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国君 《新青年》2022,(4):58-61
<正>“千古一人虞允文”每到一地,总有地方官吏按惯例来迎,引岸接风叙旧,倒也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两岸风物怡人,山光水色变换,“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令人胸襟开阔,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过金陵,走黄山,上九华山,至采石矶,陆游与家人疮疾痊愈。他站在船头,看采石矶突入江中,峭壁千寻,晚霞落照,大江奔流。晚泊舟后,问诸子曰:“尔等可知采石矶大捷?”  相似文献   

2.
内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独具特色,被称做“鬼斧神工”、“中国一绝”。目前笔者在衡水市参观了“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有三个“没想到”:首先没想到在衡水有专为内画建立的大型私人展馆,琳琅满目的内画艺术品晶莹剔透,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据知以京城之大尚无一家。再是没想到冀派内画在当地的繁荣.从业者达四万余人,为国内外之翘楚。衡水有艺术传统.一般人可能不知:北京琉璃厂原来就叫“衡水街”。三是堪称冀派内画泰斗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级美术师王习三先生就在衡水。  相似文献   

3.
人有一技,已颇不易,倘有一绝,即属难得,而集三绝于一身,则当称非凡天才了。被誉为三绝艺术大师的唐明,就是这样一个非凡的天才人物。  唐明原名么玉明,1945年7月生于唐山市。1968年由部队复员到北京铁路局。他的“三绝”艺术,可用六个字概括:最快、最小、最大。一绝:世界最快速度的毛笔肖像速写  人们画速写多是用铅笔或钢笔,而唐明则是用毛笔、宣纸,追求国画特色。而且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在他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举办画展时曾作速写表演:用毛笔、宣纸为10个人作肖像速写,不到15分钟,10个人的肖像速写全部画完。在场的…  相似文献   

4.
“罗高寿”是汉姓名,这一汉姓名与俄文姓罗加乔夫(Рогачёв)的读音多少有些相似,图个吉祥如意,就取名“罗高寿”。作为父辈的罗高寿,其俄文全部姓名为阿列克谢·彼得洛维奇·罗加乔夫(1900—1981)。“罗高寿”这个十分汉化而颇含吉利意义的姓名是罗加乔夫给自己取的。他是一位汉学家,深谙中国的儒家文化。《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又,在《论语·雍也》中也有这样的话:“知者乐,仁者寿”。至于“高寿”即是长寿。他的哲嗣伊戈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加乔夫在来华工作时,就继承了父亲的汉…  相似文献   

5.
听来的经典     
刘治寰 《新青年》2004,(9):28-29
日前,与好友一家聚会,其子十三四岁,初二学生,身高一米七五,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甚是讨人喜欢.其间与其闲聊,问曰:可否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答曰:看过.看的什么?小说吗?答曰:电视剧.又补充曰:同学皆如此.闻此,余不禁感叹,短短二三十年,世事变幻有如白云苍狗,现今知识传播渠道竟是如许之多,报刊、书籍倒也罢了,电视、网络这样的"死"东西竟然也充起了主角,快餐文化充斥人们的眼帘,书店里摆满了经典作品的缩写本,多则多矣,但经典作品里的精妙之处岂是这些"垃圾"所能体味.  相似文献   

6.
“堂”最早是怎么来的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说:“堂,殿也。从土尚声。”可见,“堂”是个形声字。《说文解字注》作了如下解说:“殿者,击声也,假借为宫殿字者。释宫室曰,殿,有殿鄂也,殿鄂即礼记注之沂鄂。说文作垠作圻,释名释形体亦曰:臀,殿也,高厚有殿鄂也。……堂之所以称殿者,正谓前有陛,  相似文献   

7.
“榴?,留连,流连忘返。我交中国朋友,做中国生意,也是一种‘榴?情’。”杨天培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他曾讲起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带了不少随从,日久有思乡之情。他猛抬头见到当年他登陆之处,长出结满带毛刺、椭圆形果实的参天大树,令人摘果,气味难闻,掩鼻食之,香甜无比。久之,众人食果“成癖”,郑和遂为此果起名榴?。”榴?是东南亚的水果之王,是当地人最喜爱的水果之一,又有郑和下西洋的美丽传说,于是这种“榴?情”成了联结我们双方感情的鲜活内容。杨先生的名片中,有一大堆头衔:马来西亚新原企业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及新原机械、新…  相似文献   

8.
拙文《试论字喃的演变规律及其消亡的社会原因》(下简称《试论》)在《东南亚纵横》1990年第3期发表后,林明华同志在《东南亚研究》1991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喃字演变规律及“消亡”原因管见——兼与罗长山同志商榷》下简称《商榷》的专论,不吝赐教,实令笔者感激不已!《商榷》不乏创见性和启发性论述,而且涉及的问题几乎是全方位的。但针对《试论》而发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三曰”(“六个字”),即一曰“反推”;二曰“虚拟”;三曰“无关”。现笔者拟就这“曰”分别进行如下“思辨”,作为对《商榷》的答复,期望林同志和专家学者们赐教。  相似文献   

9.
《易经》是中国上石时代最早的一部筮书,也是研究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的哲学著作。据《周礼》春官大卜载:“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此中《连山》、《归藏》当是  相似文献   

10.
电视屏幕上每隔一小时就有时间显示;收音机里也不停地报时:“嘀,刚才最后一响,北京时间……” 电视和收音机显(报)出的“北京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如何报出的呢?说来令人惊奇:“北京时间”是从陕西“中国时间城”发出来的,而驻守在时间城的是一个连的中国守时兵。  相似文献   

11.
郑和、王景弘七下西洋,秉睦邻友好、和平外交之宗旨,以无敌舰队之实力为后盾,“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三次用兵,剿灭海寇及图谋不轨者,致海道清宁,“海外诸邦,益服中国威德”,“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南亚、东南亚诸国与天朝共享太平和谐。这正是:“没有霹雳手段,哪有菩萨心肠?”《司马法》有言:“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尉缭子》亦指出:“兵者,所以诛乱禁不义也。”与此同时,郑和、王景弘下西洋“抚外夷以礼,导人向善”,“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沿途传播中华先进文化,致使远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中日关系"政冷经温"的症结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白伯骅画选     
人物画大师范曾先生从不轻易褒许同行,他曾自称“几根衣纹,足以睥睨古人”。然而其一次题同为人物画家白伯骅的画作,却对其作甚为称誉,曰:“伯骅一代传神妙手……世人宝之非徒然也。”足见伯骅所绘人物功力也可以“睥睨古人”了。伯骅之画名遍及海内外,他的仕女人物画一直为收藏界所重,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直在上扬。他是有“中国列宾”之誉的人物画大师蒋兆和的入室弟子。本人亦出身书香世家,曾祖白恩佑为清咸丰年间的翰林,擅长书画。所以书香不绝,伯骅幼时即对绘画颇有兴趣,习碑帖,好古文,能写一手清隽的书法。少年以后入专业美术学校,严…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为什么对中国这么强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