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魏娜 《学理论》2010,(21):240-241
将高校德育工作引入“主体间性教育”视闻范围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是一种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间性教育”的视界中,高校德育工作走向“主体间性”教育,坚持平等对话原则;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也走向“主体间性”关系,坚持互动交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命题的研究。当下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都是以哲学主体性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展开的,这种片面的研究方法直接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种典型异化形态。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异化形态向科学形态回归,就必须实现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主体间性转向。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诉求的体现,更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的指引。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由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到主体性的探讨。哲学理论研究成果被积极地引入学术期刊编辑实践中来,并指导编辑工作。在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传统的编辑活动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需求,旧的模式必须要做调整。在对西方哲学研究做一番梳理之后,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的理论来指导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乃是指导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科学理论。纵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主—客"体认识论和灌输方法论的发展,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进入主体间性的认识论指导下的双向互动方法论实践阶段。当前主体间性认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传播能否顺利展开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甘超  杜红涛  周立丹 《学理论》2009,(18):279-280
基于主体间性原则审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完善主体性,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促进高校校园内主体意识、能力、品格的培养,实现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生、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6.
周世良 《学理论》2012,(16):245-249
高校原理课实践教学目前已得到广泛开展,但实际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如何事半功倍,使原理课实践教学收到实效呢?关键是:提高认识,激发兴趣;建立科学的评估激励机制是实践教学的不竭动力;坚持正确的实践教学原则,为实践教学把好方向;创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实践教学成功的前提;特别是实践教学应当精心准备,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同时,还要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使实践教学水平上升到理论层面。相信通过以上措施,实践教学一定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体间性原则审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完善主体性,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促进高校校园内主体意识、能力、品格的培养,实现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生、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8.
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隐合作者”,在叙事学研究中被广为阐释,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却包含了作者、读者等各种主体关系;但关于其具体含义和所指在理论界也存在不少争论和混乱,如否认“隐含作者”的主体性或把它等同于作者。本文通过对“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具体分析,肯定了其主体性质,并准确把握“隐含作者”和作者这两个主体问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小说的交流实质。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打破了主体之间存在的隔绝与孤立状态,注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充分彰显主体性、个体性、平等性与共生性。高校廉洁教育是个体廉洁美德养成和社会廉洁风气形成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廉洁教育中借鉴、运用主体间性理论,体现了教育双方的平等性。通过主体间的教育交往实践,构建"主体-主体"之间廉洁教育的交互模式,形成主体之间的教育共生性,促进个体成才,实现廉洁教育目标,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0)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强调多异质主体在对话交流中的共存性,将其与网络的时空拓展性、传播高校性等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互识、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在促进教学工作完成的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合式的主体活动、关怀式的教育活动和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主体与实践逻辑关系的系统梳理对于清晰展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阐述对主体的理解与认识,确立了科学的主体观。鉴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在主体与实践关系理解上的偏差,西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开始致力于从以主体性为核心的总体性原则出发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从逻辑关系看,其实践概念却是从主体范畴中推演出来的,并侧重从一种抽象的精神文化层面来揭示实践的内在机制。这一缺陷为西方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所洞察,由此他们提出了拒斥主体的结构主义范式。这两种思潮的交锋又催生出一种寻求主客体力量动态平衡以及从主体间性出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理论动向。  相似文献   

12.
杨改红 《学理论》2015,(2):190-191
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是对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扬弃与重构。无论是从摆脱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需要出发,还是从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或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转向都有其必要性。在主体间性视阈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做到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赵宇洋 《学理论》2013,(12):371-372
主体间性这四个字的含义是把个人主体性作为基础,深刻突出了主体间交流、平等、对话以及理解的一些和谐关系,而主体间性这一理论它更是在主体和主体性以后慢慢发展过来的十分重要的哲学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把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当作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也是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在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是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让学生们不再闭塞,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而且崭新的视觉盛宴,让学生们摆脱了以往传统的单向的理论灌输模式,让各个高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的受教育环境和受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唐丽华  刘海涛 《学理论》2015,(7):220-221
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解放对人的约束和束缚,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主题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能充分尊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能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在日常管理中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问题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是20世纪以来倍受哲学领域关注的一个话题。主体间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和人之间的一般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由于此,它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实现。而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为主体间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26)
主体间性教育的提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指通过西方哲学中主体间性相关理论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即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重新树立人的思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与原有的主体-客体思想不同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方式.在众多领域中应用主体间性的思想有助于消除分歧和对抗,达到平等与和谐.伴随着文艺作品传播方式的现代化和大众化,传播中介的地位日渐提升,其主体性一再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众多新的现象和问题.分析这种现象,解决相关问题也必须从主体间性思想出发,在新的主体-主体格局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8.
张宏程 《学理论》2012,(35):280-281
教学理念的形成,基于对理念一词的正确把握。理念不是抽象的概念,在内涵规定、形成途径以及价值参与方面,理念与概念具有本质区别;理念是规律、价值、约束条件三者综合集成的结构化思维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说明合理、有效的教学理念的设计及建构过程,教学理念只有充分体现理念的内涵规定以及三维结构的要求,才能真正发挥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雅君 《理论探讨》2005,3(4):55-56
经过唯理论、经验论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认识论研究出现了理论困境,面临着危机和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间性思想,超越了近代哲学主客体分离思维方式的局限,克服了认识论研究上的"唯我论"与"独断论"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学知识与技能教育不同,只有作用于学生内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一基本差别决定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师生关系、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主体与主体间的教育模式,强调教育师生关系从单向走向双向交互,教育目标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教育方法从灌输走向对话,教育内容从理论走向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