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5)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关键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受益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陈学珍 《理论导刊》2003,(10):46-47
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2,(6):47-48
正据2012年5月9日《南方日报》报道,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指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和享有幸福广东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广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强化制度保障。要以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底线公平为导向,加强社会领域基础性制度建设。弘扬劳动光荣的理念,让劳动者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使之享有与其贡献相适应的荣  相似文献   

4.
李瑞环同志在六次年会的讲话中谈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时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群众观点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就决定了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主人的地位,在任何工作中都要正确地对待群众。”他认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就是党的群众观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因此,我体会,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讲尊重人,首先一点应当是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这是最根本的尊重,离开了这个尊重,其它尊重、理解、关心就无从谈起。而且,这也决不只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根本的立场和态度问题,是由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和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9,(12)
细读《共产党宣言》,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人民主体思想。文中不仅阐释了"人民"的内涵及构成,而且论述了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内容,包括人民是革命实践的主体、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及人民是价值创造的主体等。新时期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主人翁地位及增进人民利益福祉三者相结合,有效发挥人民作为实践主体、历史主体及价值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扬 《求知》2007,(12):39-4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8.
社会建设问题凸显发展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必然离不开民主政治的发展。因而研究民生问题,不能就民生谈论民生,而要紧密地联系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来解决民生问题。在社会建设凸显的背景下,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和人的持续发展等社会权利的要求凸显了;在社会建设凸显的背景下,尊重和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包括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问题凸显了。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9,(12)
"不忘初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主题,它蕴含了深刻的人民主体思想。"不忘初心"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尊重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地位,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姚爱琴  陈维荣 《学理论》2012,(30):45-46
马克思从社会历史的整体性及其发展的必然性出发,在探究人民群众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实践中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科学论断,强调人民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人民历史观"重在"中国化"这一原理。"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共同富裕、全面发展、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人民历史观"渐进性中国化历程。  相似文献   

11.
黄信 《学理论》2014,(7):13-15
邓小平人本价值观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高价值取向,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原则;充分尊重人的道德情结;关注民生、实现人民利益的价值目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一个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是一个通过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促进人才充分发挥才智的社会。它必须通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推动社会共享发展提出了新举措。他强调通过精准扶贫确保人民底线公平、尊重平等的教育权利推动教育公平、积极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监管住房为人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秉持共享发展理念,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缩小贫富差距,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社会的美好需求。  相似文献   

14.
郭建宁 《理论视野》2013,(12):17-20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推进改革开放,加强文化引领。一、人民至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尊严是做人的标记、生存的保证、发展的需要、稳定的基础。人民有了尊严,社会体现公平,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何为尊严?据网络资料: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言之,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康德说得简洁:“人本身就是尊严”,意人即尊严。  相似文献   

16.
关于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对于人民群众在宪法范围内的宗教信 仰活动,要予以尊重和保护。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与反对封建迷信、宣传无神论并不矛 盾,要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引导宗教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杨玉秀 《学理论》2009,(28):74-75
宜居城市是人本城市。创建宜居城市,必须坚持人本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成果人民群众共享。人民群众既是城市发展的实践主体,又是城市发展的价值目标,创建宜居城市,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不断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群众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实际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庆斌 《求知》2014,(10):22-23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就在于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一、落实知情权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前提知情权是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重要社会事项以及与群众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实践表明,落实群众知情权不仅是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有效手段,而且是保障群众自身利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同党坚持不懈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历史,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一切为了人民,尊重和依靠人民,兑现向人民的承诺,贯穿于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和用好政权建设国家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二是始终坚持把实现国强民富、民族振兴作为党的神圣使命,正确判断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