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批精英。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历史。”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和《黄埔军校将帅录》记载,在1955年授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45人出身于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其中有5位元帅、位大将、10位上将、11位中将、16位少将。他们是:元帅:林彪,黄埔军校四期学生;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党委书记;徐向前,黄埔军校一期学生;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黄埔》2012,(5):65-65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黄埔军校是一个传奇,黄埔同学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如今,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旧址早已没有了往昔金戈铁马、沙场点兵的情景,我们的视野中也越来越难寻觅到黄埔师生龙腾虎跃的身影。但是,这些黄埔前辈叱咤风云的威武雄姿,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3.
正"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但是他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  相似文献   

4.
高林 《黄埔》2007,(5):1-1
黄埔,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闪光的字眼;黄埔军校,一所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世界著名军校;黄埔同学,一群高举“爱国革命”旗帜的中国军人,他们正踏着历史的脚步,从八十年前向现今一路走来。我分明听见,那是响亮的黄埔足音……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0,(10):80-81
在人类军事史上,几乎没有一所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极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埔军校的师生无不成为历史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史兰 《黄埔》2014,(1):80-81
“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  相似文献   

7.
陈予欢 《黄埔》2010,(5):43-4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黄埔军校在过往历史中的风采与轶事,逐渐为世人所重新了解和认识。黄埔军校作为现代中国著名军校,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引发了广大读者与热心史事学者的无尽话题。笔者亲历其间20多年的“黄埔热”史事记述,谨将点滴感想与体会说于读者及学界。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黄埔军校成立80周年,黄埔同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特别是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是黄埔同学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9.
张何平 《黄埔》2008,(1):24-25
也许对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抗日战争是很遥远的事情。然而,对海峡两岸的黄埔军校校友而言,抗日战争并不遥远,他们的记忆中更没有忘记。当年,他们和全中同军民一起浴血奋战,在中华大地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篇。抗战是全中国人民的壮举,也是黄埔军校师生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10.
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 2014年正值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黄埔,是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共同的历史记忆。目前,第一届“穗台黄埔论坛”于广州举行,海内外多位赢宾畅所欲言,追忆黄埔往事,共话黄埔精神。本刊在此选载部分发言内容。阅渎黄埔,也是阅读近现代中国。  相似文献   

11.
黄埔书讯     
远声 《黄埔》2007,(3):63-63
《中国黄埔军校》陈宇著解放军出版社定价59.00元本书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国共两党合作创办黄埔军校的历史。对黄埔军校的创立、发展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做了比较客观、真实的记叙。  相似文献   

12.
吴亚明 《黄埔》2013,(2):76-81
一、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在高雄开幕 “秉承中山思想,光大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1日在高雄市开展,本次展出的200多张图片分黄埔岁月、军校变迁、彪炳史册三个部分,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历史。  相似文献   

13.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在广州长洲岛诞生,被称为现代中国第一所革命的军事政治学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件大事。研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历史,必须研究黄埔军校的来龙去脉,还必须从国共两党合作筹备黄埔军校说起。  相似文献   

14.
黎惠东 《黄埔》2009,(4):44-46
中国第一家革命博物馆是1926年由黄埔军校创办的“革命博览室”,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黄埔军校于1926年11月开始筹建,目的在于纪念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主要展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它位于广州黄埔岛黄埔军校校本部西侧的一座现在被群众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时期被学校师生称之为“孙总理纪念室”的两层小洋楼内。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3,(5):72-81
记者:为什么说黄埔军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它与中国旧式军校的显著区别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20,(2):51-51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黄埔军校是一个传奇,黄埔同学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今,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旧址早已没有了往昔金戈铁马、沙场点兵的情景,我们的视野中也越来越难寻觅到黄埔师生龙腾虎跃的身影。但是,这些黄埔前辈叱咤风云的威武雄姿,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却从来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为了永远铭记黄埔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激励后人在新时期继续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推动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我刊特开展"我的黄埔前辈"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6,(6)
正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黄埔军校是一个传奇,黄埔同学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今,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旧址早已没有了往昔金戈铁马、沙场点兵的情景,我们的视野中也越来越难寻觅到黄埔师生龙腾虎跃的身影。但是,这些黄埔前辈叱咤风云的威武雄姿,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却从来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相似文献   

18.
史轩 《当代广西》2004,(12):30-31
今年6月16日是中国革命史上声名显赫的黄埔军校80华诞,当年叱咤风云的黄埔生绝大多数已经作古——据台湾著名学者、大师李敖查证,黄埔一期生中仅有时年103岁的孙元良在世。可黄埔的业绩和黄埔精神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因历史的沉淀愈显璀璨夺目。笔者仅撷取黄埔军校的几件轶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9,(4)
正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黄埔军校是一个传奇,黄埔同学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今,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旧址早已没有了往昔金戈铁马、沙场点兵的情景,我们的视野中也越来越难寻觅到黄埔师生龙腾虎跃的身影。但是,这些黄埔前辈叱咤风云的威武雄姿,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却从来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为了永远铭记黄埔师生对国家  相似文献   

20.
80年前,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合作创办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尽管它后来违背了孙中山办校的初衷,但它不仅直接影响于当时的中国历史,而且也深刻影响于后来的中国历史。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的80周年。回顾创建黄埔军校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仅是对它的一个实际的纪念,而且对“发扬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为中国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动力。孙中山所以倡导创办黄埔军校,是吸取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三次革命失败的痛苦教训。19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