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公证》2009,(3):55-58
第二天,我本来想早早起来,给老妈做饭,但因为晚上缺了觉,却醒迟了。我匆忙起来后。却见老妈已端坐在客厅里。  相似文献   

2.
时光不居,岁月流转,当我蓦然回首追溯流逝的光阴时,不觉惊讶岁月竟已悄无声息地从我的指缝滑脱,消逝于我的眉宇间。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庸碌的日子,仿佛一张张发黄却清晰地老照片,尘封在我轻轻虚掩的重门内。忽然发现,其实我只是将故事从思想的一端流出,却在另一端囤积对你们与日俱增的情感;忽然明白,其实生活就是在酣淡而无波澜中感受喜怒哀乐,犹如沙漏流逝我的生命,却积累了生命的弥足和珍贵。于是心灵又一次经历四季,诉说着春夏秋冬关于你和我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张擎 《江淮法治》2009,(10):27-27
2003年我来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彼时,我已是“知天命”之人。依据《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的工作范围就是咨询、代书、代理和刑事辩护,而在实际的咨询中,我却做出了一些“逾矩”“违规”的举动,不料歪打正着,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伊梦 《江淮法治》2010,(2):38-39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陷进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讨厌老婆对我事无巨细的关怀,有意无意地抗拒她强加给我的照顾,却又充满内疚和不安,她对我越好,我就越怕伤害她,可是当我真的要逃离这种境遇时,却又发现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被无法理清的苦恼情绪纠缠着……  相似文献   

5.
曹新远 《江淮法治》2009,(24):20-21
我曾经是一名警察,现在却成了重庆九龙监狱的一名服刑人员。然而,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我这个曾经的警察却被狱警的一席话感动了,如一名病入膏肓的人,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一次偶然的安排,却让我的生活变得如此充实。怒江之行已经过去9个多月了,但那条汹涌澎湃的河流却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之中,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与渴望的眼神依然让我感动。还记得那儿的老师曾怯生生地问我如何发送电子邮件,问我去邮局领取我们邮寄书籍的包裹是否需要自己付费……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是一名警察,现在却成了重庆九龙监狱正在服刑的一名服刑人员。然而,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我这个曾经的警察却被狱警的一席话感动了,如一名病入膏肓的人,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法制与经济》2010,(11):58-58
问:我因有事没有向公司请假并旷工18天,当月工作4天,而且我在旷工18天后辞职,当月我同岗位的工人工资是800多元,我却被罚1900多元,公司这么做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9.
“铁面”审计长李金华曾经说过:“如果你去审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明明有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甚至经济犯罪问题,但却在你眼皮底下溜过去了,我觉得这就是对人民的一种犯罪……我最担心的是有事,却发现不了。”  相似文献   

10.
八个多月大的双胞胎儿子,已经能在我出现时准确、清晰地喊出一长串的“妈妈”。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我也有资格享受“母亲节”了。然而,本期关注的封面文章、我笔下的“少女妈妈”们却让我心头沉重。妈妈,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却被冠以“少女”二字,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1.
秀秀顺 《江淮法治》2008,(24):42-43
他的深情曾经那么让我感动,可如今却只让我感到愤怒和羞辱,难道我的未来就在这不可名状的阴影里度过吗?  相似文献   

12.
小乔 《法律与生活》2011,(13):44-45
这个案子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却留给我一些深深的思考。我知道,法官无法百分之百地还原案件的本来面目,只能通过各种途径让法律真实无限接近于客观真实。而在探究案件本来面目的过程中,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却有着不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张琪 《中国监察》2009,(16):61-62
当我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曾经有这样的一首歌,外婆用略带沙皿的声音在床边轻唱,我用稚嫩的童声咿咿呀呀地相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那时,我还不懂,他乡在哪里,洋装是什么,却学会了用听不出旋律的自创调子高唱着“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那时,我还不知道,这首歌,会在多少华人的盛典中唱响,会燃起多少赤子心中爱国的烈火,却已经在心中悄然记下,“我心,中国”。  相似文献   

14.
张会 《中国监察》2009,(13):64-64
我到纪检监察战线工作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却使我的人生收获颇多。从某些方面看,已远远超过了以往在其他行业多年工作给我留下的印记。尤其是,那次乡亲们列队鼓掌的情景,已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灵。至今,那雷鸣般的掌声依然时时在我耳畔响起,教我努力,催我奋进。  相似文献   

15.
陈惠 《法庭内外》2011,(2):60-60
法官:我儿子30多岁却终日无所事事,仍靠我养活。2010年6月,为逼其通过就业获取生活来源,我断绝了对他的经济帮助。不料,他却使用本人身份证办理了3张银行信用卡,不断刷卡消费、取现,仅一个月便透支2万元,  相似文献   

16.
停车如做人     
我在机关宿舍区一个小型停车场把车停好,送大孙女回家。一会儿出来,却发现一辆黑色轿车贴近我的车尾停在路上,不只是我的车,起码三辆车被堵,汽车可不是直升机啊,想再挪窝门儿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7,(1):41-41
问:几个月前,我来到一家加工厂,工厂老板和我口头商定每月给我600元工资,不过得先试用3个月,试用期间每月工资400元。试用期满后,我多次找到工厂老板,要求签劳动合同,可老板却总是推托,工资也不按时发放。不久前,我提出要辞职,想要回工厂拖欠的工资,但是老板却说我只是个试用工,没有跟厂里签订劳动合同,我想走就走,工厂没有义务给我补发工资。请问:没签劳动合同能否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8.
折翅的信鸽     
西门山上只剩下我一个孤单的身影,在归巢的乌鸦喧闹声中,在农家炊烟的绕之中,我独行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山路上。踏上这条山路,我就想起了你,想起我俩曾并肩倘徉在这条小径上,而今却只有我一个人独行,我不禁潸然泪下,不能自己。泽,你知道吗?我在寻找逝去的岁月,美好的梦想,寻找你的影子,你的笑声。在心底,我千遍万遍地呼唤着你。然而,纵然我千呼万唤,却只有风在树梢上叹息,你在哪里?我不会忘记今天是你的祭日。昨天晚上,忧郁悲伤堆积了我的胸膛,心痛难忍而无处释放。于是,像往日一样,我就一人静静地伏在案旁,轻轻铺开…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10,(2):57-57
我与吉明签订了租房合同一份,约定我将店铺一间出租给他,租赁期限从2009年12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房租每年5万元,房租提前一个月交清。合同签订后,我要求吉明在12月1日前一个月内将第一年房租交给我,吉明却认为应是租房期每届满一年后的一个月内向我交第一年的房租,所以他不同意我的意见。我于12月10日向法院起诉,要求吉明给付我第一年房租5万元,法院却以合同对租金给付时间约定不明,我的诉讼主张不能得到支持为由,驳回了我的诉讼请求,请问,法院判决有道理吗?我是否可以随时主张租金?  相似文献   

20.
良心     
沈国礼 《江淮法治》2008,(14):61-61
一块钱,也许它无足轻重,但是它可以让良好安稳,因为它关系到做人的准则。而我过去曾经做过一件事件,却永远在叩问着我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