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我国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社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价值支撑和基本特征。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作为我党重要的执政内容,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优化政策理念、实现政府转型和培育民间组织,以加快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建设的涵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当前的社会现实背景下社会建设的意义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社会建设理论,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意识形态的和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气 息与精神氛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素质。为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挥文化对和 谐社会的推动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杨阳 《前沿》2012,(16):55-56
市民社会理论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这在市民社会理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和社会建设思想,其中的“经济关系”“政治国家”“人类解放”等论断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理想范式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随着转型期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我国社会阶层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形态,同时研究的热点也集中到了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上来,并对社会分层背景下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有其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基本内涵。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和健全,我国的市民社会得到发育、成长和崛起。必须从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联接上解读当代中国的市民 社会。我国市民社会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与国家形成协调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这决定了其在结构和机制 上、在社会公共秩序和个人心理精神秩序上,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党,必然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样需要有学习型政党建设作保障。以学习型政党建设引导和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就能更好地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非公有制企业是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基于和谐的视角,非公有制企业应承担起相应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等责任。我们应从和谐社会的构建、企业家素质和企业文化的培育、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和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忠诚卫士,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坚强柱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正确协调各方利益,努力促进军队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军营,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实现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控制.是一个痛苦的嬗变和重构的过程,必须进一步对其本质和内涵加以科学理性的认识和把握。社会组织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结果,在和谐社会条件下的社会控制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控制主体的一个重要部门,必须在规范和引导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依托社会组织,进一步拓宽信息管控领域,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强化社会矛盾化解,改善对社会人的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控制能力,努力实现与社会组织在合作模式下对社会治安的善治。  相似文献   

12.
陈晓美 《传承》2008,(6):34-35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忠诚卫士,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坚强柱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正确协调各方利益,努力促进军队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军营,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聚焦"社会建设",这昭示着我国政府职能即将开始一次真正意义的转型,它标志着以个人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开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向社会公民权利回归的历程分析,总结浙江的现实经验,可以看出,培育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并能与之进行有效互动、制衡的社会力量,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14.
张文 《传承》2008,(20):42-43
公民社会有其丰富的内涵,公民社会提倡共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相通的、一致的。建设公民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各自成体系又一脉相承。构建公民社会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结果,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对社会治理途径与成本分析后所得出的必然结果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建设公民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 《传承》2008,(10)
公民社会有其丰富的内涵,公民社会提倡共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相通的、一致的.建设公民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各自成体系又一脉相承.构建公民社会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结果,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对社会治理途径与成本分析后所得出的必然结果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其具体实施过程应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确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并充分发挥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建设的功能.同时,要积极推动现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在制度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钟革秋 《前沿》2006,(5):216-219
和谐社会是在社会异质性增加、社会不平等程度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社会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社会结构呈现均衡有序的一种状态。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各要素分化的加速,社会异质性的加剧,社会关系的协调与社会结构的稳定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民间组织作为市场体制和国家体制之外的一项重大的组织和制度创新是社会组织类型不断分化、社会专业化的结果,能够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文化系统之间关系上发挥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华林 《前进》2009,(6):52-5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努力创建人口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是围绕“人”这个社会主体而展开,因此,人口和谐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社会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理论考察的基础上,立足和谐社会构建,分析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并阐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对当代风险社会环境的一种认同和反应,反映了执政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针对县域社会存在的农村、农民问题,通过制度改进以及建立应急机制来化解风险,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