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伦理学、法学与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不是并列的、对立的,不能互相替代,而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可以防患于未然,而法律总是事后诸葛亮,但惟其是事后诸葛亮,才能够亡羊补牢,以儆效尤。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中,集体主义是作为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被提出来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是否把集体主义继续作为基本的道德原则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集体主义原则不仅具有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上升为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绝对性,同时也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关系,在学术界有否定性意见,问题的产生与源自苏联并影响中国的两种理论解读相关。一个是帕舒卡尼斯囿于“商品交换法学”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法的消亡原理,而否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法律虚无主义;一个是维辛斯基强调法的阶级性而偏于意志论的法律工具主义。前者使社会主义国家趋于人治和以政代法,后者导致对法的过度意识形态化。其实,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最根本之点在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强调法律源于人类生产活动,并以其对生产力发展的正负面影响而使社会进步或倒退。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一直在场,有必要从意义域角度总结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得失。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的法律之缘,贯穿于他的一生。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李大钊的人生主色调,而法律和法学则是他政治实践和政治理论的一个底色。探寻李大钊法理学思想,是法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李大钊的法理学思想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民主主义法学转变为共产主义法学:从启蒙主义角度出发,他提出了“法律民彝论”,兼顾中西、追求民主和法治,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法理学;从唯物史观出发,他批判和继承了西方政治与法律思想史,继承和发展了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法律学说,从马克思的经典中提炼出唯物史观的法律一般理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李大钊对法律与权力、法律与道德的专题研讨,对政治权力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论证,充分显示了他的理论创见。李大钊是早期共产党人中善于充分吸取外来法学理论资源的理论先驱,也是探索构建中国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雷锋精神是否过时了?什么是“有道德”的时代标准?张海迪为什么在当代青年甚至全社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些现实问题促使着伦理学研究者不断探索。对雷锋、张海迪这两个共产主义道德的榜样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他们的同异之点,无论是对上述现实问题的回答,还是对于进一步用雷锋、张海迪等共产主义道德榜样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领导伦理学是研究领导道德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研究领导伦理学,对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对于指导领导者的道德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史,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与哲学、政治的关系,同时提出新时期十八大精神的感召下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展望,可以宏观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有参考意义的法律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说都是不可少的.我们应当正确看待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那种把两者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褒此贬彼,或贬此褒彼的看法,都是片面的、有害的.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区别主要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道德意识形态形成于苏联时期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是苏联伦理学产生的前奏。苏联伦理学是指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苏联共产党人从自己的实践需要出发建构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苏联化。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和苏联伦理学在俄罗斯和苏联的萌芽、产生、发展的一系列过程中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与其说是道德理论迎合了社会道德现实,毋宁说社会道德现实选择了道德理论。  相似文献   

10.
法律伦理学是一门法学与伦理学交叉学科,其对于食品安全法的考察,可以为这部社会性法律提供新视角。食品安全法在建构其法律体系的过程中,也应足够重视来自伦理学角度的评价。运用法律伦理学方法考察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加强法律部门的协调性,明确食品安全法律主体的权力、权利及责任关系,完善社会共治的法律保障体系三方面,构建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伦理耦合体系。  相似文献   

11.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力保障。我认为,在加强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全体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了,防御犯罪能力增强了,违法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因此,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先于、重于法制教育。一、法律与道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首先,从法学的角度看,法律与道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法学概论》指出,“法律以其所特有的强制性,积极保护和推行统治阶级的道德,以扩大统治阶级道德的影响”,而且“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法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法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哲  孙秋枫  庄磊 《理论探讨》2005,1(5):89-91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经济与法律互动共生、高度统一的新趋势造就了经济分析法学的方兴未艾。在了解以及借鉴应用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经典理论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分析法学的独特贡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济分析不仅是经济分析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为当代经济分析法学家的经典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文章从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经济与法律关系的分析入手,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同时比较了当代分析法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法学的关系,进而揭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济分析对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2)
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集体主义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目前,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多元、分层的研究。但是,这些成果尚呈弥散状态,对它们按照不同专题进行梳理,将为进一步的深度研究做好准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集体主义内涵进行当代解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十八世纪法国摩莱里、马布里和巴贝夫的空想共产主义学说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他们以较高的评价。恩格斯指出:马布里和摩莱里是社会主义的最初代表。对于巴贝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他的学说代表了当时无产阶级的要求。这三位的空想共产主义学说虽然是空想的,但它们也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有价值的思想材料。那么,这三位的空想共产主义学说在哪些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材料呢?本文对这个问题加以简明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罗纳德·德沃金教授是继哈特(H.L.A.Hart)之后在英美法学界最负盛名的法理学大师。德沃金关注的一个中心课题是法院在处理法律并未提供明显答案的疑难案件时,法官如何作出正确判决。为此他提出了对法律的“道德解读”的方法。他的这个观点在包括法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等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既有肯定和赞同的意见亦有强烈的批判。笔者试图探讨这在轰轰烈烈的争论中成熟的法律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不同于既有的古典自然法学理论范式、分析实证法学理论范式和空想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范式中的权利观念,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框架下,在一个宏大、广阔的历史变革视野中看待权利,以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权利,在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中看待权利。这种在历史的回溯、现实的观照、未来的预判中所认知的权利,对人类社会发展、法律自身变革起着引领、昭示作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探索中国法学权利概念的适当内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职业道德贯穿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体现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后者是前者的核心和灵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如若离开了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指导,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旨宗,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性质,迷失前进的方向。在这方面,不少文章都已谈及。而另一方面,至今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这就是: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必须充分反映各行各业职业活动的道德关系,适应各种职业活动的道德特点,体现各行业各工种的特殊道德耍求。这是职业道德自身的特殊性问题搞不清这个问题,这会使职业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或一般社会公德混同起来,从而使职业道德失却其特色和作用。本文就试图对此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石镇平 《政治学研究》2022,(2):127-137+171-17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新发展阶段”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深入理解“新发展阶段”对于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对立起来,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是错误的。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波谲云诡、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阶段,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凝固化、永恒化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一系列关于告密者如何处罚的难题引发了了人们对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广泛争论。因循哈特与富勒的足迹,运用法哲学的分析方法,探讨道德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以及实证主义法学提倡的道德与法律分离所走入的歧途,在保障基本人权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道德与法律关系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要坚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信仰,二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四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