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25-27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主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我院隆重举行。省人大副主任、民建省委主委、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赵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廷华、原副院长甄小英,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邵军出席会议,院党组书记冷祥初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度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莱文院长 ,尊敬的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柳斌会长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 ,我站在这个讲台上 ,接受美国和世界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莱文院长授予我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杰出贡献奖”感到无比激动 !我认为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也是授予我们伟大祖国教育科学工作者的荣誉。因此 ,我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向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院长先生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想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所以决定把这个奖章授给一个中国的教育科学工作者 ,主要是由于我和我的同行们所从事的教育和教…  相似文献   

3.
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出现的第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党是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掀开了我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新时期我国多党合作实现制度化、法制化。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以新时代中国梦为政治共识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相比,两者在政党制度理论、政党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与代表形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政党制度理论上,两者分野于洛克的思想;在政党与国家关系上,两者是体制内生性政党与体制外生性政党的区别;在党际关系上,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之间是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关系;在代表形式上,西方是聚和式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政治协商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5.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和特点。本文试就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诸问题谈点管见 ,谨以参考。一、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它的产生、巩固和发展不是任何人、任何政党、任何集团主观意志的反映 ,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领导作用 ,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政党制度适宜于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国政党制度实践的是有领导的党派联合执政、多元协商、合作治理国家的政治形式,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而是结构化的多党派协商合作制。中国政党制度内含一体多元结构,它不仅适宜于中国的社会形态的内在结构及其现代化转化,而且适宜于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民主成长,其进步与发展能够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民主成长提供新的资源与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依赖于政党文化。政党文化促进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中国共产党必须发扬自强不息、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探索政党文化创新的路径,推动政党文化的创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9.
梁丽萍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制度结构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在政权运作上,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本文比较中西方政党制度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政党与国家政权、政治环境等的关系构成一国的政党制度。一般认为,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的制度。人们习惯于根据一国实际执掌政权的政党的数量,把政党制度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相似文献   

12.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即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不是"移植嫁接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相比较,其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价值目标不同、结构特点不同、代表性不同、整合功能不同、政治稳定性不同、政治效能不同、民主实效性不同。这种差异性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合作型政党制度中和谐政党关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合作型政党制度类型,其本身既存在着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前提、基础和根据;同时也提供了克服难免产生和存在的某些不和谐因素和可能的现实条件与途径,我国这一合作型政党制度中和谐政党关系构建,就是其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政党协商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政党协商理论有着自身严谨的逻辑前提和内容要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党协商的逻辑前提,民主党派以参政党角色参加政党协商,协商的内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事务。新形势下,要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优化政党协商制度,提升政党协商实效。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产生发展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这一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符合我国国情,充分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1-13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理论研讨会暨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13届年会在昆明召开。省政协副主席、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罗黎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延武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赵明辉主持开幕式,副院长陈友康主持学术报告。副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党制度具有党际和谐的内在机理和优势,通过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的和谐运转、良性互动,才能将政治体系中的多种力量汇聚成强大合力。但目前政党关系尚处于一种低级阶段的和谐状态,有待于向更高水平的和谐发展。积极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当下应着重认识、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在执政党的领导与参政党的独立性之间保持平衡;二是在“团结合作”和“互相监督”之间找准平衡;三是在执政和参政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5月21日)尊敬的李韧书记、马建荣院长,各位老师、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联合举办"新思想同心闽北行"活动暨全市统一战线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培训班开班式。首先,受袁毅书记委托,我代表南平  相似文献   

20.
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崭新的新型政党关系、崭新的政党执政方式、崭新的人民民主实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