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芳 《求索》2013,(2):176-179
电子提单货物信息的瞬间传递在破解纸质提单危机.解决物流的在线传送.为国际货物贸易带来巨大变革同时,电子提单载体的无形性及运行模式的改变,对现行以提单纸质介面为中心所创制的提单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商务化浪潮下电子提单在我国航运业的运用前景.遂使电子提单制度构建成为一项新的立法任务。本文以电子提单现有的国际立法为依据,界定了电子提单法律性质,论证了电子提单制度构建的立法原则,探索了电子提单的流通问题,提出通过创设新的法律概念“控制”,作为对电子提单权利公示、转让进行法律调整的重塑概念.旨在为我国电子提单制度的构建提出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
提单作为运输单证与其他运输单证的主要区别在于在目的港承运人必须向合法持有提单人交付货物并收回提单,这一规则已经形成商事习惯,但是立法上却对凭单交货的法律原因没有规定。笔者认为凭单交付的规则改变了运输合同将货物交付给货主的一般常例,凭单交付规则体现了运送物返还请求权的债权性质,这也是提单的物权性在运输环节的体现,具有双重基础。因此对该规则的违反,对承运人来说是违约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相似文献   

3.
提单危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单是国际海运、贸易中的重要单据,它的出现促进了国际海上运输和贸易的繁荣。但由于“快船问题”以及提单制度本身和相关法律的缺陷,引发了提单制度的存废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提单危机。解决提单危机的途径是:首先,为解决提单流转速度的相对缓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保函交货”和“异地签单”。二是用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取代跟单信用证。三是用海运单(seawaybill)和电子提单来取代传统的提单。其次,为避免发行复本提单带来的争端,将复本提单视为一个整体。再次,为杜绝、减少提单欺诈的发生,将提单统一化、格式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探讨法律行为制度产生之历史背景入手,论述了私法自治与法律行为的关系和现代社会法律行为制度存在之必要性。并阐述了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代替“法律行为”概念所存在的弊端,主张应恢复使用“法律行为”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5.
安丽 《理论月刊》2001,(9):74-76
EDI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由于其具有降低成本、减少失误、提高交易速度等优势,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同时,由于其交易的特点,对传统的贸易方式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对理论及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有代表性国家的法律制度、国际通用规定以及我国法律的规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从合同的产生及其效力、提单的形式要求、EDI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情谊行为,又称好意施惠行为,是指人类社会的情感交际活动和互惠互助活动。通常情况下,情谊行为的双方当事人主观上并无设定法律上权利义务关系之效果意思,故部分观点认为其不属于法律的调整范围,而属于道德和伦理的调整范围。但是从司法实践的角度观之,情谊行为并不完全等同于道德行为,也不一定不会引起法律后果,如情谊行为引起的合理信赖保护与侵权责任。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情谊行为的相关制度与判例中可以发现,法律会介入情谊行为并产生某种法律后果。而这种介入有别于其对法律行为的介入,法律对情谊行为的介入有相应的限度。若能将法律对情谊行为之介入体系化与类型化,或能成为又一个"法律上之发现"。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09,(11):89-89
张作华在《政法论坛》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民法亲属身份关系领域的法律行为现象纷繁复杂。身份行为的合理分类有助于民法整个法律行为类型体系的逻辑完足。身份行为首先依其本质特征区分为纯粹身份行为与身份财产行为,以便适用不同法律行为规则。纯粹身份行为又可分为创设性身份行为与解消性身份行为,从而设置不同的效力控制机制。身份行为还可类型化为单独身份行为与共同身份行为、束己身份行为与涉他身份行为。婚姻行为、亲子行为是典型的身份行为。  相似文献   

8.
刑法中犯罪论体系的行为概念是先于构成要件的一个独立阶层,先天带有价值评价的色彩,只是其价值判断与构成要件、违法性、有责性等的价值判断是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刑法中行为概念的地位和作用两者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既是决定的又是被决定的.在不同的刑法体系中,行为概念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因而其行为理论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入世”在即,政府应尽快调整四种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贸组织以市场经济为基点确定了一整套经济贸易规则和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将享有世贸组织成员国稳定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国际贸易环境会得到很大改善,同时也需要我国积极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框架,调整政府行为。“入世”在即,政府应尽快调整审批行为、财政支出行为、信息披露行为和市场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法律行为是私法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涉外法律关系中法律行为方式的法律适用问题尤为复杂,文章通过对传统上关于法律行为方式法律适用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以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原则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意思表示是私法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如何界定意思表示影响到整个法律行为制度.本文以分析德国民法典上的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关系为基础,跟以往的意思表示理论相比,以不同的角度讨论分析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及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法律冲突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论争往往始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定义。法律冲突概念的界定对于研究法律冲突问题至关重要。各法学流派因对法律概念理解的分歧而在法律冲突概念界定问题上难于形成共识。出于法律统一这一研究目的考虑,可以将法律冲突界定为法律规范之间的相抵触和不一致。同时,不同学派对于法律冲突的认识并非不可通约,无论对法律冲突的定义有多么不同,其核心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同一法律关系经由不同的规则(不论是实证分析法学派的国家法,社会法学派的民间法,还是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调整而在这些规则之间形成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3.
行政准法律行为是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当行政准法律行为一经作出后,会有怎样的行政准法律具体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其法律效力如何体现?这些都会对行政相对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业务行为概念是正当业务行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界定正当业务行为的概念,应当综合考虑其法律归属、行为属性和规范要素。本文重新审视并界定了正当业务行为的概念,揭示了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法律行为是法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法学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法律行为理论却是我国法理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尤其缺乏对法律行为的性质、特征及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模式的系统研究,不能为各部门法学研究具体法律领域的行为提供一般理论。同时,现有的理论与部门法理论又很不一致,这无疑会影响我国法律调整的效果,影响法治进程。如何使法律行为成为各部门法行为的共同上位概念,实现对部门法的指导,改变法理学与部门法学脱节的状况,为未来我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我国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李佳 《前沿》2011,(24):69-71
奥拓·迈耶按着概念法学严格逻辑方法,排除了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考虑,以法治国家的思想为理念,建构了一个基于某种观点而将庞大、复杂的行政活动或现象予以归类的行政法体系。他立足于当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与自由主义思想之下,将"依法律支配"之概念体系化,建立起行政法学之基本构造。迈耶的概念法学方法被后世称为行政行为形式理论,但这套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笔者从规范与事实、规范与价值、法律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静态与动态等角度对进行了初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法律行为及意思表示均为私法领域固有术语,将其套用到其他法域会造成语义混乱。行政许可申请引起的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建立,不属私法意义上的法律行为,许可申请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而不存在自由意志。申请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仅对其双方之间产生约束力,而不能导致申请人所承担的行政法上义务之豁免。行政机关无论是对行政许可进行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均无需对申请人与第三人之间的真实意思状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其不但拥有行政执法的职能,同时还具有刑事执法的职能。另外,公安机关是一个独立的机关法人,因而还具有民事法律行为。实践中这几种不同的法律行为有时互相交织在一起,使得行为的性质难以认定。由于不同的法律行为引起的侵权行为需要通过不同的法律途径予以解决,所以就必须对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犯罪的实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犯罪理论缺少对犯罪的认识论分析,将犯罪当作社会现实行为。社会现实行为是犯罪的行为模式基础,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犯罪是其中的形态之一。犯罪乃是一种较激烈的社会冲突行为。法律在规定社会存在的各类行为时,拟定了很多条件,这些条件不是社会现实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因此可以说,犯罪的性质是社会虚拟行为。犯罪违反了国家刑法规范所设定的虚拟行为系统,但它也有自身的规则,也是一类社会现实行为。犯罪的价值取向也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与其他合法的社会现实行为没有根本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法律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人们又是如何予以反馈?法律的实然是怎样?法律如何增加人类的福祉?行为法学的诞生在某种意义上要试图解答以上这些问题。而且,行为法学也是将行为经济学融入法律分析的一个首创性的成果。在过去的二十年,社会科学在研究人类如何决策方面已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研究大都依赖于理性选择模型和法律的经济分析等现代社会科学研究重要范式。然而,这些模型对一般事件通常无法给出正确的预测,因此其理论价值很值得商榷。虽然人类不是像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是永恒不变的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行为对社会学家来说是不可预测,不成系统,不成规律,不符规则以及不可琢磨的。相反,人类行为是可以被描述、被预测、甚至被模型化研究的。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行为学和选择理论在法学研究上的运用作出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