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勇 《八桂侨刊》2007,(2):69-73
陈嘉庚(1874~1961)是中国爱国华侨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社会进步服务。他团结广大侨胞,支持抗日战争,反对封建法西斯独裁统治,毛泽东同志曾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创办的《南洋商报》和《南侨日报》是两份新加坡华文报业史上非常重要的报纸,作为一名报业资本家,他的思想倾向和政治立场对其报纸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一以贯之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这两份报纸,来理清陈嘉庚的报刊活动历史。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小康》2013,(2):6-7
专家点评中国绿卡之路漫漫而修远民盟北京市委法工委副主任、知名移民法学者刘国福姗姗来迟的2012年《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弥补了中国绿卡制度缺失、持卡人待遇的不足。然而,能享受《办法》规定待遇的都是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适用对象人数太少,也加大了中国绿卡执法成本。绝大多数持中国绿卡外国人来自发达国家,在中国过着优越生活,中国绿卡赋予其普通民众权利的价值并不大。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革命走的是一条海外包围内陆的道路,外围根据地对革命派与被革命派来讲都极为重要,南洋新加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双方舆论争夺的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是新加坡华文报发展期的开端。这期间,尤其是从1905年到1911年,保皇派(或曰改良派)与革命派在新加坡以华文报为阵地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政治论战,带来了华文报的滥觞。随着武昌起义的成功,皇权的结束,保皇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也次第平息,蓬勃一时的政论报纸也因此日渐式微。辛亥革命后,与中国革命运动相关联的华文报日渐减少,目前学界有所记载的有三份,分别是《振南日报》、《国民日报》、《民国日报》。但是笔者查阅《新国民日报》,发现在20世纪20年代,新加坡还有一份被学界轻视的华文报——《南铎日报》。本文拟在《新国民日报》视野,围绕双方的一场笔战管窥《南铎日报》。  相似文献   

4.
问: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有何规定?哪类人员可以免办就业审批和就业证? 答:台港澳人员在中国内地就业的管理与外国人在中国内地就业管理是不同的。对此原劳动部于1994年2月21日和1996年5月1日分别颁布了《台湾和香港、澳门居民  相似文献   

5.
不可从“奢”如流谷侃这个世界变化真快!曾经提倡"制俗以俭"的中国人,似乎一夜之间,从东南沿海到内地,自都市到乡村,忽地刮起一股奢侈之风。笔者不妨从报端摘录几段为证:据《深圳特区报》报道,象眼下天气一样,"洋装热"在深圳不断升温。深圳大商场的中高档服装...  相似文献   

6.
王韬:中国第一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天宏 《传承》2010,(4):33-33
王韬,(1828-1897),江苏苏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创办第一份华人报纸《循环日报》,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王韬,出身乡塾家庭,自幼苦读经史,18岁中秀才。旋因乡试不中,弃八股,转治经世致用之学。  相似文献   

7.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优美的诗句出自于唐朝大诗人李白,而被他称誉为“江城”的则是包括了汉口、汉阳、武昌的武汉。 武汉是大自然造物主撒落在江汉平原上的晶莹宝玉、镶嵌在长江边上的灿烂明珠,她是一座龟、蛇对舞的美丽城市,尤其是其中的汉口更是历史悠久的商业名城。 古代汉口:四大名镇、天下四聚 到过汉口的外国人常常赞叹武汉是“东方芝加哥”以此说明武汉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繁盛的程度。中国人则赞武汉的汉口为“明清四大名镇”,“天下四聚”。所谓“四大名镇”即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和湖北汉口镇。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集镇勃兴,城市发育而“四大名镇”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下四聚”则是指北京、苏州、佛山、汉口,“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虽欲不雄于天下,而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唯汉口耳。”(刘献庭:《广阳杂记》,卷4)就是说,“四大名镇”也好,“天下四聚”也罢,都少不了汉口,由此可见“汉口”在明清时其商业、流通的繁盛程度及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8.
祝勇 《北京观察》2001,(11):36-37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普遍患有眼疾,这在中国作家中是公认的。虽然没有明确的诊断,但至少也算斜视——评委们几乎对任何语种的作家都表现过他们的慷慨,但是一面对中国,就成了标准的铁公鸡。诺奖百余位得主中,竟无一位中国本土作家。客观原因是有的,比如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的隔膜等等。我有个朋友在语言学院教外国人学中文,她的学生得用尺子量,才能搞清“己”、“已”、“巳”三个字的区别。汉语的意象是不可译的,将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转译为《一个女人和一百零八个男人的故事》,无异  相似文献   

9.
周妤 《前沿》2010,(4):21-23
1887-1909年,清政府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发展对外贸易、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对外开放沿海和内地通商口岸21处,约占中国全部通商口岸的1/3。中国政府充分拥有这些"自开口岸"的土地所有权、行政管理权、警察权等主权国家应该享有的权利,也不另设租界,外国人在这些口岸之中不享有"约开口岸"的特权。中国近代政府出台支持"自开口岸"的政策在客观上推进了各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其经验对于现今中国各级政府灵活地、正确地处理对外关系、对外贸易、发展区域经济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对国际共运情况和社会主义学说的最早接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70年代以后,通过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传介,中国人民开始了解到国际共运中的某些重大事件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一些观点。 一、王韬对巴黎公社情况的介绍。 在中国的报刊上,最先报导巴黎公社斗争的,是香港的《华字日报》和《中外新报》。普法战争爆发后,力主政治改良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王韬刚从欧洲游历归来,译撰了大批报导,交《华字日报》等报发表。1871年,他又将这些报导汇集,编成《普法战纪》十四卷,刊刻发行,使读者面从香港、广州一隅扩大到了内地。  相似文献   

11.
漫画之页     
《公安教育》2004,(1):38-38
抬杠左都建《健康报》妙笔生花苗杰《杂文报》如愿以偿白妞达标曹昌光《工人日报》各具慧眼《中国漫画》原载《信息日报》漫画之页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3年1月号登载的由本刊记者王君宏、张双山采写的《人大代表接受"一年两评"》,深度报道了重庆市梁平县新盛镇人大"一年两评"代表履职情况,入选由《检察日报》组织评选的"2012人大监督十件大事",并名列第五,在全国人大系统引起较大影响。2013年1月7日出版的《检察日报》声音周刊,在开年第一期,就对过去一年民主法治建设、人大监督关注民生、立法工作等进行了全面回顾盘点。本篇稿件入选理由为:选民满意率从不足六成提高到八成,监督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内地乡镇企业起步与发展中乡镇政府的作为李又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称"纲要")指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发展"。这给我国内地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但是我国内地乡镇企业如何抓住机...  相似文献   

14.
笔者居澳多年,大部分时间在澳洲中文广播电台做汉语节目主持。听众群涵盖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经常应邀主持广大华人社区级别不同的各类活动。由此笔者可以有大量机会接触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华人朋友们。悉尼曾经有一份创立于1994年5月20日的中文日报《自立快  相似文献   

15.
姗姗来迟的2012年《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弥补了中国绿卡制度缺失、持卡人待遇的不足。然而,能享受《办法》规定待遇的都是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适用对象人数太少,也加大了中国绿卡执法成本。绝大多数持中国绿卡外国人来自发达国家,在中国过着优越生活,中国绿卡赋予其普通民众权利的价值并不大。要疏通持中国绿卡外国人转中国公民的途径,消除外国人在中国的不确定感。未雨绸缪地建立移民融合制度,不让曾经在许多国家出现的种族冲突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16.
胡启 《政策》2010,(11):60-60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记载着城市的发展。 汉阳,被历史记载的一座秀美山川。武汉,曾取"字"武昌的"武",汉阳的"汉",在清朝时作为武昌与汉阳的简称,那时候,还并不包括汉口。  相似文献   

17.
带有"天才少年"、"我的奋斗"等字眼的成功励志类书籍,可能是市面上最为畅销的一类书。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年轻人渴望成就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自然就十分关注成功人士的背后"秘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由《纽约客》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撰写的《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中文译名:《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恰恰是这样一本探讨成功"秘方"的书。该书2008年底一经出版,  相似文献   

18.
曾恺 《前沿》2012,(10):119-121
"之"字结构和"所"字结构是马建忠论述的重点,也是《马氏文通》最精彩的内容之一,引发了后代学者热烈的讨论,相比之下,关于"之所以"结构的讨论要少很多。"之所以"从一个跨层结构变成今天常用的连词经历了词汇化过程,它的语法性质较古代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钟瑜 《今日海南》2016,(5):60-61
阎崇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兼北京史,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两卷本、120万字的《清朝开国史》,6卷本、210万字的学术论文集,25卷本、800万字的《阎崇年集》,最近出版50万字《阎崇年自选集》、《袁崇焕传》(修订本)、《康熙帝大传》,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百家讲坛"开坛元勋。  相似文献   

20.
有些残疾人不需要"藏",你就是看不见。《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近一亿残疾人‘藏’在哪里?"的文章,作者是中国知名媒体人。文章称,中国残疾人达8296万,但大街上几乎看不见残疾人的身影,而"发达国家简直到处都是残疾人"。"当下中国虽以喧哗而著称于世,但从残疾人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