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 以人为本从语义学的角度而言,重点在于“人”、“本”两个方面。理论界对以人为本内涵的论争也多从“人”与“本”这两个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对于"以人为本"概念的理解,学界并不统一.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人学理论的方法,力图从一个多维统一的视角来重新反思"以人为本"概念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继武 《唯实》2009,(10):19-21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内涵,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规定:在人与物的比较上,是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指“根本”。  相似文献   

4.
李翔 《党建与人才》2001,(10):16-17
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立足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深刻提示了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指明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方向。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一系列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断。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新的历史时期治党治国理念的新飞跃,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当代实践中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核,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思路和价值认同都是紧紧围绕“人”而展开的,离开了“人”,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以人为本”中“人”的涵义有一个全面、清醒、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08,(5):18-18
"以人为本"不是"以个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不是简单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理解它的关键在于,必须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割裂个人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赵爽  张小楠 《世纪桥》2010,(7):12-13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人"和"本"基本指向维度、以人为本内涵以及如何实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引发人们强烈的不满,根本原因在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缺失,相反在教育领域盛行的却是"以权为本"、"以钱为本"、"以势为本",使得教育失魂落魄.对此,应努力处理好统一标准与因材施教、精英教育与普通教育、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威、市场取向与民生关注等诸多重大关系,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从观念、体制、行动等方面形成以人为本的导向,使得教育重新魂魄附体,焕发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命题,把握以人为本首先要正确理解“人”.从本体论上说,它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的人;从认识论上说,它是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自由的人;从价值论上说,它是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实践的人;从历史观上说,它是剧作者和剧中人相统一的现实的人.在当前阶段,以人为本之“人”的哲学内核是作为以上所有“人”之集中表现的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化与执政理念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执政的价值诉求;人民群众是主体存在、客体存在的统一体,因此实现每个人的人格平等和法律平等是科学执政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目的存在和手段存在的统一体,因此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是科学执政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剧作者和剧中人的统一体,因此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当下的正当权益是科学执政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和经过技术改造的传统工业,是我国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只有扫除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障碍,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通道,才能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观念、知识和制度,是文化的三种形态。从观念形态上讲,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最先进的文化;从知识形态上看,反映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最新知识,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知识,是我们要建设的先进文化;从制度形态上来说,社会主义就是先进文化。江泽民强调党要成为全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新意:一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二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人民利益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三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2.
网络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中国共产党娴熟运用网络平台,科学判断网络舆情,及时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诉求,破解群众难题,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积极发展电子党务等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必有之使命。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突出强调受教育者的最大利益,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在政治引导上坚持“灌输”,在教育原则上突出“六个结合”,在教育实践上凸显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读者服务"体系;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建设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建设科学发展的高校图书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于"以人为本",各方专家众说纷纭,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下面这四层含义缺一不可,即"以人为本"的"人"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是群体和具体的统一,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它的科学性的集中体现。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可以为探索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的现实发展道路提供必要的思想和方法基础。笔者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拟从以下几个向度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读者服务体系;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建设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建设科学发展的高校图书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首先应当在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上形成以下方法论共识,即它是整体指向与个体指向的统一,观念转变与法律保障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阶段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欧阳娟 《世纪桥》2009,(19):6-7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辨证、系统的发展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转变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提高发展质量,科学发展观从质和量辨证统一的视角,强调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人和物的相互促进的视角,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从时空相互结合的视角,强调要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从内和外有机统一的视角,强调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区”与“行政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人认为农村"社区"与"行政村"是两个不同的事物,社区是政府供给公共品的基层单元,行政村则是村民自我事务的自治体。造成这种混乱的重要原因,是行政村自治体的"群众自治"性质和当下对农村"社区"的实用主义应景式诠解。社区的本义应是人类基层生活共同体、决不仅仅是政府供给公共品的单元体;村庄自治体不仅治理自己的村务,而且"一肩挑"起公共品进村入户等政务。不论从地域共同体层面还是从治理层面,在全国绝大多数的"一村一社区",农村"社区"与"行政村"应该是统一的;从公共产品不同的供给主体上来硬性区分"社区"与"行政村",在逻辑上陷入了严重谬误。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历史阶段行政村建设的新形态,而不是并列于行政村建设之外的一个东西。若把两者强行分离,势必造成怪诞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