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东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指挥员阮英平同志不幸遇难已经四十年了。四十个岁月的风雨,曾洗去多少如烟的往事,但福安人民对阮英平烈士的怀念却超越时空,永著心头。 5月10日,中共福安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纪念阮英平烈士牺牲四十周年报告会。”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和三所中学的  相似文献   

2.
王惠宇 《世纪桥》2004,(6):51-54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积极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游击战争。1935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对东北党组织进行改组,撤销中共满州省委,并从1936年2月到1937年初,在东北先后建立起了南满省委、北满省临时省委和吉东省3个省委和哈尔滨特委等组织。这次改组对东北抗联的后期斗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9月4日,广东省委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同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建伟在会上作了发言;9月5日,广东省委与海南省委联合举行纪念华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座谈会,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陈弘君作为党史专家参加会议并发言;同日,由省委党史研究室与广东、海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华南人民抗战历史图片展》也公开展出。省  相似文献   

4.
办合作社阮英平一边以宁德桃花溪苏区为立足点,着手恢复地方党组织和工农武装力量,开展闽东敌后游击战争,一边发动苏区群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自从1938年闽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反动派连年摧残我宁德桃花溪苏区。敌107师强迫群众拆桥破路,修筑炮楼,烧毁民房,杀戳百姓,苏区群众蒙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4,(3):35-35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沈阳市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1931年10月开始,陆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了10余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是南方红军游击队指挥中心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英勇不屈的江西人民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深化对抗日游击战争的研究张星星(国防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最主要特色,就是波澜壮阔、声势浩大、机动灵活、艰苦卓绝的人民游击战争。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区党委(省委)及其所领导的游击战争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理由是:首先,闽浙赣边区这块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以后又经过八年抗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则一直是在党  相似文献   

9.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高举党中央抗日救国的旗帜,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发出抗日号召,继而组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联合抗日义勇军、反日山林队等反日武装,共同抗日,进行英勇的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卫月,以王明、康生为领导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满洲省委机构庞大,有好细为名(事实是机构不庞大,也没有奸细)撤销了满洲省委。但其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功绩永不可没。中共满洲省委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揭露日本侵略阴谋,掀起抗日救亡高潮早在1931年7月7日,中共满洲省委在…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是南方红军游击队指挥中心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英勇不屈的江西人民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方方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者。他在几十年革命生涯里,长期与闽粤赣边人民生死与共、血肉相连,同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罗明等一起,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与发展工农红军及人民武装,进行反“围剿”战争,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北上抗日后,方方先后主持闽粤赣省委、南方工委、香港分局的工作,领导闽粤赣边人民,坚持抗战和解放战争,有力地配合了全国革命,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可磨  相似文献   

12.
阮英平传     
(一) 阮英平,又名阮玉斋,乳名兰茄,福建省福安县顶头村人,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阮英平十岁丧父,两个姐姐均送给人家当童养媳,母亲把希望寄托在阮英平身上,尽管家计艰难,仍千方百计送阮英平进了私热。两年后辍学,到本村一家叫“一团斋”的饼店当学徒。他根据饼店的商号,给自己取了一个文雅名字——玉斋。阮英平性格粗扩,脾气暴烈,乡里人都叫他“雷公”。他与青年伙伴黄信龙、黄良荣、冯(扌追)弟、阮(亻愚)伍等十八人,意气相投,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常为穷苦人伸张正义。远近乡亲们称他们为“十八义兄弟”。当地恶霸黄清河、黄金章等,则视阮英平等为眼中钉。胆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的建立(以下简称省委),对浙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领导浙南三年游击战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对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的时间、地址和省委委员问题有不同的说法。现将我们五年来征集到的资料和我们的看法提出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15.
莲花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全红县"之一),是湘东南特委、苏维埃政府和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驻地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赣临时省委驻地.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一九三六年成立的闽赣省委,党史界相当部分同志至今都认为:(一)它是成立于一九三六年四月的洞宫山会议,由闽北分区委和闽东特委统一组成。同时还成立了闽赣省军区;(二)省委书记黄道,省委委员有黄道、叶飞、范式人、阮英平、黄立贵、吴先喜、曾昭铭、曾镜冰等,省军区司令员叶飞;(三)闽赣省委下辖三个特委(闽北、闽东、闽东北)、七个军分区(闽北地区的闽北、闽西北、抚东、闽东北;闽东地区的福寿、古屏宁、霞鼎)。  相似文献   

17.
今年10月,是中共满洲省委成立70周年。中共满洲省委从1927年10月成立到1936年1月撤销,在8年多的战斗岁月里,领导东北各族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斗争和伟大的抗日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东北地区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东北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爱国爱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沙俄、日本相继侵入,东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北人民为改变自己苦难命运曾进行过长期英勇顽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是,这些斗争一次又一次地都失败了。当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这场游击战争,在战略上处于什么地位,起过怎样的作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笔者特作一简要的研究。一什么是游击战争?游击战争就是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战争。它是人民革命力量在弱小的情况下,为了战胜强大敌人并求得发展壮大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武装斗争形式。在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  相似文献   

19.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冯白驹是我党我军杰出的游击战争领导人之一。革命战争时期,在长期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面对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己的敌人,他紧紧依靠海南人民,领导人民坚持孤岛斗争二十三年,保持红旗不倒,为我军迅速解放海南岛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周恩来誉为“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帜”。我军许多擅长游击战争的高级将领也对冯白驹佩服不已。1956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