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摊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管理城市的难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业人口摊贩化、摊贩群体弱势化、摊贩经营非法化等问题愈加突出,如何对"摊贩经济"进行科学的管制和有效的治理,已经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国内外摊贩管制及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探讨完善摊贩治理的路径走向。  相似文献   

2.
正一、背景(一)无照经营游商之定义无照经营游商亦被称为无照商贩、小商贩、流动摊贩。国外对摊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和关注摊贩这一古老的社会现象,比如流动摊贩的经济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非正规经济与经济发展模型;摊贩人员的构成、生存状况、摊贩的权益、空间诉求等与政策制定实施;非正式就业、身份认同与社会层级的博弈,等等。  相似文献   

3.
摊贩管理在人口拥挤的都市地区,向来都困难重重.即使在已经大致完成城市化的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摊贩管理也依然问题丛生.不过,港澳台地区摊贩管理还是各有其长处,了解港澳台地区摊贩管理模式,对久为无证摊贩管理所苦的大陆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大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已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目前,我们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树立和谐理念,实现流动摊贩的和谐管理。一、城市流动摊贩的现状流动摊贩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方便食品和快餐,如烤串、煎饼、油条、  相似文献   

5.
来信摘录     
马路摊贩应还原为合法职业摊贩的生存权优于城市的整洁权,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只不过因为摊贩太弱小,而城市太强大,分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全国各个地方,不时会出现城管与摊贩闹矛盾、伤人事件。如今,这个情况在温州得到了很大改善,摊贩们不用再躲躲藏藏,他们有了自己的“专用”市场,有了专门为他们服务、对他们进行管理的公司,不用再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内首家摊贩公司的建立。日前,记者来到温州,就摊贩的生存状态,摊贩公司的运营模式、利弊等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7.
人大动态     
湖南率先立法规范管理食品小作坊和摊贩日前,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据悉,这部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是国内地方人大首次专门立法规范管理食品生产小作坊和流动摊贩。条例一方面规定,设区的市、自治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组织建设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集中生产经营场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城市流动摊贩数量的增多,城管队员与小贩暴力冲突的案例并不鲜见,城管部门也随之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什么城管部门为管理流动摊贩付出了巨大成本,但管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此问题出发,结合多年来从事市容工作的工作经验,对流动摊贩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尝试寻找一个流动摊贩基本权利与城市市  相似文献   

9.
余际 《前沿》2011,(8):19-21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城市的流动摊贩不少于3000万人。尤其在近几年,城市中无证流动摊贩大量激增并屡禁不止,成为群众投诉和社会反映的焦点。在此层面之上,更令人感到焦虑的是,城管粗暴执法、流动摊贩暴力抗法等不和谐现象愈演愈烈,部分城市甚至引发了群体性恶性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不少法学界、经济学界专家都致力于这一焦点问题的理论探讨以寻求突破口,我们也看到了像温州摊贩公司的大胆创新,到后来的不了了之。这都让我们不得不对摊贩法律地位调整问题以及所滋生出的管理层面的问题的解决有所深思。  相似文献   

10.
一、摊贩存在是市场和社会的客观要求 古今中外,不论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还是小城小镇,都有摊贩(室外固定摊点和流动摊贩)的身影.我们可以从南宋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在找到当年的汴京(今开封城)的各类小摊,有卖刀、剪、杂货的,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等,他们和其他景象一起组成这幅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  相似文献   

11.
从早些年的城管执法者和摊贩之间的暴力执法、暴力抗法到近几年出现的城管柔性执法摊贩柔性抗法,到这一两年又形成较为严重的冲突,城管执法者与流动摊贩间的互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城管执法人员是在街头这一开放式空间与公众进行面对面、零距离互动的,其执法成效必然受街头空间治理的价值取向、制度要素、技术要素以及个体要素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12.
近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了该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明确划定食品摊贩摆卖区域的基础上,新增了“定点定时摆摊”条款,即在规定时段内,允许食品摊贩在,临时指定的城市非主干道两侧经营。  相似文献   

13.
市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治理层级,多元主体价值诉求彰显城市空间治理的多维挑战。地摊空间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复杂场域,存在与发展凸现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框定秩序建构、日常生活、尺度重组分析框架,对地摊空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本与权力“联姻”主导空间生产,建构排斥摊贩存在的空间秩序,不断异化日常生活。摊贩群体诉诸多种策略进行权利争夺、寻找空间机会。城市治理者与摊贩的互动与调适,呈现模糊与平衡治理表征。疫情发生后地摊经济的活跃带来空间尺度重组,城市治理者的尺度下推与摊贩的尺度上推相对而行,地摊空间不断彰显城市人本底色。城市空间治理要把空间正义作为重要价值准则,更新城市治理理念,注重摊贩空间权利维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摊贩一直作为社会上最底层的商业群体而存在。在中国近代城市社会,摊贩群体因与市容、交通之悖而时常遭受市政当局的整顿、打压和取缔,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选择了隐忍避让。然而,当遭遇生存绝境时,摊贩也会发起激烈的群体抗争行为,1908年汉口摊户风潮即是底层民生与市政冲突的结果。曲意误解和匪徒煽惑是此次摊户风潮发生的重要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市政当局内部管理不善所致。风潮致使整个城市混乱不堪,人心惶惶。最终,市政当局和商会联手,采取安抚与镇压的双重手段平息了此次风潮,地方社会重获安宁与秩序。然而,摊贩一贫如洗的境遇未得到根本改变,随着斗争智慧的日臻完善,他们还将与市政当局进行更深层次的博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管与城市流动摊贩冲突事件诸见报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公共形象.实际上,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大势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失业下岗工人的增加,也造成了城市流动摊贩现象普遍存在.城市流动摊贩虽然是非正规就业的重要途径,但经营者大多是城市的下岗工人、失业人员、待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残疾人等低收入弱势群体,这些人员受教育少、年龄偏大、无技能、无资金,难以稳定就业,家庭负担重,因此,城市流动摊贩的存在,不仅解决相当大的失业和低收人群体的就业问题,还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城市居民、特别是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并弥补了城市一些基本功能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生产经营行为,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与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就最大限度地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降低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机制介入政府摊贩治理行动的研究以浙江新埭镇摊贩治理行动为个案,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支撑,从社会组织功能视角探究社会组织协同政府开展社会治理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治理政策倡导、利益整合与利益实现、矛盾化解以及促进有序治理结构的生成是社会组织协同政府进行摊贩治理的功能体现。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社会组织协同政府开展公共管理的长效机制要从社会治理空间让渡、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培育公共精神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津政令第26号《天津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8月25日经市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代理市长王东峰2016年9月2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公众身体  相似文献   

19.
引车卖浆、贩夫走卒,古今中外皆有之,就连在美国白宫旁边也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小商贩。一个城市“走鬼”的称号足见摊贩谋生之艰难。因而,公共政策对城市流动摊贩的一举一动,很自然引发社会对“走鬼”谋生之道和生存状态的深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城管与摊贩的冲突是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难题之一,二者冲突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冲突是否还有别的状态?要如何全面准确地描述并加以破解呢?通过分析GY市HX区城管和摊贩行为,发现二者呈现出"流动中的博弈"和"静默中的盯守"两种状态,是一种动静结合的"互动"过程。因此,有必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人本意识、源头治理、清单制度和管理能力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改变城管游击式运动执法风格,构建摊贩与城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