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落实于诗词一道,就是诗词自觉和诗词自信。诗词自觉建基于对诗词特性的"自知之明"。"直接插入生活",偏重于书写个人实际、具体的生活内容,雅化日常生活,就是古典诗词的显著特性和传统。表现日常生活,书写个人生活经历及体验,发掘日常生活本身的价值和美,依然是现代诗词的突出特征。诗词"直接插入生活",使诗词与人生高度交融和伴生,获得内生性而有旺盛生命力;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实现"诗意栖居";让诗词作为"民族文化基因"得以有效遗传。现代诗词写作大量是民间的、日常的、经验性的,只有确立"直接插入生活"的正当性和价值,民间性、日常化写作才有底气。解决诗词内容普泛化、写作日常化带来的随意性和平庸化问题,要辩证对待诗词日常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本文从哲学的角度,揭示"初"的源起,解读"初心"的提出,对"初心"进行阐释,并从确立对党史文化的自信自觉与给历史文化补钙两个方面,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现实重要性做出了历史辩证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闽学文化实践的自觉、自信及自律是文化主体的一种心理反应,亦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自觉"是一种能动的行为选择,它表现在自觉参与、自觉推动及自觉优化等三个层面。"自信"是一种肯定性的价值判断,它以文化认知的理性建构为前提,以文化认同的提升为根本,并以文化创新的推动为保证。"自律"是一种自我"规训",且对"他律"进行了有益补充,它展现为文化敬畏、文化礼敬及文化坚守。从"自觉"到"自信",再到"自律",是一个逐步升华的过程,其中"自觉"是前提,"自信"是关键,而"自律"则为保障。文化主体唯有做到自觉、自信及自律,才能够促进闽学文化实践的可持续性开展,并进一步推动其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和"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内在因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智慧和精华,是新时期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源泉。着力解决好优秀传统文化在承继过程中面临的时代问题,始终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创新,在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我们承继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积淀,在厚度、应时而变、应时而用的优势上,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文化自信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经验总结;是着眼全球视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定位;是立足时代课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叶忠海 《人事天地》2016,(12):12-15
正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5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他又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七一"讲话中,则明确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并认为文化自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丰厚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文化自信深厚历史底蕴。文化自信源自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璀璨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向辉煌,要坚持实践标准,确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坚守精神实质,传承弘扬丰厚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是基于"和合"思想与思维才设计出"执政党-参政党"的政党制度,这是中华文化底蕴和智慧的体现,这与基于竞争思维的执政党-在野党制度不同。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各有优劣,"执政党-参政党"制度最契合于中国文化与国情。这份制度自信的基础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文明成果:在农业文明时代,能够将广阔的疆域整合成一个国家,并且保持长期的统一、稳定的,只有中华文明。因此,在政治发展路径上,中国必须以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为基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能够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而不必也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惟其如此,才能夯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磐石般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需要从思想的高度上对文化自信及其确立的问题进行前提性反思。就内涵而言,文化是不同群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具有历史性、多元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文化自信的提出和确立离不开全球化的文化视阈。概念的解析为反思文化自信确立的路径提供了逻辑前提。历史性决定文化自信的确立是一个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多元性和差异性要求具有他者意识,实现一种文化间的自信,而非一种独断式的文化霸权。全球化为文化自信的提出和确立提供了现实的语境,确立文化自信要坚持改革开放,捍卫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具有深沉持久的力量,而文化自信的生成背后有一段深远的历史。经历天朝上国的优越心态到中体西用的文化反思,发展为以洋为尊的媚外心理,近代"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逐渐转向"文化自卑"。新中国成立后,整个国家以及文化自信的发展也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向上的发展阶段。"文化自觉"的萌芽发展为"文化自信"乃至新时代的"文化自强",体现了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回顾文化自信发展的历史和新中国七十多年的文化建设历程,立足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