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在非洲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美国推行其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有效武器以及实现其全球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大棋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人权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人权与非洲民主化、人权与非洲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联系来剖析美国对非政策中“人权因素”的两面性本质,指出美国对非“人权外交”的出发点和实质是捍卫其价值观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金波 《国际安全研究》1994,(3):23-31,58
本文以法理学原理为基点对国际人权的历史沿革、法律界定、运作限度以及美国“人权外交”的理论依据作了全方位的探讨。作者认为,国际人权作为一种新的权利机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同少数西方国家在国际范围内相互合作、长期斗争的产物,是人权理论与人权实践国际化的产物,是对传统的权利框架的一种突破和发展。国际人权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法律的范畴,它依各国国内法和现代国际法的双重结合而存在,且由两者的双重限约而生效。各国国内法和现代国际法的相互协调和双重保障使国际人权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运作有效的权利形式一基于对美国“人权外交”理论依据的考察,作者认为,“人道主义的干涉”这一国际“例外”主义原则就是美国“人权外交”的理论依据,而这一原则实际上并没有为现代国际法学家们所接受并纳入国际法的正式条文中,所以它不具备国际法的效力和权威。因此,美国“人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非法的国际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3.
人权与外交有联系 ,但属两个范畴。美国自卡特政府始开展人权外交 ,里根政府进一步发展深化。布什政府加以继承 ,并提出“超越遏制战略” ,并以此处理东西方关系。冷战后人权外交面临严重挑战。只有合作对话才能促进人权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权观察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与大赦国际并称为两大最有影响力的人权组织,但二者在组织机构和活动方面有所不同。人权观察是最主要的反华非政府组织之一。冷战结束以来,人权观察配合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的“人权外交”,对华发动人权攻势,图谋从非官方途径达到对我“西化”、“分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日本人权外交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动向,比如2005年12月日本内阁决定设立“人权大使”,2006年6月日本参议院以多数票赞成通过《朝鲜人权法案》,等等。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系统考察日本人权外交可以发现,它深受日本社会文化、历史、战略和国际环境影响,表现出明显不同于美国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日本人权外交流变、特征和原因的分析,认为日本人权外交政策正在从模糊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对外政策具有“软”、“硬”两个方面。“硬”的方面是指大力推行与苏联对抗的实力外交;“软”的方面是指推行“人权民主”外交,干涉他国内政,促进“民主化”进程和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里根力图通过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美国对外政策在现实利益和“理想道义”之间达到统一,从而保证美国最终目标——确立世界领袖地位,得以实现。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两大目标往往因具体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矛盾,菲律宾便是极为典型的例子。本文试图通过里根政府对菲律宾人权、民主问题的政策的分析,来探讨里根处理人权民主与现实利益的相互关系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小布什上台后, 继续推行人权外交, 并把人权外交与反恐结合起来, 在对华政策上, 小 布什一方面继续保持对华的人权攻势, 另一方面也强调与中国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 尽量不让人权 问题干扰中美关系的大局。小布什对华的人权外交从根本上说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是美 国力图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工具。在新世纪, 美国对华的人权外交是长期的, 但由于中美两国的共同 利益和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 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2020年以来,人权议题在日本外交政策讨论中备受重视。人权派议员团体以及执政党高层着力推动相关立法和制度准备。岸田文雄上台后不仅设置人权问题首相辅佐官,还在外务省专门设置负责人权外交机构。在日本人权外交叙事中,通过人权外交补齐日本外交的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地区以及国际影响力是其主观动因,而以人权问题为抓手配合美国开展全方位对华战略竞争则是其外交战略布局的应有之意。日本所推行的人权外交不仅无视自身国内的人权问题,同时将其作为外交政策手段选择性地应用,以此牵制中国的政治意图。日本输入人权规范的双重标准以及输出人权外交的区别对待,显然已经偏离了普遍人权理念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自70年代卡特政府以来,人权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其对外关系中占有相当份量,是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大棒。苏联、东欧巨变之后,美国人权外交矛头直指中国,同时也指向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但是经数年实施,美国对亚洲的人权外交非但没有奏效,反而引起亚洲的"反美大合唱",这是美国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0.
劳联一产联     
孙茹 《国际资料信息》2004,(12):35-39,34
劳联一产联(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and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itons,简称AFL-CIO)是美国最大的劳工运动组织,在美国政治和外交中代表了劳工的利益。但在美对华政策方面,劳联一产联与人权组织、环保组织一样,一贯是反华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主管外交的职能部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塑造亚太"的主要实施和协调者。在所谓"塑造亚太"方面,美国国务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负责公共外交的公共事务局、负责网络外交的e外交办公室、提倡宗教自由的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以推广美式"普世价值"为己任的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等。后两个部门每年都要分别发布《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和《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亚太国家在内的各国的宗教自由、人权等状况加以评判,以配合美国对亚太的塑造。美国亚太塑造策略的实质是以宗教和人权为借口,推销其民主价值观,以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多的亲美政权。对此,我们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务院1998年1月30日发表了1997年度人权报告,这是自1978年以来美国发表的第21份人权报告。 该报告称,50年前签署的人权宣言的普遍原则“是衡量基本人权的标准”,“依然完全有效”。但实际上该报告是以美国的价值观和人权观去评判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干涉别国内政。它评称,“冷战后对自由与人权的威胁仍然存在”,1997年“强大的极权政府践踏公民的人权以维持统治”;“一些国家的矛盾冲突增加了对公民的威胁”;“转型期国家呈现出一幅进步与后退的混杂景象”,“有的滑回极权主义轨道”。对宗教自由、妇女解放及工人权利也进行了颠倒是非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宗教自由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宗教因素在美国人权外交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进一步使之得到强化.本文旨在探讨该法出台的历史背景与现时原因,并着重分析该法所反映出的美国人权外交新特点以及该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的人权观武汉大学法学院汪习根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存在着尖锐对立和根本分歧的一个焦点问题。西方某些大国奉行“人权外交”政策,为达到以“人权”作幌子,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的目的,在人权理论领域颠倒是非、制造混乱、扰乱视听,造成极坏影响和严...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以倡导“新政”当选美国总统。美国长期奉行的经济自由主义政策将会终结;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将会被多边主义取代。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在经贸、汇率、环境、知识产权以及人权等问题上给中国造成压力;多边主义外交将增加中美磋商与合作的机会。奥巴马“新政”下的中美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将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析美国公共外交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民众的外交形式。在美国外交史上 ,公共外交有过辉煌的历史 ,也曾一度丧失地位 ,近年重新崛起。“9·11事件”后 ,美国政府在反思“为什么世界憎恨美国”的同时 ,把公共外交视为“挽救美国形象”的战略法宝 ,试图通过公共外交改变国外民众对美国的看法。但是 ,在布什政府“先发制人”的强权政策下 ,公共外交显得苍白无力 ,它反映了美国现行外交政策的一种悖论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 历届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宣扬美国民主, 并试图使美国民主成为世 界的仰慕对象。然而无论从历届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文本来看, 还是从美国国内发展史、美国外交史看, 美国式民主 都具有片面性, 那种认为只有美国有人权的观点是狭隘的, 此外, 推行所谓人权外交, 将其价值观强加于别国, 是单 边主义的表现, 不是人权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天赋使命观”是美国外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17 世纪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 徒的宿命论在美国政治文化中的体现。它的基本含义是:美国受上帝委托,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 类自身的命运负有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为此, 美国自视为天下唯一的道义之邦, 用自身的是非 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 认为在外交方面有义务和责任将美国式的自由民主 等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推广到世界各地。“天赋使命”意识对美国外交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今后的走向将直接影响亚太 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中美关系也是当前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到诸多 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现实利益等领域的差异,导致了中美之间在人权问题上 存在较大分歧。建交以来,美国对华人权外交受时代发展、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不断演变,但一 直以来美国都将人权外交作为分化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维持其霸权体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政治--浅析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但仅仅指出人权问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借口和幌子是不够的,还应从文化和政治层面探讨中美人权分歧的政治现象及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原因.本文指出有着不同权利文化渊源的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分歧,是中美两国人权问题产生的深层背景.人权问题走上中美关系前台,更多地是缘于在国际政治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美国国内政治对其外交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