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跨国公司"到"全球整合企业"?没错,对IBM而言,这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新世纪的战略转变。这虽非质的飞跃,但的确影射出众多的差异。经过几年的重塑,今天的IBM已经神形俱变。全球一体化和创新的力量正在塑造着企业的未来,这个20世纪的国际公司(后成长为跨国公司)正在向崭新的企业组织——全球整合企业演化。IBM公司全球副总裁、IBM大中华区  相似文献   

2.
网络能力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的一种合作能力。本文以传统产业——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能力的理论模型,以全球价值链治理为调节变量、网络能力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网络嵌入、网络能力与竞争力关系,并得出了相应的有益结论,为集群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瑛  李博 《长白学刊》2024,(2):98-113
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扩大国际科技合作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边界的拓展,且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有利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创新边界的拓展,也有利于实施高创新驱动战略企业创新边界的拓展。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可通过提升企业自身动态能力促进企业创新边界的拓展,分析师关注度及高管海外背景均正向调节动态能力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边界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开放式创新活动、打造具有较强韧性及较高安全性的国际创新协作网络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并购活动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并购企业在进行价值链整合重构过程中,应多关注企业文化的协调与融汇、品牌整合以及激励创新等关键因素。企业寻求并保持新的竞合优势的有效途径为:以资本为纽带重构上下游价值链;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同行业竞争对手;业务流程重组;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整合;上下游价值链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产网络(GPNs)中后发企业既不可能依靠内生或外生成长模式实现发展,也不可能凭借简单的网络化成长模式获得成功。通过对GPNs中企业竞争优势的考察及相关问题的辨析,从成长动力和实现手段两个方面阐释了后发企业GPNs构建式成长的内涵。进一步从GPNs构建与后发企业竞争优势塑造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后发企业GPNs构建式成长机制。研究认为,主动的GPNs构建可以有效地推动后发企业内部专有能力发展、产生网络整体竞争优势和提升网内竞争位势,避免被动的网络化可能引发的网络陷阱,还能产生专有能力与网络优势互推共进的长期发展动力,因而是后发企业实现快速、持续成长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论21世纪全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的全球化是造成企业经营环境迅速变化的重要原因。许多全球企业不得不采用全球战略、柔性战略、联盟战略和合作战略等新战略来建立和维持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以适应环境。为了克服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并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全球企业已开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再造,并采用全球观念和新的政策来解决全球企业所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祝荣 《桂海论丛》2005,21(2):54-56
在全球化中,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知识管理也成为新兴且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机构通过知识管理来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学会识别分散在全球的知识,加以整合和创新,创造出适合全球的产品和服务,并在全球市场上推广和销售,这是全球化经营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网络不仅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使企业管理活动在虚拟社会中进行了重新整合,孕育了新的管理理念。随着企业网络建设的普及和深入,对企业文化影响日益深远,在企业网络建设中,通过解决“为什么要建设”,“建设什么”和“如何建设”等问题,企业网络已经超出了其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形成了企业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不断产生,传统的管理不断地刷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信息与网络、科技、新经济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等诸多领域里,新的管理思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西部大多内生型地方企业也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整体上分析,我国西部地方产业尚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面临生产要素紧缺、传统优势弱化及国际销售渠道匮乏等发展瓶颈。为此,西部地方政府在强化本地企业国际化的同时,应加强外资的引入,特别是通过外资的有效引进获取技术外溢效应;在全球代工体系下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要突破俘获型网络,加强营销渠道建设,不断提升本地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对人力资源带来的整合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时也影响着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和配置。用人单位通过互联网招聘员工占整体招聘市场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之势。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每天约有2000万条就业信息在网络上发布,有3000多万人在网上发出求职简历。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价值趋向,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我们的企业发展步履艰难,到底是什么东西束缚人们的意识?重要的是企业没有可以赖以生存的价值观作为指导的企业文化系统。许多企业也自以为现有的工作模式,就是企业文化,可是这样的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不沾边。我们也应看到政府不是企业,企业的发展必须靠自己,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除了加强管理外,整合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扩张性的企业文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辉  余佳群 《前沿》2010,(4):61-64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由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及相应的技术水平低,使其市场竞争能力弱而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加剧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与价值链同一环节中其他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制约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要通过企业自身力量和外部推力,突破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全球供应链可能将面临新一轮震荡和重组,我国制造业供应链也受到明显的冲击。当前中国供应链开始进入竞争优势提升期,供应链发展正面临全球资金回流、供应商本土化、产业链升级、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疫情危机后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高度重视逆全球化影响,对制造业供应链进行长期系统布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深度提升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区域经济全面合作,加强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布局;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建设,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弹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用户在Web3.0时代的角色相当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社会媒体对于企业营销的重要性。在企业社会媒体平台分散的背景下,将社会媒体的多样化结合到企业的营销中时需要将其整合为企业的社会媒体营销生态系统。通过这种生态系统的建立,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可以使社会媒体在企业营销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利用集群内的互补资源,不断寻求组织之间网络关系,并使其网络关系延伸至海外市场的过程。产业集群对企业国际化成长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集群网络资源、集群的组织化程度、集群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性以及集群的开放性等。这些因素分别制约着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资源的获取、国际化商业网络关系形成、国际化成长能力和成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全球秩序的转型并未遵从线性因果的单向逻辑,而是纷繁因素动态交互的迭代结果。其中,以全球化为代表的演化场境为全球秩序提供了外部环境,以全球治理制度为代表的制度维系了全球秩序的稳定结构,以网络技术、全球社会运动、国内政治、新兴国家、全球危机为代表的创新生境成为推动全球秩序转型的关键。此外,全球秩序由于其较强的秩序性和目的性特征,它并不仅仅受制于全球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基于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的紧密关系,本文提出以能动性全球治理加速构建新的全球秩序的三条路径,即通过重视过去被回避的权力要素、增强多元主体的关系协调以及实现治理思路的创新,发挥全球治理的能动作用以实现对全球秩序的保障与维护。  相似文献   

18.
<正>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整合全球技术创新资源、通过集成创新开创全球共创空间,是中国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契合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新理念。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多、行业覆盖面广,发挥民营企业对市场的前瞻性、敏锐性、冒险精神和快速产业化能力等优势,鼓励他们到国际上并购高新技术企业,实践证明,这是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以及在与相关利益人进行互动过程中,履行有关环境和社会方面的道德权利和伦理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涉及劳动安全、劳动者福利、废物排放、环境维护等众多议题。企业作为自利的经济人,其社会责任的形成并不是自发生成的,它需要辅以政府的行为选择才能实现。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链条成员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过程。供应链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在社会责任与经济收益之间找到协同点,遵循全球供应链成本-责任-利润的公平机制,那将有力推动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往更深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化的全球社会中,地方成为重要的行为体之一。地方推动国际合作的过程是一个网络构建和变化的过程。根据自身特点,地方发展出三种网络模式:点辐射网络、环链式网络及与嵌入式网络。广东省的国际合作从最初的点辐射网络模式发展到中间阶段的点辐射+环链式网络模式,最后同时推进三种模式,有助于增进广东与全球社会的互动。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这三种模式以及广东省的经验能够为中国其它地方提供有效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