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各类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主要呈现社会公益性、行业自律性、公众参与性、网络虚拟性的特点。社会组织在公安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其规模越来越大、活动越来越频繁。公安机关应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发展趋势,搭建与社会组织联系沟通的桥梁,构筑"警企共建"、"警企(社)合作"社会治安管理模式,推动公安社会管理相关工作社会化,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基础,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基层街道、乡镇而言意义更为突出。社区、村是城市的细胞和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基层做起,做到"贵在实"、"贵在恒"、"贵在专"。只有这样做,才能凸显出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管理,近年来,四川省米易县本着"监督管理、积极引导、提升功能、服务社会"的理念,采取六条措施,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米易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管理质量评估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苑  叶萍 《前沿》2011,(24):127-129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组织管理质量评估属于"内部评估",其不足表现在评估主体、评估手段、评估程序及标准等方面。"第三方评估"已在公共服务领域有积极尝试,且国外已有成熟的模式供借鉴,对于改变这种状况具有标本意义。研究建议,社会组织管理质量评价应积极实践"第三方评估"模式,从意识转变、法律保障、信息公开入手作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随着社区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民政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责更加突出。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源头上根本上加强社会管理、优化社区服务的重要途径。近期,在"深入基层,服务民生"调研蹲点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深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部署的"三项重点工作"和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应当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围绕大局,树立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理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全面推进新时期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化、多元化、动态化、精细化。  相似文献   

7.
韩建中 《今日浙江》2011,(14):53-53
近年来,下城区顺应社会需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以"351"工程为中心,注重"夯实基础、以防为主、重心下移、多元互动"的城区社会管理新路子。"351"就是社会管理三个层面上的"五个一"。治安防范工作"五个一"。  相似文献   

8.
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桔华 《湖湘论坛》2011,24(3):90-94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促使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在社会结构转型期,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健全,整个社会正处于矛盾凸显阶段,社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模式,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谢松保 《中国民政》2011,(6):19-19,3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民政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剑平 《公安研究》2010,(12):28-31,84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当前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与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和管理范畴不明确、管理方式不科学问题,应当科学合理划分管理范畴、遵循管理原则,着力解决"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要按照标准引领、资源整合、手段升级、机制创新的思路,实现社会管理的责任化、社会化、动态化和一体化,达到全面掌控社会局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切实保障社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义乌市公安局立足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保障者的角色定位,确立"以民为本、科技支撑、社会协同、规范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不断探索基于源头控制,具有协作、专业、主动等现代警务特征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取得了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和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双赢。从义乌实践来看,加强和创新基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一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风向标";二要重视现代科技支撑,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三要坚持民本理念引领,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点";四要突出协调发展推进,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统筹性";五要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2.
资金星 《湖湘论坛》2011,(6):122-125
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社会管理创新之根本在于"人","人"不仅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也是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的对象。为此,我们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确立"人本"价值观,这既是社会管理创新本身的内在规定,也是社会管理创新中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客观使然,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彰显。  相似文献   

13.
刘庆顺 《中国民政》2010,(11):56-57
近年来,顺义民政工作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管理精细化"要求,在"大民政"理念指导下,凝炼并坚持"在思想观念上亲民、在工作部署上为民、在措施保障上利民"的"三民"理念,大胆探索实践,创新体制机制,创建了以社会救助、和谐社区、社会福利、社会组织"四大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工作体制,形成了科学合理、严谨务实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发挥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队伍的重要作用,推进城乡社区自治和社会自治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邵胜 《中国民政》2011,(12):31-3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6.
论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卿立新 《求索》2011,(5):82-83,75
网络虚拟社会迅速发展壮大,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面临有别于现实社会管理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科学面对、探索实践这一现实课题,是新时期社会管理的重大历史责任。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要从统筹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管理、狠抓"执网"能力建设、畅通网络民意渠道、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加强自律管理、推进网上诚信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唐钧  张晓涵 《中国减灾》2013,(11):32-34
近年来,城市管理伴随着社会转型直面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社会问题存在激化的态势.当城市管理逐步演变为以社会管理为基础的城市系统管理工程时,城市管理应用风险管理,并随着社会管理转型为"共治"将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转型到"和谐社会"的诉求。文章以历史坐标中信任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解析,指向未来的理性审视昭示,合作型社会管理是后工业社会管理之理想模式,而合作型信任是构建合作型社会管理的基础。鉴于中国现实情境不完善下合作型社会管理的建构,通过现代公民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育促进合作型信任关系的形成是合作型社会管理得以实现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党就有权力重心下放的意愿,这表现在建党之初强调的建设"大的群众党"到建国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城市管理和建设,再到今天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等。但是,由于党成立初期处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国家和民族的危机使得革命成为压倒一切的选择,进而社会与国家、社会管理与革命走向一体,一切完全处于社会革命的发展路径之下——即革命式的社会管理;长期"革命式的社会管理"所形成的路径,在建国后得以进一步延续——表现为"运动式的社会管理",而在政治化的运动背后,社会本身则被完全被遮蔽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领域开始从政治化的国家中分离出来,突破了建党以来的社会管理路径,进而实现了社会管理的革命——现代社会管理理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以来,唐山市妇联在全市探索推行了妇女信访代理模式,形成了"领导重视、妇联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探索了一条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