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南海问题的当前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周边有关国家不断强化和扩大在有争议海域既得利益的行为和南海对于中国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积极介入,使得南海问题呈现出危机化的发展趋势。近些年国际战略环境的转变和南海区域环境的变化给中国应对南海问题造成了许多不利因素。对此,中国需要着眼于和平发展的战略大局,维护南海局势稳定,立足主权在我,提倡合作治理,并通过构建相关管理机制的方式推动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2.
美国提出"南海冻结论"再次表明了积极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态度。美国虽然是南海的域外国家,但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霸权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二战后美国控制大陆边缘地带的霸权战略将南中国海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根源。奥巴马维护美国所谓"领导地位"的战略,使南海问题又成了美国战略利用的工具。美国不仅要维护其在南海的利益,还要借南海问题达到其主导地区秩序走向的目的。这使南海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场所。因此,中国在进行维权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战略利益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军事力量弱小的国家,越南和菲律宾都通过实施对冲战略规避与中国在南海对立相争而导致对华关系恶化的风险,但是结果却不尽相同。中越邦交恢复正常后双边关系大局几乎不受南海问题影响,而冷战后中菲两国关系不时被南海问题绑架。文章认为越菲两国南海对冲战略的策略结构差异导致了不同结果的出现。越南的南海对冲战略以低对抗性的接触策略为主,而菲律宾以高对抗性的平衡策略为主。两国南海对冲战略的策略结构差异反应出越南和菲律宾对中美这两个大国不同的看法。这样的看法建立在越菲两国在过去与大国长期互动的实践基础之上。越南以史为鉴,高度重视中越关系大局和平稳定,在南海问题上坚持对中国的接触策略,同时奉行"战略自主"的外交原则,避免再次卷入大国政治。菲律宾习惯于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以及美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影响力。长期以来菲律宾对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怀有脱离实际的期待。美国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菲律宾有恃无恐,在南海问题上大胆地执行了"亲美"路线。  相似文献   

4.
中国始终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推动该地区国家合作与发展的坚定力量。经过数年的力量和意志较量,中国引领南海战略态势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当前南海的战略紧张态势虽然明显趋缓,但主权争端与大国博弈的结构性矛盾仍在,相对平静局面的基础并不牢固。而且随着实力对比的剧烈变化,南海问题进入了分别以主权和国际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博弈的"高级斗争"阶段。着眼于和平崛起、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构建周边战略依托带的大局,中国应当从长计议,将自身的实力优势和目前相对有利的内外环境转化为体现合作共赢精神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南海地区,中国与有关东南亚国家关于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争端久拖未决,该地区历史上爆发过数次国际危机,美国均不同程度介入其危机管理过程。当前南海问题的发展走向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密切相关,美国对于任何可能出现的南海危机不会置身事外,在南海问题趋紧以及美国积极介入的态势下,中国要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加强南海地区的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维护我国在南海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于向东 《亚非纵横》2012,(5):53-56,58,60,62
近年来,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时而出现一些摩擦,中越关系因为这些摩擦一直在曲折中保持发展,集中体现为双方高层间保持交流与互动。同时,中越双方还达成一系列共识,从大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推进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还愿妥善处理海上问题,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尽管中越双方已达成诸多原则共识,但越方在落实海上问题原则共识上需表现出更多诚意。  相似文献   

7.
中菲黄岩岛事件要求我国加快出台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对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海洋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具有特别指导意义.由于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的形成和显现有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对其的处理不仅考验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也关系我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成功转型,更关系我国核心利益和海洋权益的维护.我国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是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实现的,易被他国接受.同时,为确保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将其政策和措施等予以固化.为此,我国制定海洋基本法就显得特别紧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海正在成为各方博弈的角力场。美国东亚战略、中国和平崛起和其他东亚中小国家的权衡,都将交织体现在南海问题上。南海问题所处的框架是正在形成中的东亚太平洋战略均衡。航行自由问题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实施准则将是斗争的焦点。为保障战略利益,中国必须拥有三根支柱:确保中美战略稳定,经济相依存不被抛弃;睦邻政策赢得周边中小国家信任;凝聚中国国内共识一心。  相似文献   

9.
南海问题已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大国安全互动的热点之一。在中美两国围绕南海问题进行复杂较量和博弈的同时,日本也在积极谋划和设计对南海问题的战略介入,这无疑会使本已复杂的南海局势更为复杂。有鉴于此,本文以日美两国推进对南海问题的战略参与为切入点,分析了日美同盟战略升级和战略扩展的基本趋向,阐释了日本对南海问题积极参与的战略动因,并结合日本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践,对日美合作的未来态势进行了前瞻与预判。日本积极介入南海安全博弈既是其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结果,也是迎合美国再平衡战略而转变日美安全合作方式的具体措施,其目标是以日美同盟为基础建立新的地区安全机制,防范和遏制中国的崛起,塑造和重构一个有利于日本的安全秩序与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到访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为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双方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关系的增进提供了新理念、新指南,同时或可为南海问题和南海局势的发展带来新环境、新框架。中国不仅要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为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展开互动营造更为良好的政治氛围,而且还应积极与东盟就南海议题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正面应对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考虑,增强互动的实效性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促使南海由争端的焦点变为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南海政策受中美关系的影响,是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美国积极介入南海问题以来,其南海政策不断发生演变,从奥巴马政府的“双轨政策”到特朗普政府的“武力威慑”再到拜登政府的“一体化威慑”,促使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主要通过军事、外交和法律3种手段,相互结合、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威慑和遏制中国,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通过对美国南海政策的实践成效进行评估发现,美国南海政策的调整引发域内国家与域外国家、南海领土主权争议与海洋秩序争议等多层面的联动反应,使南海问题变得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从长期考量看,美国南海政策的实施存在诸多内在局限性。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塑造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周边外交关系,不断加强在法理层面的有力回击,从而运筹南海问题,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南海安全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分布着马来西亚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海域,是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践在南海地区“维护海洋环境的稳定,不受限制地开发海洋资源和开展国际贸易”的战略构想,马来西亚通过建立和发展自主的国防力量,与区域内外国家开展有限的安全合作以增强在南海的防御能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对南沙部分岛礁的占领,实现其在南海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安全。马来西亚将南海视为其海洋利益拓展的前沿阵地,在南海问题趋于复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南海地区的力量平衡,创造对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3.
南海问题虽然是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双边海上领土争议,但其域外影响因素却正在发酵。除由来已久的美国因素外,印度——一个有着地区大国抱负的南亚国家——的影响日益显现。自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制定并实施东向政策以来,南海地区被界定为与印度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延伸区域。近年来,印度在南海海域加大了战略投入,通过加强与东南亚海上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未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中的作用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评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东海南海面临的领土主权及相关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加剧。除了人类生活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导致资源竞争加剧这个大背景之外,中国将强而未强,美国加紧防范,一些国家欲利用战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投机,扰乱了东亚合作发展大局。是否能够妥善处理海洋权益争端,是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一场能力测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印太战略"的出台和实施,美国加大了在南海地区进行战略经营的力度。美国针对南海问题着力构建联盟新样式即小多边合作,采取"美国+关键国家""美国+南海争议国家""开放型小多边"三种小多边安全合作形式,全面干预南海事务,导致南海争端中物质性利益与非物质性诉求相交织,南海问题更趋复杂和严峻。虽然囿于地区国家的务实外交、大国平衡手段以及对主导国的不信任等内生性局限,南海小多边安全行动实质性进展不大,却也带来了地区热点复杂化、中美竞争加剧等安全挑战。惟其如此,中国需慎重研判应对,支持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中心性,倡导多边主义,以更加长远和战略性的思维和行为塑造南海地区格局。  相似文献   

16.
南海拥有中国"四海"中最大的海域,其主权利益和海洋权益至关重要,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南海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南海安全遭遇严重威胁,尤其是美国等域外国家的竭力干预,致使南海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尖锐化、国际化的趋势。面对进一步恶化的南海局势,中国应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积极开展安全合作,寻求最大安全公约数;同时,中国须加强能力建设,保持战略定力,敢于反制挑衅行为,坚决遏制南海危机,有效推进南海的和平、安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海航行自由"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剑指中国的"撒手锏",超越"南海航行自由"陷阱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际法和实现海洋强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美国打着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幌子行"舰机"航行自由,目的在于护持美国的亚太霸权地位。中美南海航行自由纷争的本质是海洋霸权国与新型海洋强国在南海战略矛盾和战略利益的竞争,其法理诱因是双方对航行自由原则的认知分歧,也是美国理想主义"海洋自由"传统和实用主义"航行自由计划"的延续。中美"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不断发酵对中国海洋军事安全,海洋战略空间的拓展以及海上崛起的舆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应当在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思考该问题的解决路径。中国超越"南海航行自由"陷阱的首务是要保持战略定力,为实现中国海洋强国争取战略机遇期;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对话,在南海构建稳定的航行自由机制;要在国际舆论、海洋法律秩序和区域海洋公共产品提供中争取外交主动,适时适度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关于南海争端与中国国家安全的研究,大多基于对象国政策、南海地区权力格局以及中国政策的动态分析,缺乏对于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和政策的系统梳理。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包括搁置、大局和寻求共识等多维度的内容,同时对于争端本质倾向于和平的看法。它经历了从基于战略理性的单边默契到文化认同的单边默契的演进,体现了螺旋式变化的特点。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固化受到特定政策效果的正反馈、道德正义性以及政治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力量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外生环境的震动与刺激和领导集体的战略决心增强的情况下,它会发生积极的调整与变化。剖析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内涵、特性及其演变,能为理解中国外交的微观基础以及处理好中国的相关争端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南海争端的双层复合博弈是指中国同5个南海沿岸国之间的南海利益博弈与中美之间的南海战略博弈两个层面的相互渗透与影响。五国力图通过中美战略博弈维护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美国则希望通过五国与中国之间的南海利益博弈强化其战略优势。当前,南海争端的双层复合博弈出现冷战性质的对抗倾向,南海利益博弈被美国掀起的大国战略竞争所裹挟,体现为崛起国与周边中小国家利益协调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受到美国的强烈影响。"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虽然进展缓慢,但一直在前进,体现了中国和包括五国在内的东盟缓解南海争端内在的不竭动力。有鉴于此,中国宜通过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理念予以精准应对,既要将和美国的南海战略博弈与中国和五国的利益博弈区分应对,又要针对五国不同特点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自奥巴马政府上台,海洋安全特别是南海问题已经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抓手。8年来,打着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旗号,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先后经历了积极中立、积极关切、逐步介入到试图主导4个阶段,持续打造了包括军事、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由美国政府、国务院、国防部、国会以及盟友、准盟友等不同主体参与的网络化的南海战略。美国南海战略的不断推进,冲击了原有的海洋安全秩序,带来了中美之间竞争加剧、东盟统一性受阻以及陆海国家对抗性增强等一系列地区安全问题。消除在南海问题上的安全悖论需要中美战略互信的增加、战略共识的达成,以及在南海地区建立起相关各方之间新的战略稳定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