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冰 《求索》2012,(7):130-132
《歧路灯》有多种不同的抄本和印本。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抄本和上海图书馆藏清代抄本是存世两个版本系统的代表。安定小斋抄本、晚清抄本、洛阳石印本及上海明善堂排印本与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抄本有较多的共同特征。乾隆抄本、朴社排印本和上海图书馆藏清代抄本三者相同点较多。按有无《家训谆言》对《歧路灯》版本进行分类的做法,不符合版本演变的实际情况。乾隆抄本不是最早的学生抄本。洛阳石印本底本不是乾隆抄本。栾星校注本系由多种残本合校、补缀而成,不能真实反映小说原貌,重新校勘和整理《歧路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李小成 《求索》2013,(6):130-132
作为先秦文学代表的楚辞内容丰富.给后世提供了各方面的写作素材。其中类书《艺文类聚》就从各个角度广泛地征引了楚辞,由于该书编撰、成书年代较早。与宋以后的版本比起来,有着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对人们校勘楚辞有参考作用。所以就后世流行的《楚辞章句补注》与所引之《艺文类聚》相比较,可见唐抄本与宋刊本之异同。  相似文献   

3.
李树亮 《求索》2010,(7):243-244,35
敦煌卷子中存有大量魏晋至五代时期的写本典籍,其内容尤其涉及隋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魏晋至五代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这些写本保留了宋代以前书籍卷子本的原始面貌,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尽管这些写卷绝大多数为残卷,但其中一些残卷却存有序文,不仅分布广泛,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且在标题形式、卷面位置、序文特点等方面都体现出与刻本书序完全不同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本文尝试以序文为切入点,从序的分布、形式、位置、特点及价值等方面,对敦煌卷子中的典籍(非宗教部分)作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汉书·艺文志》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学人多将其视为"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上乘之作,但就其实际成书过程及其六分法的体系来看,简单的称其为学术史著作似较为不妥。《汉书·艺文志》是在官藏书籍的整理过程中产生的,藏书目录是其原始和基本功能;刘歆虽在其中尤其是《诸子略》中倾注了自己的学术关怀,加入了一些考辨源流的文字,使之部分具有了学术史的功能,但仍不能完全撼动《汉书·艺文志》书籍目录的基本性质。《汉书·艺文志》是目录学与学术史双重标准的产物,但其作为目录的功能更为明显,学界对其学术史的推崇有进一步界定和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任玉函 《求索》2013,(9):144-146
作为咏物赋,《鹞雀赋》中包含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口语词,反映出当时口语的真实面貌,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了鲜活的语料。文章对《鹞雀赋》中重要的文字和词语作了校理疏证.试图为该赋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文本。  相似文献   

6.
黄庆丰 《求索》2012,(11):86-88
白居易所拟《百道判》是唐代科考的一种特殊文体。本文通过考察《百道判》文本,并与其他唐代史书和律令比照,以反观唐代特定的文书法律制度,研究表明:自成体系的唐代法律制度促成了唐公文管理制度的形成,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唐代科举取士及选官制度保证了撰写和使用公文的人才质量;《百道判》判词本身为唐公文提供了很好的模版,该模板虽用典精工、辞藻华美,但最终还是能以实用、中肯、解决问题为目的。可以说,唐代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一起促成了本属于文学范畴的公文,处于文化和政治的双重规定之中,最终被纳入到法律层面,更好地为政治服务。  相似文献   

7.
许刚 《学习与实践》2008,(3):158-160
张舜徽先生在《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中,订正今本《说文》共三百三十余条。极有裨于《说文》古本原貌之研究。这个极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亟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敦煌西魏大统十三年残卷(以下为行文之便,简称“残卷”),是目前反映北朝均田赋役制度唯一的出土文物。由于北朝的均田制度史书记载简略,因此“残卷”是深入研究北朝均田制度的宝贵资料。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据“残卷”的记载,对北朝均田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对于“残卷”的运用则存在着差异。王棣《从<邓延天富等户残卷>看西魏北周的均田制度》,是将“残卷”作为西魏北周推行均田制的实证,来论证西魏北周的情况。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S.0613号看北朝均田制的苦干问题》,认为“残  相似文献   

9.
由于唐代国史多系“总辑各实录事迹而成”,而唐代国史又是现存新旧《唐书》的基本材料来源,故此,对已佚历朝《唐实录》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现存唐代史料价值的认识。本文仅就唐代会昌朝重修《宪宗实录》的有关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一些欠成熟的看法,以求正于唐史学界。 唐代会昌何以重修《宪宗实录》?一般史籍多认为是李德裕所为。为便分析其细处,以下引录: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五,《周会(墀)墓志铭》“德裕会昌中,以思撰之元和朝实录四十篇,溢美其父为相事。公上言”,所上何言?《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周墀》有云:“故宰相德裕重定元和实录,窜寄它事,以广父功”。  相似文献   

10.
对各民族经济文化与交流的记载是《汉书》民族史撰述的重要内容。《汉书》将西汉时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大致分为农耕与游牧两大类,从经济文化的角度突出各民族的特点。《汉书》重视记载民族地区的物产和工商业情况,强调"通关市"的重要作用。《汉书》提倡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倡扬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包容,肯定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取得的成就。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西汉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谭淑娟 《前沿》2010,(10):133-135
敦煌《文明判集残卷》是非常独特的一组判文,其不仅有深刻的法律意识,还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和极高的文学价值,显示了唐代法律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作者选取复杂的疑难案件或辨或析,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给读者带来了获得智慧的满足,加之作者追求波折的叙述个性,使文本具有了极大的文学欣赏性。  相似文献   

12.
郭猛 《传承》2012,(12):72-73
互训是《说文》中重要的训诂方法,段玉裁以大徐本为底本,参照小徐本,从文字、音韵、训诂等不同方面对《说文》互训进行了精细的校勘和注解。以许慎原著和段注为底本来探究汉语互训字的变化,需要回归到义位的层面,结合书证考证其发展。义位的考查既可以探究先秦词汇的使用面貌和同义词自身的演变规律,又可以把握现代汉语部分双音节词的成词规律。大徐本和段注改字后形成的互训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凝结成96组双音词语。限于篇幅,随机选取"更/改,祭/祀,珍/宝"3组,依据书证对它们义位的发展与成词规律做历时的考查。  相似文献   

13.
《汉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同时也引起了语言文字学者的关注。古往今来,注《汉书》的人不少,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即使是大家,也总有疏漏之处,其中有些问题仍可进一步商讨。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初叶,敦煌莫高窟和吐鲁番吐峪沟等地发现了古代文书;到了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吐鲁番等地又陆续有大量古代文书出土。在这些古代文书里,专家们惊喜地发现了唐代法典律及律疏的写本和各种形式的官私法律档案,其中敦煌的唐写本律及律疏残卷就有十余件。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的《说文》研究中,校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以《说文》名家的钮树玉、严可均、段玉裁、王筠等无不倾力于此,然而他们的校勘颇有不同。清人的校勘表现出两种性质:一是以力求恢复《说文》原本为目标;一是以《说文》为基础,超越原书,进而实现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说文》为己志。理清清代《说文》校勘的性质,对《说文》学史、校勘学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石头记》早期抄本,是《红楼梦》一书思想、艺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和版本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广大红学研究者对每一部早期脂评抄本的发现,都是予以极大关注的。一九六二年,在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抄本室的藏品中,发现了一部首雪芹著《石头记》抄本。一九六四年,苏联著名汉学家缅希科夫(.兀.U.MeHb【IIHKoB)  相似文献   

17.
过去,《青少年修养》,考试出题,偏重于一些重要词句填空,名词解释及课本里有答案的问答题。这不利于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修养》的基础知识,也起不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近两年来,在对学生进行《修养》课的测验、考试时,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出题的内容。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唐代士人大量入幕,其中不乏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尤其是唐后期,士人入幕形成了风气,改变了士人入仕的途径,为国家储备了大量可用之才。同时,士人入幕还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歌、小说作品,繁荣了唐代文化。  相似文献   

19.
历史往往是非常有趣的。十八世纪中叶,中国差不多同时产生了两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在北京,曹雪芹创作出了一部《红楼梦》;在南京,吴敬梓创作出了一部《儒林外史》,这也可说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反戈一击《儒林外史》,顾名思义,便可以知道是一部描写封建时代文化人情况的小说。中国古代社会,自唐代(六一八—九○七年》以来,便实行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一般称之为科举。明、清两代(一三六八——一九一一年),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是八股文。这种文章,从内容到文字都有严格的规定:命题必须从儒家经典的《四书》、  相似文献   

20.
《论语》郑玄注已经失传。敦煌吐鲁番出土了30多个唐人抄写的《论语》郑玄注,可以恢复一部分郑注的面貌。郑氏注体制短小,文字简明扼要。礼学思想是其注《论语》的主要依据,但郑注政教、礼法并用,这也是郑氏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