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同志,到今年3月22日离开我们整整30年了。 艾思奇同志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30年代起他就在上海参加革命活动,发表文章批判旧世界,批判各种反动思潮,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抗战开始他到了延安,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在党的理论、宣传、教育以及文艺、新闻等各个部门都从事过工作,致力于马列主  相似文献   

2.
江上青烈士,江苏扬州人,观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的叔父。他在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先后在江苏、上海、安徽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7月下旬,在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不幸壮烈牺牲。江上青烈士既是一位出入于斗争第一线的无畏战士,又是一位以诗歌为“投枪”和“匕首”的诗人。早在学生时代,江上青就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而两次被捕入狱。两次入狱时都不超过20岁,两次被捕时间相距不到一年。第一次是在扬州上中学时,第二次是在上海读大学时。在狱中,他以诗歌为武器与国民党反动统治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上青同志的革命激情、敏捷思路和文学才华,是极为杰出的。他的演讲和著文,都使听者、读者在心灵深处激起波澜,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知识分子的精英,是党的好党员好干部。我们虽相处不久,但留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受到的启发和教育很多。我们不仅是亲密的战友,互敬互爱,而且是难得的一位可以倾谈的知交。得知上青牺牲消息后,悲痛难已,而且一直在心的深处怀念他。一位革命者能够活在人民和战友的心中,他是真正永垂不朽的。   ——张劲夫《追悼上青同志》 上 篇   江上青 (1911年 3月 12日— 1939年 8月 29日 ),江苏扬州江都仙女镇…  相似文献   

4.
封面所刊照片,为宋庆龄、何香凝、向警予同国民党女党员代表1925年4月17日在孙中山故居前的合影。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不幸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决心完成这位革命先驱者未竟的事业。在此期间,她在何香凝的陪同下,往来于南京、上海之间,一边积极参加孙中山的殡殓、移灵等活动,一边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临终遗愿和三大革命政策。孙中山逝世后,由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组成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全市范围内及外省市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悼念和宣传活动。3月22日,时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青年妇女部部长助理…  相似文献   

5.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参与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临时团中央的第一任书记,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领导中国青年运动方面有过重大贡献;他是我国较早认识军事工作具有特别重要性的共产党人之一。他一九二二年曾来福建,进行建团和革命活动。俞秀松,亦名俞寿松,字柏青,一八九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大西  相似文献   

6.
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宣传家。在他短暂的、光辉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是他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一九一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年仅二十  相似文献   

7.
吴荻舟同志是福建龙岩人,生于1907年,1992年在北京逝世。我曾和他在一起战斗、工作过,回顾他革命的一生,认为他是一位令人敬重的人。 吴荻舟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重要阶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大革命时期,吴荻舟就在家乡龙岩参加北伐的宣传活动和党领导的地下斗争,后来因此而被迫流亡他乡。20年代后期,他在上海念大学时,正是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白色恐怖盛行,实行反革命大屠杀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历史学家华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表达对华岗的敬仰和怀念,特撰此文以为纪念。华岗与上海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是华岗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早在1926年5月,华岗就在上海开展革命工作,担任过社会主义青年团沪西区团委书记,20年后的1946年春,华岗又受周恩来派遣由重庆到上海,任中共代表团顾问和中共代表团驻沪代表,不久又担任上海工委书记,积极从事党的宣传和统战工作,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担任上海工委书记1946年5月初,随着国民党政府还…  相似文献   

9.
李汉俊小传     
李汉俊烈士是我党创始人之一。在我党创建之前,他就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宣传“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他毕生精力除了长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积极进行了工运、学运、妇运和统战活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杰出的人物,自然要遭到新旧军阀的忌恨,终于在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为国民党西征军、桂系军阀胡宗铎、陶钧等人所逮捕,未经审讯,当晚即被枪决。牺牲时年仅三十七岁。全国解放后,党中央缅怀对中国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先烈们,李汉俊是被最早谥定  相似文献   

10.
李汉俊(1890~1927),原名李书诗,湖北潜江人,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最早的成员,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在建党时期,他的主要革命理论实践活动有: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参与组织中国工人运动李汉俊中学时代就在日本求学,直至1918年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大学期间,他虽然专修工科,但由于关心国家的命运,很注意社会科学的学习,并结识了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在河上肇的影响下,由“最喜欢数学”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日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初步接受了马克  相似文献   

11.
董丹 《世纪桥》2012,(17):30-32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文化宣传战线上的抗日志士姜椿芳在哈尔滨从事地下抗日活动,先后担任过共青团哈尔滨团市委宣传部部长、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他主编《满洲青年》等刊物,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传抗日救国,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我党宣传抗日的有力阵地。他与左翼文人一起领导了哈尔滨左翼文化运动,团结了一大批爱好文艺的进步青年,激发了群众反满抗日的斗志。他因发表进步作品被捕入狱,后被组织营救出狱秘密赶赴上海。他早期在哈尔滨的地下抗日活动,以及由此确立的共产主义信念并走上革命的道路,是其后来成为卓有成就的坚定的共产党人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首道     
王首道,原名王芳林,化名王一分,1906年5月出生在今浏阳县上洪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聪明好学,得到亲友资助才勉强上了高小。1921年,他在张坊读高小时,陈昌、夏明翰等来浏阳各校宣传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他第一次接触到革命理论。1922年王首道考入长沙“修业农业专科中学”,在这里,他读到了《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和介绍苏俄革命的小册子,积极参加了省会的革命活动。在斗争中,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13.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正式开幕。7月30日,法租界巡捕房派出十多个荷枪实弹的武装警探,突然包围会址进行搜查;但不多久,这帮家伙撤走了。全体代表安然无恙,这曾是一个疑案。原来,当年出席“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曾在荷属爪哇从事革命活动,被当局驱逐出境。此后,他的行踪受到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情报部门的监视。1921年春,他奉命担任共产国际代表。前往上海。  相似文献   

14.
陈莹莹 《当代贵州》2013,(16):42-44
1934年,这里诞生了第一个毕节地下党支部,星星之火在峰峦叠嶂的高原点燃;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鸡鸣三省会议",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6年春,红二、红六军团转战至毕节,留下了苦难辉煌的革命史诗。高原火种1933年,进步青年秦天真于贵阳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毕节,组织当地爱国青年和进步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同年冬天,早年在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林青、缪  相似文献   

15.
刘晓     
刘晓,原名运权,字均衡,化名镜清。刘晓是他在上海开展革命活动时,当时负责江苏省委工作的任弼时以他年龄小而给取的。 1908年5月13日,刘晓出生于辰溪县辰阳镇桐湾溪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刚5岁时,母亲病逝,这给他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苦涩。尤其是后母的分心,  相似文献   

16.
谭梓生,安徽华德县人。早年人宣城第四师范学校就读,曾多次聆听共产党人俸代英教诲,思想激进,立志投身于革命事业。1923年在上海法政大学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6年夏,谭粹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继续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开展军命活动,使胜德的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当时正值北伐战争进行当中,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6师政治部本任、中共党代表萧劲光途经皖南,他于19对年村委派遣挥牛仟大虽命时期的施德县第一壮县长,由于他习惯于一身学生装,脚穿草鞋,为革命四处奔波,1927年四…  相似文献   

17.
张春桥是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1965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宣传文化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后,张春桥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在上海的罪恶之一就是收罗和驱使反革命别动队—“游雪涛小组”。这个当时在上海鼎鼎大名、令人谈之色变的特务组织,  相似文献   

18.
孙健萍1919年1月1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教书先生家里。他从小勤奋好学,16岁考入济南一中。孙健萍在这里受到我党的直接教育。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中,他秘密地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学联”、“民先”等革命组织。他团结和带领进步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抵制日货,号召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严重的民族压迫,激烈的阶级斗争,锻炼了孙健萍,使他迅速成长。在1937年“七七”事变这个中华民族难忘的日子,在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对陈云一生影响至深至远的一座城市。陈云热爱上海、关心上海,亦对促进上海的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 15岁那年,陈云离开家乡青浦县练塘镇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这是陈云人生道路上的霞要转折。从1919年12月到1927年4月,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生活了七八年。成为职业革命家后,他又在上海进行了五六年革命活动,直到1933年初离开上海赴苏区。13年间,包括商务印书馆在内的上海,给了陈云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明,原名陈绍禹,在苏联使用的化名有马马维奇、波波维奇、克劳白夫等。王明曾长期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学习、工作,因此,共产国际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曾强烈地影响着他,逐渐使他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教条僵化的模式。本文就王明在共产国际的主要活动略作介绍。1925年10月28日,王明由上海启程北上,于11月对日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ito6年冬,他随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来华,大革命失败后不久又回到中山大学工作,直到1929年4月回到上海。从1925年到1929年王明陆续在中山大学学习、工作的累计时间不足四年,但正是在这短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