市第五化工厂生产。该药属有机磷复合制剂,乳油呈棕黄色,原液有效成分为40%。药液用当地自来水(pH6.4)稀释。 2.试验动物: (1)犬:自然感染就诊病犬34只。  相似文献   

11.
最近 ,作者在整理以前的血涂片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血液原虫。根据原始记录、虫体形态等特征 ,综合判定为卵形巴贝虫 (Babesiaovata) ,该原虫在本地区为首次发现。1 发病情况1997年 5月 2 0日 ,延边地区从吉林省四平地区分 2批运来中国黑白花牛 2 0头 ,一直在珲春市北郊村后的山上放牧。 6月 4日发现部分牛体表寄生大量的蜱 ,个别乳牛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愿意活动等症状。于是 ,将该群牛由山上转移到村外附近放牧 ,并采用黄色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6月 10日死亡母牛 1头 ,6月 12日又死亡母牛 …  相似文献   

12.
伊维菌素是驱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新抗生素,属于大内环酯类药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在国外普遍应用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线虫、蜱螨、虱、蝇蛆等寄生虫,驱虫效果甚好。国内也有用于牛、羊和猪寄生虫的研究报道。现将我们应用伊维菌素驱猪寄生虫的效果观察报告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为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为伊弗默克  相似文献   

13.
1986年以来,在我省动物园发生大熊猫出血性肠炎,引起数例死亡,我们对此病进行了病毒病原和肠道致病菌的研究,发现50%的大熊猫血清中有细小病毒抗体存在(邬捷等,1987),病毒的分离鉴定正在研究中。在肠道致病菌的研究中,对两只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病例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初步分离出肠道杆菌68株,并对其中36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发现69.44%的菌株能致死小白鼠,同时还进行了药敏试验,筛选出数种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蛔虫病流行严重,据成都市动物园对其饲养的大熊猫蛔虫病流行情况所作两年调查,除半岁以下的幼小大熊猫外,蛔虫感染率高达100%。野外大熊猫蛔虫病也极其普遍,从野外病死大熊猫尸体解剖所见,蛔虫寄生普遍,个别高达2000条以上,严重影响大熊猫的发展。为防治本病流行,配合成都市动物园对野生动物寄生虫病的调查和药物驱虫实验工作,对大熊猫、小熊猫、狮、虎等野生动物蛔虫生化指标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由寄生原虫引起的以内脏器官和肌肉组织广泛性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此病在我国福建、广东省已有发生流行报道。而北京地区尚未发现。1982年7~9月份经我所诊断有5个鸡场发病,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观察,以及动物接种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均符合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特点。特别是通过对病鸡  相似文献   

16.
堪称“宝中之魂”的棕白色大熊猫,于2000年4月26日,在陕西省秦岭中段南麓腹地佛坪县岳坝乡三官庙村海拔2100米的山林中,被村民冯明喜发现,为一只体重约100公斤的成体大熊猫。这是秦岭南麓第8次发现活体棕白色大熊猫,加上4只死于非命的,迄今为止,秦岭南麓先后共发现12只棕白色和全棕色大熊猫,约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4%,估计是一个种群。秦岭是我国东西走向的一条巨大山脉,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交汇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大熊猫的始祖地之一。境内具有多种生物生存的条件,生息繁衍的野…  相似文献   

17.
我站自 1998年以来用虫克星针剂加倍剂量治疗 31例混睛虫病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症状 混睛病虫多发生于 9月至次年的 2月。病初羞明流泪 ,1— 2日发生角膜混浊白翳遮眼。有的眼睑肿胀 ,视力减退 ,甚或失明 ,引起角膜炎和白内障。检查病眼时可看到细的白色线状虫体在眼房液中游动 ,呈波浪式游动。治疗方法 用含阿维菌素 1%的虫克星注射液 ,按体重每10kg 0 .6mL作皮下注射。连用 2次 ,间隔 10d再用 1次。治疗马 2 4匹、驴 4匹、骡 3匹共 31匹均治愈。体会 虫克星注射液加剂量治疗混睛虫病效果好 ,简便不留后遗症 ,深受畜主欢迎虫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动物园一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于1983年6月29日分娩一胎三仔,幼虎二月龄时头部皮肤呈现线条状脱毛。我们从幼虎脱毛部刮取病料镜检,发现均有蠕形螨寄生,经鉴定为蠕形螨属的一新种——虎蠕形螨(Demodex tigris)。 本文就虎蠕形螨的形态特征、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等情况作一介绍,谨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 虎蠕形螨的成虫外形呈蠕虫状,分颚体、足体、末体三部分。  相似文献   

19.
甲硝哒唑Metronidazole(1-〔2-hydroxy-ethyl〕-2-methyl-5-nitromidazole),系硝基咪唑类合成药物,从60年代初开始,就作为抗原虫药用于治疗毛滴虫病、贾第虫病和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病,后来发现该药对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也有极好的效果。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甲硝哒唑选定为抗厌氧菌感染的基本药物,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螨净250EC对绵羊颚虱的驱杀效果张瑜(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营乡兽医站734031)作者于1997年6~8月,在肃南县马营乡进行了螨净250EC药浴灭虱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物螨净250EC,上海诺华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