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军民 《理论月刊》2006,(12):135-138
在古代社会,无论土地是私有还是公有,追求土地合理有效利用是土地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和动力。离开了对土地的利用,就失去了土地存在的意义。因此,土地所有权的本质,不在于抽象之“所有,”而在于具体的“利用”。如何发挥物的效用,充分利用物的价值是任何国家权利设置的基本原则,也是构建土地制度的价值标准。在土地利用问题上,罗马法中的土地用益物权制度与日耳曼法强调以利用为中心的土地制度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日尔曼法与罗马法是西方法制史上重要的法律体系,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法律的重要渊源。但由于受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立法技术和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者在法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本文对这些差异的表现进行了粗浅的评析。  相似文献   

3.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的诉讼制度主要有宣誓助讼和神明裁判两种基本形态。在制度设计和证据方法方面,宣誓助讼和神明裁判相对原始,缺乏理性和事实根据。在法律观念和司法原则方面,宣誓助讼和神明裁判具有鲜明的形式主义与团体主义特征,十分重视程序原则与社区责任,这是日耳曼法的典型特征。在英国普通法形成时期,这两种诉讼制度均走向衰亡,但其所体现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原则却存留下来并构成普通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罗马法监护制度与我国监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之舟  吴瑞芬 《前沿》2008,(2):95-97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立足于时代背景,从监护的对象、监护的种类到监护人的职责等,都规定得非常完备。反观我国,则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与罗马法的监护制度相比较,完善我国的监护制度,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5.
卜芳 《前沿》2013,(21):68-72
近代大学的兴起源于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波伦那大学就是从研究罗马法开始的。法学是研究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自19世纪以来,罗马法实际上已成为各国学者共同研究的对象。本文从罗马法的概念出发,系统地阐述了罗马法的产生背景和渊源,法学理论家所经历的时代、对现代法学研究以及对我国民法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我国的民法精神和制度,深入地比较和探讨了我国民法与罗马法的异同,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借鉴罗马法进行理论创新。本文为我国的法学理论精神和法律制定完善提供了历史依据,同时对我国的民法典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语言态度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日耳曼民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演变为线索,分析他们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态度,最后得到如下结论: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盎格鲁撒克逊人无不表现出对先进文明、上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使用人口占多数的民族的语言积极接受的态度,以及对落后、低层、经济发展缓慢、使用人口占少数的民族的语言的排斥态度。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界对中世纪欧洲罗马法继受的性质讨论不够充分,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近代萨维尼等主张,德意志与罗马法的关系是内生的继承关系,是特定政治环境下的一种价值陈述而非事实陈述的结果,继承论的支持者忽略了罗马人与日耳曼人是不同的民族、罗马法的影响在日耳曼统治区消失整整6个世纪等基本事实.罗马法继受性质的正本清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马法取得时效在罗马历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其中对当代较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作为补救权原瑕疵的取得时效.通过对罗马法上补救权原瑕疵取得时效的历史梳理和将其与近代善意取得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逻辑功能、构成要件、内容及立法体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关联.罗马法取得时效发挥着类似于近代法善意取得的作用.这表明罗马所有权绝对主义的观念并未导致其对交易安全的完全漠视;近代善意取得与罗马法取得时效名异而神似;而近代取得时效与罗马法取得时效名同而实异.  相似文献   

9.
私法领域的具体制度或理论离不开罗马法。罗马法中遗嘱行为被认为近代私法自治原则的渊源。意思表示是私法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罗马法遗嘱行为的发展过程具有严格的形式要求逐渐宽松和遗嘱人决定遗嘱内容的意思表示自由从绝对自由衍变到有限自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恒 《求索》2012,(1):253-256
罗马法的世俗化始肇于11世纪末,伴随着教皇革命而逐步开始的。中世纪王权和神权的斗争为罗马法的世俗化带来挑战和机遇。王权的最终胜出使罗马法在19世纪完成了世俗化的重大转变。世俗化的罗马法在婚姻、主体制度和利益等方面强烈地表现出与过去不同。作为一种形式理性的罗马法,世俗化疏远了人对神的关系,带来了人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
人们普遍认为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噶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罗马法文本中的确存在大量关于自然法的表述,然而罗马法上的自然法与作为一种高级法的自然法思想的意涵却是大相径庭,它所表达的只是一种被习俗化的"自然理念",立足于希腊自然法哲学研究罗马法的生成演进已经误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希腊文化或者更具体地说斯多噶哲学对罗马法的影响果真如学者所描述的那样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吗?在此问题上,学者们是否存在某种严重的偏见或误解?基于此种疑问,本文拟对罗马法上的自然法思想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2.
傅玲娜 《前沿》2010,(16):8-11
在法经济学视角下,有关强制要约收购豁免的法律规定构成了对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合理而有效的补充。不同的制度选择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强制要约收购作为一项公司并购中的法律制度,其具体规定对并购活动乃至整体经济的运行影响深远。强制要约收购豁免法律制度存在的价值在于缓和强制要约收购中的过硬规定,促进并购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本文将法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于有关强制要约收购豁免的法律制度分析中,试图对豁免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财产申报法的法律定位是该法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依目前理论界和法治实践的主流观点看,比较认同将财产申报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进行立法。我认为,该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应当说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罗马法复兴是指12世纪到17世纪之间欧洲各国对罗马法的研究和继承活动。罗马法的复兴既适应了当时新兴市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又符合与这一阶级结成联盟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罗马法的复兴,对中世纪西欧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使其法律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英国土地信托法律制度来源于英国中世纪的用益制度,当代英国的信托是中世纪用益制度的"直系后代",这是西方学者的一致看法。而西方学者对英国土地信托法的前身——用益制度的来源则有三种主要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罗马法相似的制度或理念,包括罗马法用益权、市民法所有权与裁判官所有权的分离、遗产信托等;第二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日耳曼法上的萨利克受托人制度;第三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伊斯兰法瓦克夫制度。对以上观点进行考察论证可以得出结论:用益制度来源于日耳曼法的观点最为可信,但是这并不能排除罗马法和伊斯兰法对英国用益和信托历史发展的影响。由于土地信托法在英美财产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从比较法的角度,在中国农地法律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英国土地信托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格罗索教授所著《罗马法史》的中译本于15年前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颇受中国读者的欢迎,在随后的几年中多次加印。1994年的中译本在书店里早已见不到了。现在,译者根据原著并  相似文献   

17.
法律的习俗基础是法社会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如果把法律看成向社会生活开放的意义结构,那么习俗就是这一意义结构最重要的源头活水之一。习俗是法律诞生的母体,并在法律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给法律施加着重要的影响。即便是在成文法高度发达的今天,习俗仍是支撑法律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古罗马人把诚信概念引入法律体系中,并且成为古罗马法的法律原则。诚信原则既是实体法的原则,也是程序法的原则,既是私法的原则,也是公法的原则,既是国内法的原则,又是国际法的原则,诚信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中。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对于古典学派社会学家来说,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关键不同在于现代社会有一个可以控制全国领域的正式的法律体系。法律是必须的,是某种自然状态下社会规则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明初,朱元璋一手建立了老人理讼制度,该制度是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一项非常具有特色的基层司法制度.文章把它置于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传统及明代乡里权力结构之下,利用法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造及其乡邻、老人等各方在这一制度下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从一个新鲜的视角探究该制度建立和崩溃的原因,以期加深人们对明代老人理讼制度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人们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